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业务财税处理探讨

2019-09-20 05:05杨一鸣
时代经贸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新会计准则

杨一鸣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组业务要根据市场环境而调整,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转型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进行企业的改制、企业资产改造以及负债重组就是促进企业重组的常见性战略手段和方式。企業重组会涉及到相关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税收等问题,尤其是新会计标准准则的出现对于相关的问题又进行了重新的规范,新规的出现对企业重组业务的财税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会由于其相关处理标准仍不能满足企业现有的规划与要求,就会导致在企业的发展中其相关工作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企业重组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重组中关于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方面的处理方式进行具体探究。

【关键词】企业重组;优化配置;财税处理;新会计准则

引言

新会计准则的推行对财务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对企业重组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不仅能够促进我国会计行业与国际标准的贴合,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会计准则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企业重组中的财务以及所得税问题,在新规实行的情况下如何在制度范围内在企业重组的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处理好会计以及所得税方面的业务,提高重组企业的效益,是重多企业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资产重组资产问题

企业重组中的资产问题比较复杂不仅涉及到原有企业的资产问题,还涉及到外部企业的资产问题,因此重组企业的资产问题必须在企业原有者和外部企业主体共同协商配置。企业资产重组的问题就是将重组企业的内部资产进行再分配的问题,其主要目的就是优化资产配置。重组企业的资产分配可以通过企业资产置换、股权转让的方式,其涉及范围较广,因为本文主要对资产置换进行简单阐述。

(一)整体资产投资

所谓的整体资产投资主要是指决策权保留在企业手中,并且企业具有未来经济效益以及发展潜力的项目及时规划到其他企业的项目建设中。从总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体资产投资属于一种单方面的投资项目,因此投资方以及企业就会将接收到的资产项目及时进行自我转化,并将此部分的资金用作投资成本,使得其得到较为公允和实际的成本差额,并及时做出企业的当前止损数据。

(二)整体资产置换

整体资产置换简单来说就是在不触碰双方企业资产的前提下,实现企业内部的相关部门进行整体性置换。在整体资产置换的过程中企业双方要遵循相关的整体资产置换规则,并且要结合现代的购买资本额度和价值销售标准进行交易。同时在涉及到财务以及会计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双方要以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为基础,严格遵循准则上关于整体资产置换的相关规定,涉及到整体资产价值的问题时,双方企业要根据市场价值进行估价,并且要有专业人士进行公证,双方达成协议后才可以对整体资产进行置换。

(三)资产重组的纳税处理

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主要涉及的重要税务问题就是免税重组的问题,但是在企业实际重组过程中由于个别企业不符合免税条件因此就不能实现免税重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双方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原因,并根据资产重组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在资产置换和资产投资这两方面可以通过公允与价值销售的方式对所得税做出相应的处理。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如果纳税额超过所得税一半以上的,需要将所得税通过递延税款的方式在五年之内平均计入企业各年度的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债务重组中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的处理

(一)会计处理问题

在当前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其对债务重组的相关定义进行了在此规定,这就使得相关规定制定得更加全面。同时在会计工作的工作以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这就导致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发生了改变。第一,会计处理方式发生变化,在传统的会计准则中主要采用非现金的方式来偿还债务。但是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面对的基本账目较大的过程时,就会出现有一定的差额,随着工作进程的逐渐加深,就能够把它划分到资本公积科目中。但是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对其进行了调整。第一,就是准则所规定的债权方做出让步的基础上,需要将部分实际还债与应偿还债务的差额计算在营业收入效益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并不能体现出所得税的变化。第二,公允价值发生改变。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之中,债权方与债务方对其所拥有的资产都要进行账面上的价值入账,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在实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最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对其做出了新的规定,必须要对公允价值做出实际的计量,但是这就使公允价值与账面债务之间出现了差额,而且这部分差额要计入企业当期损益之中。

(二)债务所得税的处理

在新会计准则的实际规定过程中,企业的债务重组需要将计量依据做出具体的规定,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就导致债务重组中的债权方以及债务方出现一定的利益获取以及经济损失。因此就会导致企业所得税等税务处理方式受到影响。2010年,国家出台了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的所得税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在新出台的各种办法中,企业在重组过程中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的基础上获取收益能够提高对各项收益的处理效率,同时也能有效的较少企业重组过程中发纳税的问题。

三、企业重组过程中特殊税务的处理

企业重组后需要对特殊税务进行处理,特殊债务处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财务成本,与此同时也可以避免税收延迟和免税重组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对特殊税务的处理就很有必要。所以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来说,商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在一定合理性以及科学性的基础上来实现企业的重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其商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就具有极强的主观理解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在递交的过程中需要强调企业重组的基本目的和手段,以此来更好地避免当前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财务风险。若是国外相关企业要在国内实现相关企业的业务重组以及债务重组,也需要上报税务部门在其允许之后方可实现。其次就是要在符合相关条例以及基本规定的基础上实现重组对价方式的合理性。

比如,在会计准则上规定采用特殊税务处理方式的重组业务在企业收购、企业分立及合并时,其资产比例不得低于50%,同时股权支付比例要高于交易总额的85%,因此企业在重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股权支付与非股权支付的比例。

例如采用特殊的税务处理方式的重组业务在进行收购、分立合并的时候,第三,在企业重组中还要注意时间问题,企业重组的股东进行股权支付后,在12个月内不能转让股权,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重组后的股东在12月以后才有权利处分所拥有的股权,如果股东违反了相关规定则可能会面临不同的税务处理结果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重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就会随着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整体战略规划的制定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在此基础上来有效实现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在企业重组过程中遵循会计准则处理好财务问题,是重组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进行重视和研究,就能够有效保障重组工作的实际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保障,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解决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暴露出的具体问题,以此来将其作为促使重组活动中各个环节与实际行为的规范与标准。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以此来有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的目的。在加强重组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进而能够使得资产重组之后的企业内容各类要素发挥出其巨大的职能,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新会计准则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策略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问题分析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