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这些秘密你知道吗?

2019-09-18 08:24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19年8期
关键词:洋流海啸藻类

海洋是怎么形成的?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当你面对浩瀚的海洋,感慨“大海啊,全是水!”的时候,有想过这么多海水是哪儿来的吗?如果告诉你大部分是“雨水”,你会不会吃惊得合不拢嘴巴?话说在50亿年前,从太阳系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

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地核加热而增温,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到空中。但是由于地心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大气层。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变成水滴,在强对流的天气下,形成暴风雨,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海里的鱼为什么不是咸的?

虽然海中的鱼一直生活在盐水中,但他们的肉却不是咸的,因为鱼类有着天生的排盐系统。拿硬骨鱼来说,它们鳃片中的“泌氯细胞”非常神奇,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将喝进去的海水中的水吸收进去,盐过滤出来。过滤效率之高,我们人类制造出来的任何一种海水淡化器都比不上!

海洋是万物之母?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你会说:“这个简单,从远古时代的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呗!”那这些远古生物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吗?

在原始地球时期,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在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跟现在的细菌差不多。大约经过了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原始细胞逐渐演变成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这大概是最原始的生命。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慢慢积累之后,形成了臭氧层,为生命的进化提供了条件。这种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又经历亿万年的进化,产生了原始水绵、海绵、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海洋中的鱼类大约是在4亿年前出现的。

大约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一批生活在热带沼泽里的原始鱼类爬上陆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这是进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陆生脊椎动物,都是由这些鱼类演化而来的!

海水都是蓝色的吗?

海水并非只有蓝色一种,而是有黄、绿、红等颜色,五彩缤纷。我国的黄海,看上去一片黄绿,这是因为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将海水“染黄”了。东海比较浅,浅海底繁生着许多绿色的海藻,所以东海看上去就变成了绿色的。地处印度洋西北部的红海,海水温度高,非常适宜海藻繁殖,大批蓝绿藻死后变为红褐色漂浮在海面上,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红色的大海。地处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黑海,深层海水严重缺氧,经过厌氧菌的作用,海水中的硫酸盐产生分解而形成剧毒硫化氢,因为硫化氢是黑色的,所以黑海也就呈现乌黑的颜色。

海洋会呼吸吗?

当然会!海水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字叫潮汐。

潮汐主要是由月亮的引力引起的,月亮的引力使海洋向它靠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凸起。但那还不是全部。在这一切进行的时候,地球也在绕着自己的轴(一个假想的贯穿在地球中心的线)旋转。当地球旋转时,离心力将海洋拉向另一边形成另一个鼓起。没错,潮水就是两个星球互相拉来扯去的结果!

會“呼吸”的海洋有时候也会打个“大喷嚏”,这就是海啸了。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速度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浪可长达数百千米,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海啸的波浪不足一米高,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浪急剧增高,可高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最大的海啸曾有85米高,能没过30层的大楼!

洋流的作用是什么?

海水不但会“呼吸”,它还有自己的“循环系统”呢!

在海面底下涌动的巨大水流被称做洋流,一些洋流是温暖的(高到30℃),另外一些又是冷的(低到寒冷的 2℃)。它们在赤道附近取得温暖的水,又从极地附近取得寒冷的水,带着它们围绕地球旋转。没有洋流的作用,赤道会变得越来越热,极地会变得越来越冷,会使我们的生活极不舒服!

猜你喜欢
洋流海啸藻类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一类洋流运动方程的显示行波解
浮游藻类在水体PAHs富集与降解中的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