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轻型银行的价值逻辑

2019-09-17 09:45仝思考
金融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资本资产银行

仝思考

我们正处在一个轻资产的时代,轻型银行是时代大趋势映射在银行业的『小趋势』。

轻型银行之风

近年来,刮起了一股轻型商业模式之风。商业银行向轻型银行转型成为共识,招行、浦发、中信、兴业等都明确提出了轻资本、轻资产的轻型银行战略。“由重变轻”成为行业热词。

轻型银行的核心诉求和转型目的可以概括为:让盈利增长摆脱边际投入产出递减的窘境,摆脱对规模、资本、资源投入的线性依赖,形成一条“非线性增长曲线”。其内涵包括但不限于: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敏捷的管理手段、更高效的投入产出……其中最核心的是“轻资产”——同样的收入水平下,占用更少的风险资产。因此,打造轻型银行“最重要的事情”是构建资本消耗少、风险权重低、风险可控的资产与业务体系。

追寻轻型银行的价值逻辑

我们正处在一个轻资产的时代,轻型银行是时代大趋势映射在银行业的“小趋势”。

从商业上看,真正优秀的轻资产公司往往依靠品牌、消费者黏性、销售模式创新、成本控制等“非固定资产因素”来创造持续的盈利与竞争壁垒,这些因素被称为“护城河”——轻资产优势越明显,护城河就越宽,对投资的吸引力也就越大。若只看重固定资产占比等财务指标,我们可能只看到了表象。轻资产经营体现了一种致力于充分挖掘公司所有生产要素潜能的商业模式和战略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谈论轻资产的时候,一定会谈论它背后的轻运营、轻管理、轻组织、轻文化。

IBM的转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从1989年开始,IBM历经多次变革,不断由重变轻,最终从硬件制造商转变为IT服务商。IBM是银行学习的好榜样,大象可以跳舞,但前提是变得更轻。

其实,金融业天然就是轻资产行业,银行天生就有“轻”的属性。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与一般制造业相比有两个区别:一是固定资产只占总资产的很小份额;二是权益资本只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很小部分。这就决定了银行损益表的两个特征:第一,营业支出中固定资产折旧的份额很小,员工费用的份额很大;第二,银行的贷款减值(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需要足够的资本来吸收,从而凸显资本充足率的保障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前者就是“轻”的特征。

然而银行的“资产”又与一般意义上的资产不一样,由于经营风险的特殊性,银行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是“风险资产”,这背后隐藏着两个逻辑:一是轻资产的核心是低风险,而低风险通常意味着低收益,这就造成了轻资产金融模式的一个尴尬处境:轻资产不挣钱,挣钱的都不轻;二是风险资产的背后是资本,资本是缓冲风险的主要工具,因此,对银行来说,轻资产和轻资本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

轻型银行与风险密不可分,但实际上是“你要把哪些资产放在资产负债表上,哪些放在表外”的问题。

理论上全部在表外是最轻的。这里说的不是“假表外”——虽然在表外但依然需要承担风险和需要负债端提供流动性支持,那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轻资产,我们说真正意义上的轻资产,比较接近代客、财务顾问、投顾的范畴。类似于地产行业轻资产模式中,企业自身并不持有大量土地和物业资产,而是为持有资产的投资人提供管理服务,获取管理费、中介费和业绩报酬,反之如果自己持有,依靠资产升值收益的模式则是重资产模式。

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承受风险的程度(愿意付出的资本总量)就是轻重的程度。投行是保荐、承销、证券化,资管则是打破刚兑、买者自负,两者都远离了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与之对比,商业银行作为存款机构,由于隐含着国家信用,享受最后贷款人的“永久流动性”支持,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金融普惠使命,而在跨时间跨空间的资源配置中承担风险、缓释风险是其价值所在。从商业道德上,社会、政府、监管、市场可能都不会“允许”商业银行过于“轻”。换句话说,轻型银行只能是在重的基础上去追求轻,而不能一味避重就轻。

说到底,轻型银行是关于结构、效率和盈利能力的PK。银行不同的业务因风险权重不一样,会导致风险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的差异,从而对资本消耗、利息创造、不良生成等形成差异化的影响,这就是结构的意义。

通往轻型银行之路

财务视角下的轻型银行是静态的,是结果。更有意义的探讨是经营视角下的轻型银行之路。

从前述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轻型银行转型的背后实质上是两个既有差异又相互关联的话题:轻资产业务体系和平台化经营模式。

第一,輕资产业务体系。目前,银行业流行一种观点:传统的资产形式尤其是对公贷款是“重资产”,轻型银行转型就是去对公化——对公贷款那种“用钱赚钱”的模式不仅风险权重高、资本占用多,也拉长了资产久期,降低了资产周转率。“轻”的银行资产组合里对公贷款占比较低且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或资产经营转让出表,而风险权重较低的标准化同业资产、信用卡资产、住房按揭贷款、小微贷款,以及货币市场投资和交易类资产占有更大比重。此外,在“轻”的银行里,以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为代表的表外资产将越来越多。

从广义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泛化银行资产的概念,从信贷资产走向数据资产、品牌资产等更丰富、更广阔的领域。银行的价值创造将更多地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利用和交易来完成。“轻”的银行也将更多地凭借专业知识、数据和平台来赚取利润。

招行的轻型银行实践(整体最优),实际上就是这种接近于“帕累托最优”均衡之美的典范代表。

第二,平台化经营模式。在通往轻型银行的道路上,平台战略是一个重要的桥梁。现在几乎所有银行言必称“平台”,并千方百计自建、嫁接各类平台以实现批量获客:自建的类电商平台,大多数是信用卡商城,工行融e购、建行善融商务、招行掌上生活等;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交易银行平台,类似于平安的橙e网、浙商的应收款链平台等;资产交易类平台,以F端金融机构连接为主,如招行的招赢通、平安的行E通等;投行类的资金与资产撮合平台,类似招行的“招投星”,为项目方和投资机构提供撮合服务;开放银行平台,浦发、中行等都搭建了基于Open API的开放银行平台,连接开发者和场景需求方;垂直类或细分类的生活服务平台,如光大的云缴费平台等。

理论上,平台化(真正具有双边性的平台)往往与轻型化、低成本相对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的平台(轻资产)越来越暴露出价值创造不足和可持续成长性不足的问题。

近期哈佛商业评论的文章《平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失败》,总结了209个失败的案例,指出了平台战略失败一些主要原因:错误的定价方式;未能与用户、合作伙伴建立信任;过早地排除竞争;进入市场太晚。其实对照以上四条,国内商业银行现在平台模式的大规模探索与实践应该值得高度警惕。

轻型银行转型的切入口

如果一家银行试图打造轻型银行,以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促进市值管理,我会给它最简单的建议——先从提升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开始。

从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的公式(RORWA=净利润/加权风险资产)分析,若净利润的增幅高于加权风险资产的增幅,那么,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就能持续提升。同时,加权风险资产也能保持更快的增速。

总之,虽然“轻”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对于微观中的某一家银行而言,在转型的过程中,依然要理性面对轻型银行的“诱惑”,深刻把握其背后的逻辑与规律。一开始就要“避重就轻”的“轻资产”,是一个逻辑上自相矛盾的伪命题。轻重是手段和路径,价值创造才是终点。如果不能提升效率、增加效益,无论轻的商业模式多么绚丽,都将是昙花一现,也违背了商业银行的初心。而某种程度上,在这个轻资产时代,“重关系”“重资产”在边际上反而是一种差异化。当万物互联之后,客户(人和企业)及其背后的需求,都将被高度抽象为一串串字符,服务失去了弹性和温度,MAU、DAU、GMV下的“以客户为中心”容易泛化成“以流量和数字为中心”。

一切问题回到现实:客户并不在乎你是轻还是重,他(她)们只关心价值,这既是金融的本质,也是服务行业的本质。

猜你喜欢
资本资产银行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资本策局变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第一资本观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VR 资本之路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