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英语语言意识研究综述

2019-09-16 02:26杨秋萍李金兰赵秋英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9期

杨秋萍?李金兰?赵秋英

【摘要】本文回顾了2008-2017年近十年来中国英语语言意识的研究文献,总结分析当前研究现状,探索语言意识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将来的研究者提供研究的切入点。

【关键词】语言意识;语法意识;语用意识

【作者简介】杨秋萍,李金兰,赵秋英,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引 言

“语言意识 ”这一概念起源于 20世纪 80 年代英国语言教育界掀起的“语言意识运动 ”。语言意识包括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语法意识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主观感受与认知分析,是学习者洞察与分析语言结构与意义的能力”。语法意识是学习者对语言结构进行“运用与反思”的“元语言技能”。语用意识指“交际者在话语过程中根据语境情况实施和理解具有社交得体性的施为行为所运用的各类知识”。目前,语言意识的研究仍然是探索语言教学的新途径之一。为了使研究者了解近十年以来的语言意识的研究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以便找到更好的研究切入点,促进语言意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英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笔者对2008-2017年中我国外语类主要8种核心期刊上刊载的有关语言意识研究的文章进行了文献检索研究,找出有关语言意识(包括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的文章,对它们进行手工检测分析。

二、文献检索范围

本文选取了2008-2017年十年间国内8大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研究,现代外语,中国外语)上刊载的有关语言意识(包括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的文章35篇。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语言意识的研究科研成果量近十年来总体变化幅度不大,2012年,2013年和2016年的总量最高。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在研究方法上,涉及实证和非实证研究、横向和纵向研究。2.在研究对象上,受试对象以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为主,但也有将英语本族语学习者作为参照的研究。3.研究结果差异大,英语语法意识和英语语用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差异。

三、英语语言意识的研究现状

1.研究方法。通过检索分析,笔者发现研究者们对语言意识的研究主要以定性研究,即非实证研究为主,如杨敏从语言意识研究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入手, 进一步阐释了语言意识的性质与特征以及语言意识研究对于语言习得的意义。冉永平从世界通用语的角度,探讨了在多语言多文化环境中的英语语用问题;董晓波在梳理语言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探讨了语言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国家利益为导向的语言战略及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语言规划的战略选择问题。

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有李民,何周春等,多数研究者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其中多数研究者采用Bardovi-Harlig和Dornyei设计的语言意识问卷或者自编语言意识问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计算出语言意识的分值。问卷包含20项测试题,其中8项无语法错误但存在语用错误;另8项无语用失误但存在语法错误,其余4项无错误。针对每项测试题,设计了两个问题:(1)本题的语法错误是什么?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这种错误严重吗?为什么?研究者计算出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的分值以及语法和语用能力的分值,探讨语用能力和语用意识,语法能力和语法意识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研究者们主要以横向研究为主,纵向研究较少,如何周春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对四川省不同学习阶段的四组受试的语法意识进行了研究。

2.研究对象。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包含中小学生,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李民通过对59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研究了学习者性格类型对语言意识的影响。何周春的研究受试是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大学组四组学生。

有极少数研究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学习者,如曾丽对年龄分布在8-13岁之间的贵州省台江县和雷山县四所民族语言和汉语并轨教育制小学的179名苗族学生的元语言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除此之外,有的研究者对教师的语言意识进行了研究,如朱涌河采用语法性测试、课堂观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展开调研。

3.研究结论。研究结论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语言意识对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国内学者一致认为语言学习是有意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意识程度是语法、语用能力发展的前提。语言意识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产生影响。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程都有清醒的意识,都能使用元语言策略来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学习。

(2)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学者认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不强,应重视对学生语法能力及其意识的培养, 以期达到语法、语用二者的平衡, 从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语法意识程度高低与学习者的学习效能相关,语法意识程度与语法能力显著相关,但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存在分析,有的研究表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的语用意识程度和语用能力显著高于其语法意识程度和语法能力,而有的研究结果相反。此外,学习者性格类型也会对语言意识的高低产生影响。

4.研究特点。语法意识和语言意识的相关研究丰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1)研究偏向与将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割裂出来研究,有的研究偏重于语法意识,有的偏重于语用意识研究;(2)研究者多采用横向研究,只有少数研究者采用纵向,缺乏长期跟踪调查的纵向研究研究,不符合语言意识的动态性。(3)研究结论差异较大。虽然国内外的有关学者已经对语用/语法意识程度和语用/语法能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尚未达成共识,有待进一步验证。(4)研究对象以成人为主,忽略了其他阶段的学习者,缺乏对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意识的研究。

四、英语语言意识研究的发展趋势

通过回顾和研究近十年的语法意识和语用意识研究现状,我们可以预见中国英语语言意识研究的发展趋势:1.随着中国研究者对英语语言意识研究的成熟,研究者将创建更多自己的理论并运用到探讨英语语言意识中。2.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語料库为基础,探讨英语语言意识的实证研究会越来越多。3.研究者将会从多种语言学理论角度出发综合研讨英语语言意识。4.实证研究和纵向跟踪研究将会引领未来的研究方法。5.语言意识的研究具有跨学科性的特点,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跨文化交际

学的共同研究对象,今后的研究将更多的将这些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多角度的研究。6.英汉语言意识对比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杨敏.再论语言意识[J].外语界,2008(06):71-75.

[2]何周春,龚彦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法意识发展路径及其成因研究[J].现代外语,2015(5):57-60.

[3]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48(02):287-299+321.

[5]董晓波.语言意识形态下的中国语言战略选择研究[J].外语教学,2016,37(05):34-37.

[6]李民,陈新仁,肖雁.英语专业学生性格类型与语法、语用能力及其意识程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19-124.

[7]Bardovi-Harlig&D?rnyei.1998.DoLanguageLearnersRecognizePragmati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