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人的情怀写照

2019-09-19 18:55赵国春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9年8期
关键词:垦区北大荒首歌

二十多年前,我们北大荒文联一行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在兵团文联举办的联欢晚会上,主持人为我们报了一个节目,点名让我和考察团的一位女同志合唱一个“北大荒啊,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这是很久以前在北大荒流传的一首民谣,好像是电影《北大荒人》的插曲中用过。

尽管这个很不专业的主持人并无恶意,但我还是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可能看过电影《北大荒人》,但对北大荒的印象还停留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

于是,我立即予以更正:“我们唱一首《北大荒人的歌》。”

“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虽然参加晚会的人不多,但我俩还是非常投入地唱完了这首歌。我觉得,这是在代表全体北大荒人唱这首歌。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没想到,北大荒有这么动人的歌!”“歌词生动,旋律优美,太好听了!”

珠联璧合的一曲颂歌

说实在话,那时我的歌唱水平很一般。但打那以后,我一有机会就反复练习唱这首歌。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因为我从内心非常喜欢这首歌。后来因为工作关系,我陆续接触到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对这首歌曲的内涵理解得就更深入了。

词作者王德是老一辈北大荒人。他1937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54年转业来北大荒,与我父亲是同一个部队——农建二师的,对北大荒这片土地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1955年年末,王德调入哈尔滨歌舞团,此后历任哈尔滨市文联副主席、哈尔滨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黑龙江省韵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曲作者刘锡津是国家一级作曲家。他1948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和我们北大荒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弟弟妹妹都在垦区下过乡,对北大荒既有特殊的感情,也有深刻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锡津是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院长,后来担任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再后来到中央歌剧院担任院长。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

这两位歌曲作者在全国音乐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俩共同创作的《我爱你,塞北的雪》,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再度共同创作的《北大荒人的歌》,堪称珠联璧合之作。

在王德创作的歌词中,《北大荒人的歌》别具一格。这首歌词主要是写北大荒人的情感,歌颂几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14万复转官兵,54万城市知青,共同为这片黑土地流过汗、洒过血,有很多人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这是一句从几百万人心灵深处迸发出来的共同的声音,激起人们强烈共鸣的还有下面这些诗句:“几十年风风雨雨,我们同甘共苦在一起。一起分享春光的爱抚,一起经受风雪的洗礼。你为我的命运焦虑,我为你的收获欢喜。啊,北大荒我的北大荒,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即使明朝啊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这首词经过刘锡津精心谱曲之后,犹如一只张开翅膀的云雀,跨越千山万水,扑进人们心田。在垦区各地,每有集会唱起这支歌时,人们无不为之动容。

垦区资深音乐家顾震夷1991年6月在《词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有感〈北大荒人的歌〉》的评论文章,认为这首歌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历史的悲壮,因此拨动了千万北大荒人的心弦。1994年,顾震夷在黑龙江省文联组织的刘锡津作品研讨会上又宣读了一篇题为《他写出了历史的悲壮》的论文,准确地道出了这首歌的魅力所在。

黑龙江省著名作曲家胡小石曾经在《捕捉音乐之魂》一文中这样写道:“就说他(指刘锡津)那首被北大荒人称为‘垦歌的《北大荒人的歌》吧,它感情深沉、大气凛然而又委婉舒展,令人荡气回肠、怦然心动。一种对北大荒、对故土故人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似潮水般在胸中涌动,难以遏制。”

五湖四海的情感共鸣

1996年8月的一天,由北京返城知青组成的北大荒合唱团一百多人回访北大荒,在红兴隆、宝泉岭、佳木斯、哈尔滨等地进行了多场慰问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每次演唱这首《北大荒人的歌》,演员们都是含着眼泪,指挥也是含着眼泪,观众更是含着眼泪。

1998年,垦区举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凡到过北大荒的知青,在许多场合都情不自禁地唱起这首歌。在哈尔滨青年宫的一次知青集会上,当演员演唱这首歌时,台上台下数千人涕泪横流。那感人至深的场面,实属罕见。

2000年8月22日,江泽民同志在省农垦总局当时所在地佳木斯接见了三代北大荒人的代表。他说:“1997年,我给垦区题了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继续开创农垦事业的新局面。我想,最主要是继续弘扬北大荒精神——这是垦区三代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这次会见后,江泽民同志和在场的北大荒人代表一起,唱起了这首《北大荒人的歌》。

这首生动感人的歌曲,不仅唱响了大江南北,还唱出了国门,一直唱到联合国大厦。

2007年12月4日,北京北大荒合唱团访美慰问华人演出音乐会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隆重举行,演出在一曲深情的《北大荒人的歌》中拉开帷幕。两个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和夫人丛军全程观看了演出,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丛军原名陈姗姗,是陈毅老总唯一的“千金”,时任中国驻联合国公使衔参赞。一些曾经在北大荒战斗生活过的中国外交官,拉着合唱团演员的手激动地说:“你们的精彩演出,令我们为中国感到自豪、骄傲;你们的艺术水准,代表了祖国,也代表了北大荒。你们一定要再来美国演出。”临别前,合唱团向在联合国工作的北大荒“荒友”赠送了《北大荒人的歌》光碟作为纪念。

2010年6月,上海世博会期间,一天,时任共青团黑龙江省委书记的张恩亮陪同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谭君铁到黑龙江垦区展馆参观。当他们听讲解员介绍到《北大荒人的歌》的相关情况时,张恩亮就问讲解员会不会唱这首歌,讲解员抱歉地说不会。张恩亮转过身来问我,我说会唱。于是,我给他们唱起了这首歌。尽管我的嗓音不洪亮,也不懂多少唱歌的技巧,但我是带着感情在用心唱。他们听了,连连称好。当时我不明白,他为什么对这首歌那么感兴趣。

原来,2010年6月8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会黑龙江活动周开幕式上播放的殷秀梅演唱《北大荒人的歌》的视频,令数百名在场的上海老知青热泪盈眶。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已不再年轻,但他们仍然深深地怀念那片神圣的土地,深深怀念那里的父老乡亲。

经久不衰的“垦区之歌”

《北大荒人的歌》创作于1987年秋天。当这首歌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脱颖而出后,很快在广大音乐爱好者中流传开来,更深受北大荒人的由衷喜爱。而这首歌成为“垦区之歌”的过程,我是当时的见证者之一。

1993年,当时在北大荒文工团担任总编导的音乐家顾震夷向总局党委递交了一份《关于推荐〈北大荒人的歌〉为“垦歌”的函》。

当时,我在总局党委宣传部文化科工作。总局党委领导签批之后,这封信转到了我们宣传部。我记得这封信的大概意思是:《国歌》和《军歌》最早都不是专门创作的,而是从群众中广为流传、深受群众欢迎的歌曲中选定的。总局应当把《北大荒人的歌》定为“垦歌”。针对“这首歌不是队列歌曲,不适合于集体合唱,也不适合于做‘垦歌”的观点,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总局党委最终采纳了顾震夷提出的建议。经总局党委同意,当年7月3日,总局党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广泛开展学唱垦歌活动的通知》,将《北大荒人的歌》定为黑龙江垦区的“垦歌”(准确讲叫总局“局歌”)。同年,总局与解放军艺术学院联合录制了盒式录音带《北大荒人的歌》,精选了《北大荒人的歌》《兵团战士胸有朝阳》等12首歌曲,由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出版发行。

同年12月16日,我陪同总局党委副书记邓灿和总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广贺从佳木斯来到哈尔滨,住进了总局招待所。当天下午,我们把《北大荒人的歌》词作者王德和曲作者刘锡津请到这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颁发证书仪式——因为总局党委把他俩共同创作的《北大荒人的歌》确定为黑龙江垦区的“垦歌”,总局领导将为这两位有特殊贡献者颁发“北大荒人”荣誉证书和1000元奖金。

当邓书记为他们颁发“北大荒人”荣誉证书和奖金后,两位“北大荒人”分别发了言。

王德感慨地說:“这些年来获得的各种证书摞起来有一米多高了,可今天这个证书,我觉得是最为珍贵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获奖证书,而是百万北大荒人对我们作品的认可,是对我们最高的褒奖。”

刘锡津激动地说:“今天获得‘北大荒人这一光荣称号,其荣耀令我终生难忘……”

1994年夏天,我参加省委宣传部在北极漠河召开的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座谈会。当我在汇报中提到总局把这首歌定为“垦歌”的情况时,可能第一次听这样别致的简称,与会者都笑了。后来,有人见了我就叫“垦歌”。听到这个称呼,我很自豪。

二十多年过去了,只要拨打农垦总局的电话,一定会先听到这首歌:“第一眼看到了你,爱的热流就涌出心底。站在莽原上呼喊,北大荒啊我爱你……”

作者简介:

赵国春,北大荒博物馆原馆长,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北大荒作家》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主席团委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垦区北大荒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多彩的秋天
不懈开拓谱壮歌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如果还有明天
黑龙江垦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研究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
北大荒的秋天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