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蒋蓉

2019-09-18 07:22朱沙
上海工艺美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牡丹紫砂大师

朱沙

蒋氏一脉紫砂艺术展

Guided by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Society and Jiangsu Arts and Crafts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organized by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the 10th Yixing International Redware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Shanghai Jiang’s Ceramics Museum and Shanghai Duoyunxuan Art Center,“Centurial Anniversary of Jiang Rong—The Jiang’s Redware Art Exhibition” will be held during October 10-14, 2019, which will be presented at Duoyunxuan Art Center (No. 1188, Tianyaoqiao Road, Shanghai).

“百年蒋蓉——蒋氏一脉紫砂艺术展”将于2019年10月10日至14日在朵云轩艺术中心(上海天钥桥路1188号)举行。此次展览得到了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第十届宜兴国际陶瓷艺术节组委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今年是蒋蓉大师诞辰百年纪念,蒋氏传承人秉持着先人留下的工匠精神,传承特有的花器制作手法,传播紫砂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紫砂、读懂紫砂。

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为展览题词

蒋蓉

蒋蓉(1919—2008),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蒋蓉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同时,蒋蓉还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

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蒋蓉是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曾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她的作品技术精湛,生动逼真,别树一格。

国色天香牡丹壶

紫砂花器牡丹壶,尊它为当代花器之王,当之无愧!该作品的原创者蒋蓉大师是当今紫秒界辈分最高、资格最老的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她于1956年就受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与朱可心、顾景舟等七位老艺人同为“紫砂技艺辅导”。这个任命,在当时的那个年代,可是工艺美术界最高的荣誉和待遇了。

《牡丹壶》的创作,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蒋蓉大师对新中国的赞美和歌颂。

宜兴紫砂,在历史上曾几经沧桑,在日寇侵略中国的十余年中,宜兴紫砂也和国家的命运一样,饱受着侵略之苦。整个窑场,从事紫砂茶壶制作的人已寥寥无几,在旧中国行将垮台之际,紫砂也几乎到了面临灭绝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恢复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十分重视。从1954年开始,便把流落在社会上仅存的少数紫砂艺人集中起来,成立了紫砂陶业合作社,后又改名宜兴紫砂工艺厂。

为了恢复紫砂的元气,使这一民族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对一些有技艺特长的著名艺人由省政府任命为紫砂技艺辅导,并由他(她)们负责培养紫砂艺徒。这一重大举措、很快就见到了实效,紫砂开始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而紫砂陶艺家们也生活安定,在幸福安康的大环境中,他们专心致志地培养弟子和学生,同时,又把对党和政府的关怀所激发出来的创作激情,全身心地转化到创新创作之中。蒋蓉大师也是在这个特殊的年代,创作了这件堪称紫砂史上的经典杰作《牡丹壶》。

牡丹壶 蒋蓉

荷塘月色壶 蒋蓉

小碧桃壶 蒋蓉

束柴三友壶 蒋蓉

蛤蟆石榴树桩壶 蒋蓉

圆梦壶 蒋蓉

月色蛙莲壶 蒋蓉

白藕酒具 蒋蓉

百寿桩壶 蒋兴宜

石榴提梁壶 蒋兴宜

生命之源 蒋兴宜

事事如意 蒋艺华

荷叶提 蒋艺华

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其硕大的花冠,鲜艳大度的形态与色泽,雍容华贵,历来被中国人喻为吉样、富贵的象征,也是国人心中的国花。蒋蓉大师与所有的紫砂艺人一样,在这个新社会新生活开始的年代、倍感党的关怀和温暖,为了报答党和政府的关心,决定创作一件表达自己心愿的作品,于是,她想到了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这件作品的构思中,她以牡丹的花朵作为壶身,花朵饱满,似在欲放未放之际,片片花瓣,团聚向上,充满生机活力;壶盖则在花蕊侧瓣开出嵌盖,使花朵整体天衣无缝,一只欲停欲飞的彩蝶,点缀其上,既是装饰,又成为壶之盖钮。生活的情趣,大自然的美丽,与紫砂壶的实用性,完全融为一体,巧妙的构思,令人拍案叫绝。

中国有句俗话:“红花虽好,尚需绿叶相扶”。蒋蓉大师牡丹壶花朵之底部,则是以多片肥壮的牡丹绿叶相衬,壶嘴以叶片团卷而成,自然、贴切,又以牡丹枝杆攀曲成壶把,曲线富有弹性活力,叶茎、叶脉清晰,线条舒展流畅,如玉雕般的质感,衬映大红牡丹之花,一派富丽堂皇。

牡丹壶问世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在这50余年中,这件作品,无论是文化界、艺术界,还是收藏界,无一不是盛誉满堂。这是蒋蓉大师以天赋才华、创作激情、高超技艺与社会现实、历史背景及民族文化全方位融合的艺术成果。

牡丹壶是蒋蓉大师以紫砂艺术的语言,充分表达了她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和祝愿,她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祖国兴旺发达、祝愿祖国富贵吉祥。

牡丹壶的现象,更说明了一个艺术家在社会大文化影响下激发出强烈的创作热情,她的作品具有深远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样的经典杰作,无论多少年后,依然是经典。同样,一个全身心以艺术形式为祖国而歌颂的艺术家,则是人们心中永远的楷模。

原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蒋蓉外甥张耀平

莲藕酒具“画”清心

今年是姑妈蒋蓉大师的百年诞辰。承宜兴陶协会长史俊棠先生请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先生题词:“百年蒋蓉,壶艺流芳”。韩先生这幅墨宝道出了姑妈蒋蓉的艺术生涯和艺术品位。我双手合十,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我收藏着姑妈蒋蓉的多件作品,其中有一套完整的莲藕酒具最令人心动。作品共有酒壶一件,高脚酒杯十件,酒壶是仿莲花的肥大根茎白藕造型设计,酒杯仿荷花造型设计。这套作品:白藕水灵肥壮,荷花绿叶衬托,朵朵盛开,造型朴实优美,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

这套酒具是姑妈于1965年创作,那时她人到中年,可童心如初。她一生创作作品无数,可从来没有离开大自然中的平凡珍宝,一直以农家田园中的瓜、果、园蔬和山野松、竹、梅等为创作题材。十一头莲藕酒具,就是其代表作品之一。她以心运指、匠心独具。作品出污泥而不染,清雅高洁,是姑妈蒋蓉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那舒展自然、丰满洁白的形体、悠悠传神的嫩藕枝芽,那含苞欲放的花苞、碧绿如翠微卷的嫩枝拼成的壶嘴,那粗壮厚实的荷枝为把,在微风中飘动的荷叶作饰,刻划得惟妙惟肖的叶脉、荷刺,那盛开的荷花作酒杯组成的酒具,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让人陶醉。

姑妈蒋蓉的作品区别于紫砂花器和素器,她的作品逼真、可爱,是自然美、艺术美和技巧的最佳结合,是天人合一的优秀陶艺作品。她的作品亲近生活、亲近平民、百姓,同时也赋于了丰富、厚实的内涵,留给人们的是无限美好的享受,为紫砂文化艺术宝库留下宝贵的财富。

姑妈从十一岁开始学艺紫砂,到九十岁那年离世,在紫砂土上辛勤耕耘了78年,她一生纯朴,童心天趣,这些,造就了紫砂陶仿自然形态的一位泰斗、一代宗师。可以说:紫砂界在目前还没有人能动摇她这一地位或取而代之,而且她在紫砂艺术上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愈来愈大。

蒋蓉侄女蒋丽平

猜你喜欢
牡丹紫砂大师
无相
大师剪我也剪
刘少白
“三不够”牡丹节
赏牡丹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南国牡丹
绿牡丹
向改装大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