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威县(东赵庄)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研究

2019-09-16 01:50吴林刘洋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吴林 刘洋

摘  要:本文从词形、词义两个方面简要对比了邢台市威县东赵庄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以此归纳出东赵庄村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助于河北方言研究。

关键词:东赵庄村方言;普通话词汇;差异比较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3

一、引言

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根据《威县志》(1998)的划分,威县在地理方位上,东面与清河县相邻,西面与广宗县相邻,北面连着南宫市,南面挨着临西县和邯郸市的邱县。威县总面积为994平方公里,辖5镇27乡,行政村522个,总人口498731。东赵庄村隶属于威县高公庄乡,位于威县北部,有1302人。威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的分支,威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地位,决定了其方言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又与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行健(1995)认为,河北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因此,调查研究河北方言的的词汇不僅具有研究一般方言词汇的意义,同时还具有研究普通话词汇基础的意义。

本文借助《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以威县东赵庄村方言为着眼点,对威县东赵庄村的方言词汇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对比分析其与普通话词汇之间的异同,探析东赵庄村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利于河北方言词汇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东赵庄村的文化习俗。

二、东赵庄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词形对比

董绍克(2002)认为方言词汇构词的差异是方言词汇差异的重要表现。文章主要从音节数量、叠音与非叠音和构词语素三个角度来分析东赵庄村方言与普通话词形的异同。

(一)音节数量

董绍克(2002)指出,现代汉语词汇逐渐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但在各地区方言中,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普通话中的某些双音节词,在东赵庄村方言中为单音节词。例如:普通话中的“水桶”在东赵庄方言里叫做“筲”;“图章”被叫做“戳”;“水缸”被叫做“瓮”;“糊涂”被叫做“晕”,如“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晕,把账都算错了。”普通话中的一些单音节词,在东赵庄村方言中为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例如:普通话中的“蹲”东赵庄方言中被称为“咕蹴”;“瓢(舀水用的)”被称为“水舀子”;“乖(小孩儿真~)”被称为“听话儿”,如“你家的小孩儿真听话儿。”普通话是双音节词,而东赵庄村方言是多音节词。例如:普通话中的“连襟”在东赵庄方言里叫做“一担挑儿”;“阴天”叫做“半阴子天儿”;“城门”叫做“城门洞子”;“饭勺(盛饭用)”叫做“舀饭勺子”等。

(二)叠音与非叠音

普通话和方言中都有叠音构词,东赵庄村方言中的叠音构词比普通话的叠音构词多。例如:普通话中的“斜”在东赵庄村方言中叫做“斜斜”;“歪”叫做“歪歪”;“整齐”叫做“齐齐”;“每天”叫做“天天”;“抽屉”叫做“抽抽”;“私生子”叫做“偷偷儿”;“看人(去看望人)”叫做“看看”,如“他奶奶生病住院了,我们得去看看啊。”

(三)构词语素

对于同一客观事物或现象,东赵庄村方言与普通话在构词语素上存在差异。

1. 意义相同但构词语素完全不同的词汇。在此类词汇中,以名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动词。见表1:

2.构词语素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词汇。这类词汇数量较多。见表2:

3.东赵庄方言和普通话一样运用词根复合法来进行构词,但有许多不同之处,东赵庄方言词汇中的附加词缀在使用的范围、意义以及用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1)前缀。普通话前缀数量较多,且数量丰富。而在东赵庄村方言中,前缀相对较少,以形容词前缀居多,一般用来表示程度比较深。例如:

“溜-”一般附加在形容词前,表示“很、非常”。如:溜滑(很滑),“地上的水都结冰了,溜滑。”;溜光(很光),“这个墙打磨得真好,溜光。”

“崭-”一般附加在形容词前,表示“特别”。如:崭新(特别新),“这车洗完以后崭新,跟新买的一样。”

“生-”一般附加在动词前,表示程度很深,有“使劲,用力”的意思。如:生打(使劲打),“他生打自己的孩子,一点儿都不心疼。”

(2)后缀。东赵庄方言词汇中,后缀数量比较丰富、用法广泛,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例如:

“-毁了”一般附加在动词后面,表示程度较深。如:吓毁了(吓坏了),“那个小孩刚才差点儿被车撞了,把他妈吓毁了。”;“-毁了”在东赵庄方言中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毁了!我钱包没了!”

“-不行”一般附加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较深。可以用在动词后,例如“我去睡啊,困(得)不行了(特别困)。”也可以用在形容词后,例如“这颜色浅(得)不行,一点儿都不耐脏。”

“-拉瓜(巴)哜的”“-不愣登的”“-不哜的(不哜哜的)”。这三个后缀附加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一般带有厌恶、嫌弃等消极色彩,例如“你这个手整天贱不哜哜的,没有个安生的时候。”或者都可以附加在“傻”后面,“傻拉瓜(巴)哜的”“傻不愣登的”“傻不哜的(不哜哜的)”,例如“这个人傻拉瓜(巴)哜的,说什么都不听。”还可以附加在味道的后面,表示味道不好或不合口味,例如“这个糖酸不愣登的,我吃不惯。”

“吃头儿”东赵庄方言和普通话里都可以作后缀,例如“这个菜没什么吃头儿。”(指这道菜一般,没什么独特的美味之处。)但是在东赵庄方言里“吃头儿”还有零食的意思,例如“有什么吃头儿没有,没到饭点儿我就饿了。”

(3)在普通话中,“子”做名词后缀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其既可以加在名词性词素后,也可以加在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素后。”东赵庄村方言以“子”为后缀的词汇比普通话词汇多,尤其是名词。见表3:

(4)在普通话中,“儿”主要做名词后缀,也做少数动词的后缀。在东赵庄村方言中,以“儿”为后缀的词汇数量较多。 见表4:

在东赵庄村方言中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普通话中的职业称谓语大部分为双音节词,而东赵庄方言多用“的”字结构来表达。构词形式一般是“职业行为+的”。例如:普通话里的“裁缝”被称作“匝衣裳的”;“铁匠”被称作“打铁的”;“屠户”被称作“宰杀的”;“司机”被称作“开车的”等。

三、东赵庄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对比

詹伯慧(1991)提出:词汇意义的差异通常表现为义项的多少,即通常所说的词义广狭不同。东赵庄方言与普通话有许多词汇词形相同,但是表达的意义却不完全相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东赵庄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在词义进行比较:1.部分词义范围比普通话宽2.部分词义范围比普通话窄3.两者词义完全不同。

(一)词义范围比普通话宽

部分东赵庄方言词汇义项多,比普通话词汇应用范围广。这类词汇在东赵庄村方言里数量相对较多,例如:

1.【甜】在普通话中可以形容像糖一样的味道或者形容人乖巧等。在东赵庄村方言里,“甜”还有其他含义:与“咸”相对,指食物的味道比较淡,例如“这个菜忒甜没点儿盐味儿。”又如;水煮蛋被叫做“甜鸡蛋”。

2.【咸菜】在普通话中一般指被盐等调味料腌渍过的蔬菜,而在东赵庄方言中会把腌渍过的菜和炒菜统称为咸菜,例如:①“到做饭的点儿了,今晚上炒点儿什么咸菜呢?”②“你炒这菜忒甜,没啥味儿,给我来点咸菜疙瘩。”

3.【亲】在普通话中多用作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关系亲密或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但在东赵庄方言里,“亲”还有(对人)疼爱的意思,尤其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例如“这个老太太对自己的孙子亲的不行。”

4.【强】在普通话里有“健壮,有力,与‘弱相对;胜过,优越”的意思。在东赵庄方言里还有“东西质量好”或“事情办得好”的意思,一般不修饰人。例如“这个东西做工真强!”;“不好”在东赵庄方言里也可以说成“不强”。“不强”既可以修饰事物也可以修饰人。例如“实话跟你说,他这个人不强。”

5.【烂】在普通话里一般指“东西腐坏或者破烂”,但是在东赵庄方言里,“烂”也可以指人的伤口,如:伤口溃脓了,一般说“伤口烂了”;把口腔溃疡称作“烂嘴了”。

(二)词义范围比普通话窄

东赵庄方言词汇义项少,比普通话词汇应用范围窄。例如:

1.【筲】在普通话中的释义有两个:一个是指盛饭用的竹筐;另一个释义是水桶。在东赵庄方言中 “筲”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水桶。例如“你用那个小筲接点儿水过来。”

2.【蛤蟆】在普通话中青蛙和蟾蜍统称为蛤蟆;但是在东赵庄村方言里,“蛤蟆”(同音字)指的是青蛙,而蟾蜍则被叫做“疥蛤蟆”。

3.【车子】在普通话里有两种含义:“①车(多指小型的)②自行车”。而在东赵庄村方言里“车子”特指自行车,不指其他交通工具。

4.【先生】在普通话中有:“①老师。②别人或者自己的丈夫。③有一定身份的人的尊称。”等含义。而在东赵庄村方言里“先生”一词只用来称呼老师或医生。例如:①“以前他家里有钱,请了先生来家里教他念书。”②“你这都病的下不来床了,得赶紧请个先生来给你治治啊。”

(三)意义完全不同

东赵庄方言中部分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词形完全相同,但词义完全不同。这类词汇数量较少。例如:

1.【寒食】在普通话中指的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在东赵庄村方言中“寒食”就是清明节。在方言中,把“快到清明节了”说成“快到寒食了”。

2.【山药】在普通话中是“薯蕷的统称”,在东赵庄方言里“山药”指白薯。

威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的分支,威县东赵庄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地位,决定了其方言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又与普通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赵庄方言中词义范围广的词汇比普通话词汇多,某些方言词所指代的事物更加丰富,突出了东赵庄村方言的独特性。而两者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汇较少,也体现出二者紧密的联系。

四、结语

詹伯慧(1991)认为语言的词汇往往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特点,既包含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也有社会风俗的特点。本文以《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收集的威县东赵庄村语料为基础,对威县东赵庄村方言与普通话从词形、词义两个层面展开对比,归纳和展现出东赵庄村方言词汇的特点,以利于河北方言词汇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东赵庄村的文化习俗。

参考文献:

[1]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威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资料室.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J].方言, 2003(1).

[3]李行健.河北方言词汇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6]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