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兴观群怨”

2019-09-16 13:23冯正菊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功用教化文学作品

摘 要:“兴观群怨”源于《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的“兴观群怨”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观、文学审美标准,体现了孔子对《诗》审美功能、政治教化以及道德传播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之内涵进行整理和分析,理解“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诗》 “兴观群怨” 内涵

一、《诗》的功用

在孔子对“兴观群怨”论述过程中明晰了《诗》的功用,许多学者在论述过程中也注意到了《诗》与一般诗歌或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别,“兴观群怨”指的是“《诗》”而不是“诗”。[1]但孔子对《诗》“兴观群怨”审美作用的论述,若进一步衍生,亦可以应用到广泛的文学作品审美上。

“兴观群怨”说一方面明确了《诗》的政治教化功用。《国语周语上》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而不悖。”这段论述明确了《诗》的政治劝谏功能,天子治理国家依靠各级官员献诗,天子对所献之诗进行考究,而后形成符合国情的政策法令。孔子的“兴观群怨”理论阐述的正是利用《诗》进行政治劝谏、社会教化,引领社会政治风尚,孔子还用“思无邪”三个字概括了《诗》的主旨,孔子认为《诗》的主旨是温柔敦厚、纯净无邪的,能够对人的道德观进行矫正和净化。另一方面,《诗》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基本的文学审美功能,诗经当中有不少描写男女之间甜蜜恋爱的诗歌,例如《蒹葭》这首诗的开头便是清灵干净之景物描写,而后伊人衣袂飘飘,婷婷依然,随之引出男子极尽才华追求女子这一过程。整首诗传达的是纯净如水的美好恋爱过程,语言与情节之优美带来的美感自是不言而喻的,诗经带给人的是淳朴的审美感受。当然,由于奴隶制度正在走向崩溃,孔子站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立场上,迫切希望能够“克己复礼”,故而孔子在《诗》的基础上提出的“兴观群怨”说不可避免地更倾向于政治教化、传播道德修养的功能,相对地对于审美功能的强调比较弱。

二、“兴观群怨”的内涵

(一)诗可以兴。关于“诗可以兴”中“兴”的解释主要有这样一些观点。据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这里的“引譬连类”的大体意思即是说:通过自己对诗的学习了解就可以从文本本身进行演绎引申,从而联想到相同或相似的道理。个人认为这里的“兴”同“赋比兴”中的“兴”有相类似的意义倾向,因为“赋比兴”中的“兴”即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这样的定义当中便包含了引申联想的意义。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将“兴”解释为“感发志意”,意思就是诗歌对于人们的思想感情有启发陶冶作用。朱自清先生将其中的“兴”阐释为“诗可以鼓舞人”。[2]这样的解释事实上与朱熹的观点基本一致。综合以上几种阐述,对于“诗可以兴”的看法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引譬连类”;一是“感发意志”。,在两种重要的观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并不能够将两种观点进行绝对的质的划分,不论哪一种观点,“兴”都是从文学的审美作用角度来谈的,都是诗对于人的情感产生的审美功用。《毛诗序》当中就有能够用来表达“兴”产生作用的历程的句段:“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这段表述形象展现了“兴”兴起的源头以及“兴”致使读者所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继而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和行为变化。

“兴”的功用在眾多诗歌当中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诠释。“兴”深入到了诗人创作的潜意识之中。[3]韦应物一首《春夜喜雨》在对于“兴”的彰显是颇为优秀的,个人认为绮靡浮夸的文风的确难有较多动人之处,情感触发较弱是必然的,韦应物的一首《春夜喜雨》带来了清丽的文本感受。诗人以冷静的“夜”、“雨”作为诗歌背景,冷润的雨,冰凉的夜,这样的景让人沉淀,使人宁静,思绪静静休憩在幽幽的夜色中,开始渐渐走远,又缓缓走进。这样的诗歌笔法可谓是出神入化,以美景为读者带来思想的遨游,总觉得余味悠长,这是对“兴”最好的表达。

(二)诗可以观。《集解》引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能够帮助众多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社会的得失,这种“观”不仅是对诗歌客观内容的观照,同时也要求达到对诗人的主观意图情感和诗人之志向的关照。《毛诗序》中就提到:“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诗》便可以反映社会政治现实,我们平常所提及的普遍的诗歌或是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自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今的文学作品都在反映社会现实,例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反映着法国的社会现实,在这本书的前言当中就鲜明地表达了文学作品对于现实生活的观照:“每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无论是孔子所提及的《诗经》,还是其他任何体裁的文学作品都在观照属于自己时代的历史,对于所处时代都具有重要的道德教化、舆论引导作用,这一切皆是在彰显观的作用。

(三)诗可以群,可以怨。群:《集解》引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这是说诗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团结作用。怨:《集解》引孔安国注:“怨刺上政。”这是说诗可以用来批评政治,表达民情,也即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群”可以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孔子“仁”之精神之下的和谐统一状态,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自然之间都在追求一种团结和谐的目标。“群”说的是读诗可以使人一定范围内了解大千世界人、事、物,了解如何它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最终使自己得到升华和沉淀,终极目标便是努力觅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样的理念古今皆适用。

人人共存之后便形成了一个社会,社会的运行必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社会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难题,通过“群”聚集起来的人们进而便可以对社会现实发出属于个体的意见,即“怨”。孔子所倡导的“怨”不是喷发的怒气,不是暴动混乱,“怨”的表达方式应当是温柔敦厚、循序渐进的。孔子一开始就对《诗经》的整个情感基调进行了总结——思无邪,思无邪所提倡的表达方式即是温柔的、舒缓的。在奴隶制沦陷,周天子失去原有的地位,诸侯混战的社会状况之中,孔子所希望的就是合乎仁义礼智信的社会秩序,那么孔子所提及的“怨”自然也是合乎仁义礼智信的“怨”。“怨”的内容自然也就是“观”到的社会现实,希望通过“怨”能够达到社会的“群”。

总的来说,孔子所提出的“兴”更多偏向于文学的审美功能,而“观”、“群”、“怨”更多偏向文学的社会政治教化功能。人们首先通过文学作品或者说是《诗》达到“群”,“群”之后形成一个社会整体框架,再“观”社会现实之后进行“怨”,“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的“群”,前一个“群”更多的是一种初级的社会结构,后一个“群”指的是社会结构的和谐。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前人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对诗的功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艺术与政治、社会得以结合起来,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充实了诗的内涵。孔子的理论对于后世诗论影响很大,值得我们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 韩国良.“兴观群怨”辩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02):21-26+32.

[2] 吕艺.孔子“兴、观、群、怨”本义再探[J].文学遗产,1985(04):1-11.

[3] 王伟力.孔子“兴观群怨”说的意义与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5):91-92+98.

作者简介:冯正菊,女,1998年7月30日,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省凉山州,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功用教化文学作品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虎鹤门身法八势
秋夜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花朵的作用
钢笔和墨水的争吵
文学作品与数学
不走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