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论”视角下的美国独立电影研究

2019-09-16 01:50张正钰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诗意

张正钰

摘  要:泰伦斯·马利克是美国独立电影导演中不容忽视的一位,不管是作品思想内涵的表达还是影像风格的展现都极具个人特色.作为一位出色的“作者导演”,应针对泰伦斯·马利克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作品内涵、风格的独立性和一惯性以及作品的内在精神进行研究。

关键词:作者论;美国独立电影;诗意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作者论”起源于法国“新浪潮”,强调导演对电影的主导作用,使独具风格的电影导演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观念之一,“作者论”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电影的视角和方法。但“作者论”往往聚焦于欧洲导演,随着美国独立电影的兴起,美国再次涌现出了一批“电影作者”,泰伦斯·马利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能被称之为“电影作者”的导演往往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也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泰伦斯·马利克196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后在牛津大学继续深造哲学,哲学学习经历为他在电影中表现哲学思辨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利克在哈佛大学曾师从斯坦利·卡维尔教授,卡维尔教授著有《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一书,该书着重探讨了电影的本质、起源、内部构成的特点等理论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马利克的电影也是对卡维尔教授思想的一种实践。同时作为一名主教派教会成员并且熟读圣经的人,宗教也是马利克电影中不可回避的主题。马利克的第一部作品拍摄于“新好莱坞”时期,当时美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独立导演,他们大多游走在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之间,没有完全背离叙事传统,甚至很多电影都有“好莱坞”类型片的影子,但他们的电影风格与“好莱坞”完全不同。

所谓风格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标志,对于“作者导演”来说个人风格尤为重要。泰伦斯·马利克虽算不上高产,但他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马利克的作品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特别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善于利用镜头语言展现角色的即时性的想法和感受,而让叙事退居其次。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处女作《穷山恶水》中就已经隐约可见了。影片集中了爱情、犯罪、公路等“好莱坞”类型片常见的元素,但在马利克的镜头下原本紧张刺激的故事却充满了诗意。马利克的第二部作品《天堂之日》是一个有关“阴谋”的故事,但他把“阴谋”所带来的戏剧效果全部摈弃,仍旧聚焦于主人公的心理状态。《细细的红线》作为一部“另类”战争片,具备了一系列战争片的元素,但在表现战争激烈、残酷之余主人公也不断对战争这一行为进行着反思……泰伦斯·马利克的电影创作既借 力于“好莱坞”,同时也是对类型片的突破和超越。

马利克的电影可以看作是“诗意和哲思的凝结”,但他的诗意不同于抒情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诗意现实主义,也不同于塔可夫斯基回忆与现实互相交织的梦幻世界,他的诗意来源于自然主义。马利克的电影中总是穿插着表现自然环境的空镜头,通过这些空镜头可以表现主人公对环境的主观体验,无关细节的展现是树立主观视角即时性和主观性的重要手段。空镜头的穿插也“打乱”了影片原有的叙事节奏,使观众的观看体验更接近于阅读诗歌或散文。空镜头往往被用于阐明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情节、抒发感情等,但在马利克的电影中空镜头频繁出现使其具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在他的电影世界里自然景物往往具有跟人物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人类的道德、情感在广袤无垠、瞬息万变的自然面前也就顯得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马利克的镜头显得冷静而又克制,他从不对主人公做道德批判,只把他们看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蒙太奇往往被用来组织剧情,但在马利克的电影中美轮美奂的画面与时而优美典雅时而大气磅礴的配乐都被他用蒙太奇组织起来,观看他的电影就是在欣赏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尤其是在可以称之为神话史诗的《生命之树》中,马利克把宇宙的演化、生命的意义以及家庭题材结合在一起,其中还涉及到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三条线索相互交织,看似毫无关联,实则不管是自然万物还是人类,都是在自然力量的驱使下行动。人生历程的琐碎瞬间与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变化交织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比喻为一首诗,那么这首诗便是由芸芸众生共同谱写而成的。

“这位哲学家导演的作品如此之少的原因在于,他的每一部电影都试图回答一个关于生存的意义的问题,每次他都给出一个答案——‘难以理解。”《泰晤士报》曾这样评价泰伦斯·马利克。马利克曾经研究并翻译过海德格尔的著作,在他的电影中也能看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子。海德格尔更认同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一直持批判态度。通过对大量自然景观的罗列,马利克对自然的喜爱可见一斑。这些精美镜头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有其深刻的喻义存在。马利克也不止一次在影片中探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对立,尤其是在《天堂之日》中,我们看到了与工业文明的繁荣相对应的就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被压制,欲望无限膨胀,比尔的悲惨结局仿佛是由工业文明一手造成的。海德格尔把人的生活分为“非本真生活”与“本真生活”,“非本真生活”指的是个体与他人共同存在的一种状态,也是人最无法回避的基本处境。本真的生存状态指的是一种人只需要面对自我的生存状态,个体的内在性是“本真生活”的根源。人生在世这两种状态都不可缺少。但电影展现给我们的一般都是主人公的“本真生活”,我们很少看到“非本真生活”的电影化处理,即使有也是借助隐喻、回忆等手段模糊了时间、空间后被提炼的“非本真生活”。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两种状态是同等重要的,马利克把“本真生活”与“非本真生活”互相杂糅同时展现在了观众面前。为了表现“非本真生活”,马利克借助了大量独白,此处独白的作用不是为了弥补剧情的不足,而是为了衬托情节,且服务于角色而不是观众。这些独白往往与剧情的发展无关,只是表达主人公当下的思考和感受,同时这些独白也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从形式上来看更接近诗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向死而生”这一概念,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的生存是向着死亡而存在的,意识到死亡的存在并不等于悲观,恰恰是因为死亡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才更有意义。在《生命之树》中开篇便是杰克弟弟的离世,杰克也从中领悟到了“向死而生”的生命真谛。

纵观泰伦斯·马利克的创作历程,虽然很难承认他每一部影片都属上乘佳作,但自始至终他都坚持自己的美学追求,对每一部作品都倾注了无数心血,同时在“影像本体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电影语言,这在电影艺术日益商业化的当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同时马利克的创作也予以我们启示,导演作为艺术家,掌握先进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和丰富的美学涵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美]戴维·斯特里特.天堂与韦科的岁月:泰伦斯·马利克的<生命之树>[J].吉晓倩,译.世界电影,2012(02):150-156.

[2]孙薇娜.试论美国影片<生命之树>的解构主义表达[J].电影文学,2012(24):99-100.

[3]孙洪晶.论泰伦斯·马利克电影中的诗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史可扬.影视批评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5][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第二版)[M].范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M].齐宇;利芸,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醉美天泉 诗意栖居
冬日浪漫
大美广陵,诗意维扬
诗意的麦子(外二首)
诗意栖居“长寿乡”
论阿莱克西的“诗意”
被耽搁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