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分析

2019-09-17 08:37邓元卿
对外经贸 2019年3期
关键词:贸易摩擦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邓元卿

摘要:立足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发展为背景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就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优劣势,提出发展建议,以扩大并深化我国同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交流,为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贸易;贸易摩擦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One Belt, One Road”strategy, focusing on the promotion and hindrance of the “One Belt, One Road”strategy to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t this stag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t forward development proposals to expand and deepen Chinas foreign trade exchange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Chinas foreign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so as to better formulate China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Foreign Trade;Trade Friction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1.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三大主导力量——美国、欧盟、日本受到人口老龄化、经济空心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发展更依赖外部力量的推动。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在崛起,预计十年以后,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将与日美欧三国不相上下。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经济贸易虽然受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一直处在波动之中,但总体增速在不断加快。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向世界经济主导力量转变,贸易自由化、贸易全球化成为主流,其中区域贸易、双边贸易则是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途径[1]。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区域经济组织,亚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欧洲的欧洲联盟以及非洲的南部非洲共同体等都给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使我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产品加工基地。区域贸易、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以贸易全球化为背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学习海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改良我国外贸企业成长模式,促进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也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7 年以来爆发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无法避免地对我国的出口商业贸易增长造成了一定冲击,我国采用多种应对措施,力争增进出口。2009 年,中国跃居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出口贸易总额超过了德国。这从一个方面表明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沿线国家外贸发展概况

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的统称,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帶一路”提出6年来,建设成果远远超过预期。比如,亚投行、丝路基金的建立为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持。中欧班列的建成给中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带来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支持,连接起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成为加强国家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也为沿线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发展概况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因素不同,“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与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着差异。本文根据主导贸易类型的不同对部分国家进行分析。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代表的工业制成品贸易型国家,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壮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以日本为例,在近十年的出口商品结构中,与农业相关的纺织品、食品为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始终很低,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则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出口比例。在国际产业链中,这类国家以技术为主导进行外贸发展,在和此类国家合作过程中,中国也可以借助其技术和品牌,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经验,优化升级外贸产业结构。

以蒙古、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坦为代表的资源贸易主导型国家以石油、矿产资源出口为主导进行外贸发展,不可持续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产业的单一性导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生产结构的多元化。其能源资源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必然会导致在国际石油、矿产资源价格下降的时期,国家资金回转困难,引发国内经济危机,中国在与此类国家合作过程中,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他国丰富的能源资源,帮助这些国家解决产业单一问题,探寻行业多元化。

以印度、越南、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为代表的错开竞争型国家以廉价劳动力为主导推进外贸发展,通常这类国家发展水平不高,劳动力价格优势明显,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土地优势不再明显的背景下,这类国家是发达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进行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转移的最佳选择,这也给这类国家的外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以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平行竞争型国家,发展水平与中国差距不大,比较优势也与中国类似,但双方企业仍具有行业互补的可能,可以寻找错位竞争的机会以获得自身外贸更好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一,贸易畅通。“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作为全新的国际经贸合作模式,分为南线、北线和中线,辐射范围涉及东亚、中亚、西亚、东欧、西欧、南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边是活泼的东亚经济圈,一边是先进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内陆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使我国的对外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不断提升。同时,中国开展一系列的贸易伙伴投资交流活动,举办亚欧-中国博览会、东盟-中国博览会等大型全面性展会,进一步扩大贸易交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存在多个区域合作组织,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也使我国外贸地域范围扩大化,更好地实现了贸易畅通。

第二,资金融通。基于“一带一路”频繁的贸易流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大量的跨境金融需求如跨境投资、货币流通、贸易结算等应运而生,为及时结算顺利支付以减少交易成本的上升和贸易投资的风险,我国构建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如2014年成立的丝路基金参与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一体化项目的投融资等,有效拓宽了境内外融资渠道,巩固加深了与沿线区域之间的货币流通,改善了跨境金融支持,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全方面的金融指导和咨询。2016年12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作为“一带一路”的货币支持的人民币国际化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的基础。

第三,结构优化。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我国对外经贸结构转型升级提出要求,加快我国外贸转型速度,通过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互补,学习他国外贸经验和科学技术,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提高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与沿线国家实现在农业、能源、化工、纺织、金融、交通、通信、科技等多领域合作。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契机。6年来,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40多个国际双边区域运输协定,其中6大经济走廊的建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贯通,使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国内沿海港口的对外门户功能,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对外贸易交通环境。

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策略

1.企业层面

第一,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我国贸易市场,我国外贸企业可以合理利用外资带来的金融支持,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投入,在技术方面进行改革升级,提高企业自身科学技术水平,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经贸合作时,可以虚心学习借鉴他国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实现国家之家的经济互补,在我国传统优势产业被弱化的今天,推动外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经贸企业对外发展的结构壁垒,实现我国外贸由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导向以高新技术型企业为主导转型。

第二,缓解贸易摩擦,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由“一带一路”倡议带动的众多国际合作项目催生了大量基础设施以及汇兑、结算等金融方面的需求,为此我国建立了金融合作网络以及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以便于拓宽我国对外贸易金融合作渠道。因此,我国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力度,对国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为他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他国经济恢复,从而减少国际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避免外贸纠纷。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政策、金融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广泛的平台和有效的渠道,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比2017年的历史高位多出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外贸企业直接对外投资不仅有利于吸取发达国家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还可以获得更为优惠的贸易条件,甚至享受国民优惠待遇,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第三,加大与国外企业合作,弥补外贸弱势产业。“一带一路”的开展给我国企业加大与国外企业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我国外贸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迅速提高自身的科技研发水平和品牌知名度,也为企业自身规避他国贸易壁垒,提高舆论关注度,扩大国际市场提供可能。与此同时,我国外贸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企业合作,实现贸易互补,补足短板,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从而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政府层面

第一,政府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在倡议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我国外贸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局限性,对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贸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交通以及运输设备的建设等,同时与更多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合作关系,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更好发展。

第二,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府也应加强经济体制改革,集中投资新兴可持续的外贸产业,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进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的就业工作,有效提高外贸内销的能力,给外贸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

第三,政府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宣传和普及,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走出去”,以法治保障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新优势的思考[J] .中国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 (4):14-21.

[2]罗芳.“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新发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2):56-58.

[3]郭艳,王世钰.“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对外贸易整体回稳[J].中国对外贸易,2016 (8):26-28.

[4]刘瑞峰.“一带一路”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6(2):207.

[5]賈美超,冯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全国商情,2016 (29):18-20.

[6]潘昱霖.“一带一路”建设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创造的机遇[J].国际贸易,2016 (33):74-75.

[7]董利利.“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探究——基于SWOT分析[J] .经贸实践,2016 (13):251.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贸易摩擦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文化价值维度下中美贸易摩擦官方报道的语言对比
去产能格局下出口贸易摩擦及其防范
包容性增长视角下我国贸易摩擦应对新策略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