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段式”课程体系应用实践研究

2019-09-19 02:0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刘德发汪振凤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考核汽车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刘德发,汪振凤

1 “四段式”课程体系构建

“四段式”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职业引导、岗位培训、认证考核,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通识教育课程,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和职业意识;第二阶段是职业引导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坚定的职业向往和加入品牌企业的渴望;第三阶段是岗位培训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第四阶段是依据1+X认证考核证书的要求,参照企业认证等级标准,开设认证训练强化课程并认证定级。

2 “四段式”课程体系的内容

按照通识教育、职业引导、岗位培训、认证考核的“四段式”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在校企合作企业共同参与下,细化课程安排。

2.1 通识教育阶段课程

在通识教育阶段着眼于对学生基本素质、人文素养等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文字组织、计算机应用、英语综合应用、组织沟通等能力,促进“定性”培养。主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用英语、汉语素养、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经典诵读与文化传承、沟通与礼仪等。

2.2 职业引导阶段课程

在“定向”培养中使学生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坚定的职业向往和加入品牌企业的渴望。主要的职业引导课程有:欢迎加入“宝马”(或其他品牌)、车型知识、汽车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计算机绘图、汽车液压技术、汽车电工电子、金工实习、职业生存与发展、汽车商务礼仪、品牌文化和汽车概论等课程。该部分课程逐步涉及到了专业课程,是学生形成职业认可、职业向往的关键时期,部分专业引导课程要求合作企业人员讲授,例如职业向往、欢迎加入“宝马”(或其他品牌)等课程。

2.3 岗位培训阶段课程

在“定岗”培养中,按照项目、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和开发课程,通过“定岗”阶段课程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主要的岗位培训课程有:汽车营销、BMW保养与维护、故障诊断与编程基础、PDI与双人快保、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汽车电器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汽车专业英语、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汽车使用与技术管理、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汽车车身及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汽车理论、汽车钣金喷漆与美容和新能源汽车等课程。该部分的课程较多,可以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课程调整,删减或增加由项目团队和合作企业研究实施。该部分的课程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经企业培训认证)来实施授课。

2.4 认证考核阶段课程

在“定级”培养中根据认证考核证书的要求,实施企业等级认证集中训练课程、职业资格等级认证强化训练课程和国际联合培训的国外等级资格认证训练课程。主要的认证考核课程有:BMW等级认证训练、长安福特考核训练、中德终极考核训练、一汽大众考核训练和职业资格认证训练等实践课程。

“定级”段课程必须参照1+X认证考核证书的要求,参照企业认证等级标准,开设认证训练强化课程,并认证1+X等级证书、职业资格等级、企业岗位定级等。该部分课程前期训练在学校,按照认证要求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然后组织企业进行认证考核,通过后发放相应的等级证书。

3 “四段式”课程体系实施要求

“四段式”课程体系的实施对校企合作深度要求较高,有了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才具备实施“四段式”课程体系的条件,实施“四段式”课程体系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3.1 师资队伍要求

课程实施过程要达到预期效果,课程教学团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教师要有3年以上企业经验,或具备企业培训师资格。

(2)具备汽车销售服务与装配制造能力。教师要具有从事汽车保养、检测、维修、装配、调试、保险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和整车及配件营销等工作的能力。

(3)按照学生的数量,将师生比控制在1:20左右。

3.2 课程实施方法

“四段式”课程体系下的专业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采用小班教学的形式,每个小班人数控制在16人~20人左右,该人数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训练,每4人一组进行分组训练,设置组长和工具管理员,这样既组织了学生技能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职责意识、协调合作和沟通能力。

3.3 实训设备要求

参照合作企业的设备情况,使车辆、仪器设备和工作任务等尽量与企业一致,这样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熟练应用各种设备和仪器。学生实训时一般分为4个小组(每组4人~6人),因此至少购置4套设备,有利于学生训练。

3.4 教材建设要求

校企合作团队开发的新形态教材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1)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教材结合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以工作任务实施驱动,切实按照“一线岗位人才”的要求,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分解成一项项由浅入深的具体任务来编排。

(2)体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材突破了“理论”与“实践”的界线,体现出现代职业教育“一体化”的特色。

(3)具备教学信息化功能。教材具有信息化教学功能,例如二维码查看功能,具有丰富的动画、视频资源等。

(4)体现新知识和新结构。教材紧跟汽车技术的前沿,内容新颖,深入浅出,案例分析突出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结合。

3.5 考核过程要求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议考核采取“过程考核+项目考核+综合考核”的方式,如图2所示。

过程考核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活动情况,项目训练情况等全程评价。项目考核分为理论和实践考核,由课程评估组(教师和企业人员)承担考核,按照“教”“考”分离制度实施。综合考核是在课程结束后,利用课程最后一周的星期五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内容涉及所有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时间一般在30 min左右。由课程考评组进行综合评估,提出评价意见。

图2 考核评价图

4 课程实施总结

“四段式”课程体系是我校在2016年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后开始实施,截止到2019年5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16级、2017级和2018级的学生进行了实施。在这3届学生中,《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课程是严格按照“四段式”课程体系实施的,现在就用该课程作为实施总结的范本进行分析总结。

4.1 教学效果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课程的分析指标见表1所列。通过表1的数据可知该门课程学生满意度较高,学生比较认可该课程的实施,但是2018级学生总体及格率偏低,通过对8名任课教师的调查得知,2018级学生整体素养与2016级、2017级相比低一些,因大部分学生是自主招生而来。

4.2 教学资源

通过近年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视频、动画、微课等可以满足教学应用,但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应该加强建设。校企合作宝马BEST项目有宝马“悦学院”丰富了该项目班的信息化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四段式”课程体系的框架下的课程实施,教学资源要求较高,建议专业课程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在1 200个以上。

4.3 实训设备

在实施一体化小班额的教学中,实训设备总量增加,建议4名~6名学生一套实训工具、设备和车辆等,这样既能保障学生的实践训练时间,又能使学生达到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在学校实训设备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课时或以课外辅导的形式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4 师资队伍

在2016级、2017级和2018级专业课程教学反馈中,学生比较认可有企业经验以及经过企业培训并认证的教师,对企业人员授课学生反馈较多的是理论讲解偏少,讲的没有学校教师详细等。通过3年的课程实施,学校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专任教师5年内必须有8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45岁以下教师必须考取校企合作企业的培训师资格等,以此来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企业教师开课前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培训。

5 结语

在3年的“四段式”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教学过程采用小班额教学,教学投入会有所增加,但教学效果良好,该课程体系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考核汽车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