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①

2019-09-19 18:57杨德军王禹苏
中小学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杨德军 王禹苏

摘要当前的研学旅行课程在实施中仍然存在着缺乏系统设计、学生被动参与、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明确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把握课程实施的要点,如课程目标要进行有效统整和分解、课程内容要突出丰富性和自主性、课程实施要兼顾程序化与灵活性等,以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關键词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7-0012-03

当前,研学旅行在我国各地持续升温,各中小学也利用课时上的解绑和评价上的改革,在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设计、路线精品化建设、教与学方式变革、评价机制探索等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但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效果良莠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重新认识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在把握实施要点的基础上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一、聚焦现状,摸清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

1. 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实施过程随意

由于当前有些学校对于研学旅行课程在学校三级课程中的定位还不是很清晰,因此对于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内容设计、实施方式等方面没有进行系统性思考,既没有形成研学旅行课程体系,相关的管理保障体系也不完善。有些学校甚至将研学旅行活动直接外包给社会机构,导致活动实施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和随意性。由此带来的结果是:研学旅行活动要么变成了浅尝辄止的观光游览,要么变成了“课堂搬家”“换个地方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体验较差。

2. 学生被动参与,自主地位难以落实

美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实践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课程的决策应由个体审议到集体审议。但在实践中,研学旅行活动计划的制订往往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较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所在;在活动内容设计方面往往偏向学科本位,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做题,而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或旅行社)全程大包大揽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 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效果难以有效考量

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应该是行前有计划、行中有探究、行后有反思,但实践中很多学校却出现重探究缺反思、重活动轻评价的问题。如健全的课程评价体系中除了学生,还应包括对研学导师、合作机构(研学基地)以及课程本身的评价,但很多学校在此方面还未充分实施。在评价内容方面,很多学校只关注学生在知识习得方面的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团体协作、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的评价。

二、厘清认识,准确定位研学旅行课程的独特价值

要想深入推进研学旅行课程,有必要对其价值和定位进行重新认识。当前,研学旅行普遍被认为是一种自然主义教育、生活教育、休闲教育、志向情趣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观的指导下,研学旅行课程属于后现代课程观理念下的一种课程新形态,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深刻转型匹配教育综合改革而诞生的一门新兴课程。

从课程特征来看,研学旅行活动集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于一体;从价值取向来看,它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旅行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引导他们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1]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研学旅行活动凭借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了“开放、多元、生成”的学习系统,成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应发展成为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此,研学旅行课程不能演化为“课堂的搬家”,偏重讲授,以完成作业为目的;也不能成为以参观为主的旅游活动,让学生奔走于多个景点,出现游山玩水、回家即忘的现象,“游而不学”或“学而不游”都体现不出研学旅行课程的真正意义。所以,设计目标明确、科学可持续的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是深入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把握要点,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系统有效实施

1. 课程目标要进行有效统整和分解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核心,它影响着课程教材的选择、课程资源的组织、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基于此,学校要综合多方面考虑,科学制定研学旅行课程总体目标,要立足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相一致,同时要回应国家教育政策要求,有利于学校课程生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在总目标的统领下,学校还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进行有效的目标分解;同时统筹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和逻辑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健全人格品质,增进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以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分校为例,学校秉承“多元、灵动、开放”的教育理念,设计了“阅世界,悦无界”研学旅行课程。课程包含“情系史分,相约宁夏·毕业季”“上海音乐之春”“走进诺贝尔·芬兰瑞典”三个专项课程,旨在让学生经历在不同地域、文化间的探索体验,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在此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情系史分,相约宁夏·毕业季”专项课程是针对毕业年级进行设计的,主要包括以下目标:让学生了解地域、区域地理知识,体验社会状况;与学科知识结合,在实践体验中探究学科问题;在整个课程中加强文化熏陶,了解历史上的西夏文化;重视品格教育,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团体意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

2. 课程内容要突出丰富性和自主性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学校在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深度挖掘利用教育资源,在一次课程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以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为学生的自主发现和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在课程开发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兴趣取向,引导学生参与选择研学路线和学习内容,师生共同研制研学手册、设计研究课题,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

以北京市京源学校为例,该校的研学旅行课程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共设计了“自然与科学探索”“人文与艺术体验”“专业社团拓展”三个研学主题,其中在“自然与科学探索”主题下,规划了长白山、青岛、内蒙古等多条研学线路,在每條线路中设计了不同的活动领域,组织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提供学生多元的实践学习体验(详见表1)。同时学校规定,学生可以综合考虑自身兴趣、家庭情况、距离远近、时间长短等因素,确定自己想要参与的内容,在校期间至少参与三次不同类型的活动。

3. 课程实施要兼顾程序化与灵活性

在实践中,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方案要进行细化,以保证活动能够始终围绕目标和主题正常开展。但由于研学旅行环境中充满很多未知因素,如果完全进行程序化的安排,那么极有可能打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方案不能过度设计,把学生管死,要提供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为此,研学旅行活动的设置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具有一定弹性,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专长,综合运用调查、访问、实验等多种方法,对研学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相关信息及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个性化的成果展示。以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为例,该校在研学旅行任务单中设置了丰富的研学任务,同时分为个人必做、团队必做、选做几个类别,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提供了灵活的空间(详见表2)。

4.课程评价体系要体现多元性和综合性

由于研学旅行是多主体参与的课程活动,因此评价对象应该是多元的,除了对活动本身和学生进行评价外,还需要对其他相关活动主体进行评价,如对研学导师在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合作机构(研学基地)在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安全性方面进行评价。[2]在评价主体上也要体现多元性,综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等;在评价内容上要体现综合性,不仅关注学生对于研学手册、小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完成情况,更要关注学生通过参与研学旅行课程在能力、态度、行为习惯方面的发展变化;在评价方式上要突出激励性和发展导向,既注重过程性评价,也可以通过举办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进行成果性评价,巩固研学旅行成果。

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为例,每次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学校都会统一组织填写三方量表,包括学生自评量表、家长评价量表和教师评价量表。前两者主要针对学生个体在知识与视野的拓展、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团体合作意识及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评价量表主要由教师针对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课题组的分工情况、研究过程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创新性等内容进行评价。学校最后再结合三方量表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多维评估。

参考文献:

[1]吴支奎,杨洁.研学旅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4).

[2]莫芮.中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样态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8,(8).

注释:

①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优先关注课题“北京市中小学研学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课题立项编号:CEDA1805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