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语“竹fai?”试析

2019-09-16 13:23王菁菁阿俊琼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
关键词:图腾崇拜

王菁菁 阿俊琼

摘 要:fai?在布依语中意为“竹子、树木”,布依族人世代与竹为邻,了解其习性,曾以竹为本民族图腾,“竹”文化及竹图腾对布依族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fai? 布依语 图腾崇拜 生命礼俗

一、引言

“fai?”在布依语中意为“竹子、树木”,布依族人世代与竹为邻,了解竹,崇敬竹,曾以竹为本民族图腾,竹图腾纹样至今仍出现布依族各类手工艺品、祭祀器皿上,在一些传统节庆仪式或丧葬礼仪中,竹图腾仍然发挥着极大的效用,在布依族祭司集团中流传的宗教经典《摩经》中也不乏关于竹的记载。而现实生活中,布依族人食竹、用竹,充分利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长状态的竹,将其价值最大化。竹文化及竹图腾对布依族的语言、文化和生活有着深远影响。

目前,对布依族竹图腾文化的研究不算深,具有代表性的有伍文义的《论布依族竹图腾》和《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罗曲的《布依族的竹崇拜》、白明政的《论布依族图腾崇拜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影响》等。总的来说,提及布依族竹图腾的文献不少,但专门对布依族竹图腾进行研究的还较少,更多是停留在文化层面的研究,没有结合语言进行分析。本文拟在前人文献基础之上结合笔者亲身体验,从布依族丧葬文化来探索布依族竹图腾崇拜的表现及其成因。

二、布依族丧葬文化中的“竹fai?”

布依族丧葬仪式是布依族生命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演了布依族这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宗教信仰,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情感,孕育着布依族精神和文化的内涵。丧葬仪式的举行一方面是为了使死者顺利过渡到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方面则是为了让生者从逝者死亡阴影中过渡出来,这无论是对个人情绪的稳定还是对社会结构及生活秩序的良好运作都是一种重要的深层支柱。布依族自古与竹生在一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竹,远古时曾以竹为图腾,认为竹是布依族的祖先,布依儿女都是竹的后代,布依族人死后需魂归竹界,随竹升天,所以布依族丧葬仪式、文化都带有明显的竹崇拜特征,下面我们将作具体分析。

(一)丧葬仪式流程

布依族丧葬仪式流程繁杂,每一阶段或流程都流露出布依族对逝者的敬重和思念情感,彰显着民族的生死观、人生观、宇宙观,竹崇拜的民族意识渗透其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具体可分为以下阶段:

1.报丧,布依语称为 pa:u?k?i?,指逝者往生后其家人要在第一时间鸣放鞭炮告知邻里家中有人过世,安排人到亲属家报丧,闻者赶来帮主人料理后事。主家也需请布摩到家中主持丧事,准备葬礼所需材料,派青壮年男子到竹林中采竹备用。

2.入殓,布依语称为?o?fai?,布依语中“竹子”与“棺材”同音。逝者过世后,用清水为其清洗身体,穿上新衣服、鞋袜,梳理毛发,将其放在用苦竹条铺好的中堂地上,盖上红绸白布,待吉时入棺,此为小殓。随后将逝者尸体抬入棺内,备好祭品后盖棺密封,摆好棺位朝向,棺头放一碗生米并插上香或嫩竹条,棺下放“长明灯”,再用竹篾、竹条编制成的竹绳捆住棺材头尾,意味“竹神庇护”,此为大殓。

3.祭奠,布依语称为ku??xo??,这阶段主要是主人请布摩做三到七天的到场法事,为逝者诵经、超度。布摩需带着逝者亲属和前来吊唁的亲友拄着竹制的丧棒逆时针绕棺,这个仪式称为打老棺,布依语称为?am??a:i?。

4.出殡,布依语称为?o??a:i?,即在“做客”的次日清晨上山安葬死者,需青壮年男子用大苦竹抬起棺材,布摩在前领路,亲友孝子捧着吊龙幡、七龙花伞等祭品跟在后面,边走边撒纸钱,行至墓穴所在处,待吉时抬棺入土,盖土砌石,择吉日立碑。第三天到坟上杀鸡祭奠,称为“复山”。满三十天就解素食,不再戴孝帕,满三年举行脱孝服仪式。

(二)丧葬祭祀仪式中的竹崇拜

布依族丧葬、祭祀仪式复杂,各地或存在些许差别,仪式中都渗透着竹崇拜的意识,表露出布依族人对竹的尊崇、敬重。具体表现如下:

1.竹作为丧葬仪式的道具、器具

一是龙戈,布依族有“年老逝世随竹生天”的说法。在年老逝世者的超度仪式中,最典型的是死者的魂幡必须采用大楠竹做“龍戈”,以“龙戈”作为通道让死者灵魂归回祖先住地。龙戈、龙幡布依语称作ka:u?。二是祭奠场中的竹屋、竹架,用于隔绝棺材与宾客,多以青竹篾编制而成,布依语称为?a:n?fai?。三是转场时孝子手持的嫩竹条,布依语称为条m???。打老棺时,需布摩走在最前,长子手扶灵牌,长孙手持竹枝代表大竹神位,以其为首,伴着布摩口念悼词经文的声音绕棺材逆时针转圈,也称转场ku??xo??。四是捆棺材的竹条,布依语称为ek??a:i?,由竹篾和竹条编制而成,为方便抬棺所做,也寓意“竹神庇佑”,逝者魂归竹界。五是出殡时抬棺材的大苦竹,布依语称为fai?pau?,意味着死者升天之路不断。六是正月十五、三月三、清明节等祭祀节日上坟挂青的竹条,布依语称为to???e:u?,一般高度不低于两米,上挂白黄纸幡,在清理完坟头杂草之后插入坟顶最高处,三支为宜,单数为宜,寓意竹神亲临庇护。

2.竹出现在《摩经》

《摩经》是布依族的宗教经典,它是布依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摩教中的体现,也是丧葬仪式中超度亡灵所用的经文,它描绘了逝者往生后的彼岸世界,其中多处提及竹与竹图腾。如《摩经·天堂歌》中的“?ian??dam??a??ku??na?,m???ji?to???dam??a??ku???a?”,意为“仙栽竹笋做笋片,你就同栽竹笋做笋片”;《摩经·生前歌》中的“mai?fai?lem?man?kai?phui?m???,van?pai??o?so???o?”,意为“为你用大龙竹削鸡卦来祭神退鬼,用龙竹削鸡卦每天一年过去一二筒”;《摩经·设大竹神位》中的“vi?la??mi?fai??dam?, pjan???an??mi??fai??ta:i??sau??kei??”,意为“哪沟栽龙竹?那里有龙竹呵,姑爷”[1]等。

《摩经》是为了配合摩教的各种仪式活动而创作出来的一种带有原始性的宗教文学,它与“竹文化”一起彰显了布依子孙后代的深情与族群和睦,更突出了布依族悠久的孝道倫理与天堂观。

三、“竹faix”图腾崇拜产生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底下和原始人类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布依族是古老的农耕民族,在原始社会,由于医疗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人口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增长率的状况,在这种状态下,布依族竹图腾崇拜并非偶然。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主观方面

1.远古时期,人们处于混沌未开化状态,面对复杂变迁的世事和难以掌控的命运,人们亟欲寻找某种超自然、超人类的神秘力量来实现自我救赎,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布依族人亦是如此。

2.氏族部落时期纷争不断,部落内部需要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同时也需要鲜明的部落标志与他族相区别,图腾应运而生。

3.从部落氏族至农耕时期,都需要大量人口作为生产力,布依族作为传统农耕民族,族人希望自己部族像竹一样拥有旺盛的生殖和繁衍能力。

(二)客观方面

1.布依族地区依山傍水,适合竹生长,竹品种繁多。布依族人长期与竹生活在一起,熟知竹的习性,了解竹的生长轨迹,明白怎样利用竹子。

2.“大竹”与稻作农业关系密切。“大竹”古时亦称为“帝竹”。古代天子有“封神竹”之礼。古代官员有“重竹”之礼。早在周代,我国南方汉藏语系族群“濮越”或“百越”先祖就有向中央王朝贡献“大竹”的记载。

3.竹的实用性。冷兵器时代制造弓箭,“大竹”正是中央王朝制造弓箭的重要战略物资。现今,布依族人食竹、用竹(竹叶、竹竿、竹篾、竹壳),竹是布依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资。

4.布依族神话、古歌的传承、发展将竹图腾崇拜渗透到历史、宗教、艺术、伦理等各个领域,传导着布依族的意识、审美情感和人格理想。

总 结

布依族竹图腾崇拜是古老宗教信仰的一种,源于人类生活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依赖。在氏族、农耕时期,族群部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劳动,布依族人长期与竹生长在一处,了解竹的习性,渴望拥有竹一样的旺盛的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因而产生了竹图腾崇拜,竹崇拜的意识延续至今,显现在布依族一些传统的仪式、习俗当中,尤其是丧葬仪式。在布依族生育文化、丧葬文化中都渗透着明显的竹崇拜特征,它们展演着这个族群的人生观、宇宙观,也阐释了布依族对生死、灵魂的认知与信念,不断强化着布依族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

注 释

[1] 伍文义:《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2012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参考文献

[1] 周国茂. 一种特殊的文化典籍:布依族摩经研究[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2] 伍文义. 布依族摩经语言文化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

猜你喜欢
图腾崇拜
论女娲形象的流变及其内涵意蕴
蒙古族与俄罗斯生态文学作品中的图腾对比研究
清代服装中萨满图腾因素研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
浅谈黔北仡佬族文化的原始宗教印迹
文明的印痕
鱼凫图腾与古蜀文明
红山文化猪龙、凤鸟图腾崇拜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