论《百年孤独》中的荒诞感

2019-09-16 01:50李玉珠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李玉珠

摘 要:《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小说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其特有的荒诞感。首先,小说中的荒诞感主要体现在贯穿全书的绝对孤独感中。其次,作者还采用了大量的怪诞化描写,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模式,以此来加强作品的荒诞感。马尔克斯通过这一系列的荒诞感表达了对拉丁美洲现状的忧虑与期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百年孤独》;马尔克斯;荒诞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百年孤独》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魔幻现实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曾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马尔克斯逝世,中国再次掀起了“马尔克斯热”,《百年孤独》也再度成为畅销书之一,对当今的中国青年影响巨大。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百年孤独》在许多地方都体现出自己特有的荒诞感。

从美学上来讲,“荒诞”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不和谐,特指音乐方面,二是指与常理或礼仪不协调,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明显地违背常理,引申为愚蠢、荒谬之意。加缪认为,人与他自己的生活的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诞感。凯赛尔认为:“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1]荒诞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则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各种夸张、怪诞、离奇、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描写一系列荒诞的情节、现象与人物形象,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荒谬和不适的感觉,继而引发读者反过来对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做更进一步的反思。

一、绝对的孤独感

马尔克斯说《百年孤独》的主题是“孤独”,“孤独”对于布恩迪亚家族来说,与血缘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布恩迪亚家族的所有子孙都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进行情感沟通,拒绝爱人,也拒绝被爱,如老布恩迪亚痴迷于炼金术,终致精神失常,被捆在树上与鬼魂为伴;奥雷良诺上校不厌其烦地发动自由战争,重复制作小金鱼;阿玛兰塔渴望爱情却又惧怕爱情,雷贝卡如幽灵一般闭门不出,独自生活直至死亡,俏姑娘为了消磨时间每天反复洗澡等等,这种孤独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感,因为他们在想办法摆脱孤独的同时,也死守住自己的孤独不放手,宁愿用重复的行动保守住孤独。而这种孤独则是由于外来文明的冲击,加重了他们心理上的恐惧与不安,从而造成心灵的封闭与性格的扭曲,有人试图打破这种孤独,结果均以失败告终。

在《百年孤独》中,“孤独”不仅仅是个人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集体的象征。马尔克斯曾经指出,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如果每个个体都将自己囿于孤独之中,那么这个民族将是不团结的,换句话说,这个民族也将是孤独的。在西方文明入侵后,马孔多的居民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迫,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思想与现实极其不和谐,他们曾努力寻找与外界相连的通道,也曾一起反抗侵略,但他们太会轻易退缩,而且不懂得团结合作,只会将自己困在孤独的牢笼中各自挣扎,所以斗争的队伍不断瓦解,最后他们只能屈从。这是一种全民族性的悲剧,也是一种历史性的“孤独”,只有通过唤醒人们团结的意识才有可能消解。

贯穿小说始终,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孤独是不和谐的产物,所以绝对的孤独感是《百年孤独》中荒诞感的代名词,而作者也用各种荒诞离奇的描写展现、加深了这种绝对的孤独感。

二、怪诞化描写

“怪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最早是用来描述一种综合性的绘画风格,16世纪,“怪诞”开始拓展到了文学领域和其他非艺术性事物上,人们普遍认为,怪诞可以表达出既可笑又可怕、可恶的双重语意。现代定义中,怪诞通常是指“有着矛盾内涵的反常性”[2],“是作品和效应中的对立因素之间不可调解的冲突”[3]。怪诞具有很多特征,如它是丑恶与滑稽的融合、它是极端反常化的、审美主体对它的接受反应是既可笑又恐怖。[4]荒诞没有自己特定的形式与结构特征,通常借用其他形式表现自身,如借用反讽、怪诞等形式。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主要用怪诞的手法把各种人物、情节和超自然現象插入到描写中,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人鬼难分、幻觉与现实相融合的荒诞感。因怪诞与漫画手法、超自然现象,以及色情化倾向密不可分,所以《百年孤独》中的怪诞化描写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人们总是把怪诞同漫画手法紧紧联系在一起,很多作品都企图通过塑造半人半兽的形象以达到怪诞的效果,《百年孤独》也不例外。在小说中,人身猪尾是一个灾难性的象征,是乱伦的结果,乌苏拉的堂兄有这个象征,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一个人同样有此象征,马尔克斯通过将尾巴与人体相结合来塑造一个丑怪形象,并让这个丑怪形象终结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揭示了家族以至于民族的丑恶本质,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让人印象深刻。

《百年孤独》中的怪诞化描写还体现为对超自然现象的描写。怪诞在中国通常“与超自然的灵魂、神魔、鬼怪联系在一起”[5],在拉美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但中国人认为人神殊途、人鬼殊途、人妖殊途,对神鬼的存在更多的是抱有一种敬畏与恐惧的心态,而拉美人对“死”则一点恐惧、厌恶的情绪都没有,因为他们相信死是对生的一种补充,是活人脱离人间烦恼,获得自由的一种象征,所以在《百年孤独》中,有大量鬼魂与活人共同生活的场景,鬼魂并不是一种神秘不可知的现象,而是司空见惯的。除了鬼魂现象,《百年孤独》中还有许多与预感预言有关的情节出现,这主要是源自印第安人“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如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对布恩迪亚家族兴衰命运的预言,奥雷良诺上校从小就具备的预知能力,阿玛兰塔对自己死亡的提前预见。这些描写均能带给读者震撼的阅读体验,增强作品的荒诞离奇之感。

最后,《百年孤独》中有大量的色情化描写,这是受到拉美文化和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双重影响的结果,这些怪诞化描写营造了荒诞的氛围。在巴赫金看来,怪诞实质上是肉体的,它总是涉及肉体和肉体的过度行为,并且以一种不受禁令束缚的、暴烈的,然而实质上却是快乐的方式来赞美那些肉体行为。[6]初民认为人的情爱可以促进动植物的繁殖,于是他们便相信人可以通过放纵自己的情欲来促进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所以在《百年孤独》中,存在着大量放纵肉体行为的狂欢现象,甚至达到了疯狂、极度淫猥的程度,其中最疯狂的当属奥雷良诺第二与他的情人佩特拉·科特,他们的交欢可以增强牲畜的繁殖能力,为了奢侈的挥霍生活,他们越发不会克制自己的行为,甘愿陷入毫无节制的情欲之中,

猜你喜欢
百年孤独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闽西地域文化濡染的“百年孤独”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从主题学看《百年孤独》与《俄狄浦斯王》
莫言与马尔克斯中篇小说的价值聚点解析
童话中的真实——重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