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粉彩瓷板画艺术风格的探究

2019-09-17 07:35李立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李立婷

摘 要: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粉彩瓷板画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粉彩瓷板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观赏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素质修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具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品更能彰显个人品味,由此他们将瓷板画放入家中,或者制作成屏风,或作为装饰。因为具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品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粉彩瓷板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关键词:粉彩瓷板画;发展渊源;艺术风格

一、粉彩瓷板画的发展渊源

粉彩瓷板画是以瓷板为基础,辅之以中国画的绘画表现形式。中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随着陶瓷工艺的不断完善,平整的瓷板板面可以烧制成功,这为瓷板画的形成提供了材料物质基础,加之中国画历史悠久,众多文人开始在瓷板上作画,瓷板画艺术逐渐形成。瓷板画是在瓷板制作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赋予瓷板新的生命,其发展历史也有几百年之久。明清时期瓷板画发展迅速,“珠山八友”继之而起,而如今景德镇陶瓷也通过技术的优化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其通过瓷画相融的手段,运用工笔画创作的绘画形式,实现“神”与“形”的完美统一,并与瓷板融合,进行综合创作。瓷板画是一种陶瓷工艺品,是利用特别制作的绘画颜料对平净的瓷板进行绘画并且上釉,再进行烧制出来的陶瓷工艺品。平时人们将制作好的瓷板画像中国画一样进行装裱,也有人将其嵌入屏风中,做成供人赏玩的艺术品。

瓷板画起源于秦朝,在明朝中期有了深入的发展,并逐渐走向鼎盛。瓷板画的画作手法丰富多样,尤以粉彩瓷板画最为出色。粉彩瓷板画的绘画图样以山水花鸟、人物风景为主,瓷板形状也不尽相同。粉彩瓷板画以瓷为画、以画为瓷,这就是粉彩瓷板画的表现特点,这对于陶瓷艺术来说是进步,对于绘画艺术来说更是极大的创新,它对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进行改良,在融入了绘画手法后,其收藏价值、观赏价值以及艺术风格在艺术创作当中独树一帜。

瓷板画兴盛于明朝中期,由于受到瓷板烧制工艺的局限性,当时大型瓷板的工艺制作水平差强人意,所以明清时期粉彩瓷板画的表现面积往往较小,发展缓慢。作为瓷板画众多表现手法之一的粉彩,其表现手法基本以色彩的平涂为主,并辅以单线进行综合制作表现。直至康熙年间,粉彩瓷板画在江西景德镇有所发展,到雍正时期则更加细致精巧,到乾隆年间其色质、精细程度以及生产规模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民国初期,浅绛瓷板画成为了众多画家初学瓷板画工艺的“引路者”。之后粉彩瓷板画再次兴盛,此时期的粉彩瓷板与中国画的精髓进行结合,把粉彩瓷板画的艺术风格推向了更为高深的境界。艺术家将画理融于传统工艺技术当中,通过严谨的造型、灵活的表现,达到瓷与画的结合,创作出了大量的精美作品,令瓷板画大放异彩。其中粉彩瓷板画创作者的杰出代表“珠山八友”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让瓷板工艺有所突破,让画作工艺有所创新,尽管他们的创作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有着共同的目标:发展粉彩瓷板画的魅力,将中国画的魅力展现在瓷板之上。20世纪50年代至今,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现代技术日益成熟,这些均为瓷板画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为粉瓷版画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更高质量的现代瓷板应运而生,其艺术家也紧随时代步伐,在画作中融汇古今,充分发挥画家的想象力与创作激情,产出了大批当质量精湛、具有较高艺术欣赏水平的作品。如寓意社会发展、歌颂时代的作品《泼水群鱼争上游》《雄视群峰》,都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予世人以震撼与思考。当下粉彩瓷板画汲取众家之所长,集万千优势于一身,通过多样的表现形式,实现多种艺术观念与风格并存,这就是当代彰显民族魅力的、带给人全新视觉享受的瓷板画发展新面貌。

二、粉彩瓷版画的艺术风格

(一)创作理念

粉彩瓷板画体现着中国博大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通过瓷板画创作我们可以感受到深刻而丰厚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理念,其中最为深刻的无外乎“礼乐”、“儒家”以及“道禅”等这三种文化理念。在粉彩瓷板画中绘画创作可以同时或分别传达“礼乐”、“儒家”以及“道禅”等思想。

“礼乐”文化包含的思想是冷静且理性的,把“礼乐”作为创作理念能够将自然的情感進行拟人化和社会化,表现在绘画中是也是极为理性和细腻的。这种文化理念能够体现出一种带有冷静而充实的表达韵味。“儒家思想”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此渗透到粉彩瓷板画的创作当中也在情理之中。作品通过仁爱的理念,充分展示粉彩瓷板画的精粹;“道禅”也就是指道教和佛教思想,这两种元素在粉彩瓷板画中的体现也异常繁多,它们是除儒家思想理念之外在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理念。

(二)绘画内容

瓷板画的绘画内容与中国画的绘画内容大致相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三类。追溯中国画的发展,唐代的边鸾是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他所画的《牡丹图》美艳夺目,栩栩如生。从战国到两宋时期,中国画的创作内容日趋成熟,这个时期的中国画大多描述人们的现实生活,这些画作不但有极强的描绘性,并且具有丰富的诗意性。明末之后,西方的艺术开始流传至中国,中西艺术文化开始相互融合,这使得中国画中工笔画法的造型更加精准,同时保留了线条自身带有的流畅性和内容的诗意性。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粉彩瓷板画结合了中国画的画法,以及书法、哲学、诗词、文学等内容,将画作与瓷板高度融合,丰富了粉彩瓷板画艺术风格,使其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粉彩瓷板画在绘制时的线条元素运用极为丰富,通过线的粗细、急缓、顿挫、轻重、转折、刚柔、浓淡等来表现不同的造型因素,随着线条的不同变换使整个画面空间、造型、形态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粉彩瓷板画的精妙绝伦之处。色彩能够更有效地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深化人们对作品的印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由于粉彩瓷板画颜料具有特殊性,所以在颜色的种类方面没有中国画的颜色多种多样,虽然相比较之下较多作品采取单色作画,但所创作品依然不缺大气磅礴之势。

(三)“隐喻性”的艺术特征

粉彩瓷板画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悠久的艺术表现语言,把自然事物形象作为十分具有艺术欣赏水平的绘画内容,通过画面中的造型来表达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寓意,将之完整地表现在瓷板之上。粉彩瓷板画中的各种形象内容被演变成一些被赋予寓意的图案,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在粉彩瓷板画中,龙凤相结合的画作一般寓意吉祥和富贵;白鹤、乌龟、石头、青松等组合到一起通常象征健康长寿;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梅花、松树、竹子这三种植物象征着清高与贞洁。当这些寓意丰富的物象造型相结合时,能够使人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粉彩瓷板画以及中国画的造型与寓意的结合还应用到当代的设计之中,用以表达艺术家赋予作品的主题。如曾经有一款茶叶设计绘图,它是由毛笔的笔刷形式勾勒而成,表现的内容是一只佛手捏着一片茶叶。标志中的佛手本身就具有禅的涵义,而佛手拈着茶叶是将佛陀拈花一笑的花替换成了一片茶叶,以此来表达“茶”的奥妙与智慧就藏匿于手指尖。在东方人的眼中,品尝茶的清新和淡雅与品味人生都体现了禅宗的思想,由此可见,中国画中造型元素的寓意可以更为深刻而系统地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想法及愿望。

三、结语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粉彩瓷板画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添磚加瓦。在瓷器方面,我国在世界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现代技术的提高、绘画技巧的完善、大众的审美观念改变促使粉彩瓷板画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的文化内涵,这些决定着粉彩瓷板画必定会得到大众的一致认可。粉彩瓷板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观赏价值。古时人们常将瓷板画作为装饰品放于室内,如今随着人们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将瓷板画放入家中制成屏风,或作为装饰以供赏玩。正因为具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品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粉彩瓷板画由古至今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可和关注。粉彩瓷板画与油画、传统国画相比起来更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更能彰显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

参考文献:

[1]苏连第.中国造型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朱小平.装饰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吴风.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略谈秦观闲适诗
水彩画赏析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小森林》系列电影幽玄美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