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修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调研分析
——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2019-09-19 02:03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双主体校企办学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卢 斌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卢 光

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专题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感慨“用工荒”已经严重制约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强烈建议地方政府联合广大企业构建现代学徒制度。

我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了“校企合作、三方融合”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并于2012年正式与温州港华汽车连锁有限公司合力招生创办“港华汽修班”,这正是“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实践探索。

本文以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港华汽修班”和“欧龙订单班”为例,通过调查分析71名“港华汽修班”学生、“欧龙订单班”学生和132名学校实习生共20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现代学徒制在汽修专业的实施效果。

1 我校原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调研数据分析

笔者对已经接受实习的132名毕业生进行有关教学有效性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所列。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仅有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能学到很多知识并用于工作中,而69.7%的学生则认为学校所学很少能用于工作中。

表2为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所遇到的困惑的调查结果,调查数据显示,17.5%的学生认为工作辛苦压力大;15.5%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基础课薄弱,自学水平不高;14.4%的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要求;13.4%的学生认为实践单位与学校差别太大,自身无法协调,其实也是适应性的问题;另外还有9.3%的学生难以理解企业的制度和文化等。这些数据都反映了现有的学校教学没能与岗位实际做到相互融合,学生对岗位比较陌生,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进入到实际岗位后挫折感较强,同时,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也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不仅具备职业技能,还应具有职业素质。

表1 学校所学知识有多少能用到工作中的比例调查

表2 岗位困惑的调查统计

基于以上数据所反映的学校原有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岗位不适应、专业基础薄弱、职业素养不够等问题,结合学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不断探索,希望能通过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教育和企业工作岗位相融合,进一步获取校企双方的各类资源优势,调动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在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努力实现“学用零距离”,创新学校、企业共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2 实施“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的成绩与调研数据分析

(1)提升了学校办学声誉,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我校通过开展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的人才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社会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16年浙江教育报还专门以一个版面《合适教育、多元选择、差异发展》为题对温州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现代学徒制探索做了报道。近几年我校的招生场面也异常火爆,特别是在2019年,招生规模达到2 400余人,仅在一天时间内就完成了招生计划,学生生源质量明显提升。

(2)有利于解决企业招工紧缺难题,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在进行校企合作前,温州港华汽车连锁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的工人多数不了解货车维修行业,中职培养的汽修专业学生更多的也是针对小型轿车的检测维修,每年所招员工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技能培训,即便找到合适的员工,又由于货车行业比较辛苦,所以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频繁跳槽的现象。而“港华汽修班”的创办,不仅让企业有目的专门培养为本企业服务的后备员工,还让学生及早地了解企业文化,产生企业归属感,从而提升忠诚度。

“港华汽修班”2014级学生中共有25人留任企业,绝大多数学生已能独立胜任工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港华汽修班”学生愿意在原企业留任的占40%,从事相关专业行业的占40%,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其他行业的占20%,同比普通实习班级的比例分别为18.51%、33.33%和48.14%。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案更能让学生产生企业归属感,并且在工作选择上也会更偏向所学专业。企业人事部李主任也表示,通过近3年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即便有些学生中途离开了,但过段时间又会回来,回岗率很高,而留任的学生也能更快速适应工作。

图1 企业留任情况统计

(3)有利于专业建设发展和提高师生专业技能。基于“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要求教师、企业师傅和学生都能结合企业实际,制订教学或学习计划,以真实岗位为知识传递载体,教师要结合岗位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学生以真实岗位体验提升操作水平。“双主体”办学模式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也迫使学校教师进一步学习前沿知识,掌握专项技能。

“港华汽修班”和“欧龙订单班”的学生在经“双主体”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的培养后,用人企业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吃苦耐劳的品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2014级汽修专业等级考核中级测评结果如图2所示,“港华汽修班”的等级考核通过率达到了100%,并且在优秀率上分别高于同年级两个班24.1%和27.4%,而入学平均分汽修2+3是500分,汽修1班480分,而“港华汽修班”430分,3个班级中入学成绩较低。所以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看,“双主体”办学模式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方式能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图2 2014级汽修专业等级考核结果统计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途径。而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修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需要,旨在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机制,实现了教育组织结构的重构。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修专业“双主体”办学模式是一种符合职业学校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猜你喜欢
双主体校企办学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通滩中学“双主体——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