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赜

2019-09-20 04:58王倩
成才之路 2019年22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工作问题

王倩

摘 要:德育是幫助学生塑造理想人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针对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从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明确德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德育工作;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2-000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教育工作者新的机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德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处事。本文对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相关研究。

一、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校对德育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学没有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课堂教学气氛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差距,一些内容显得陈旧,多数学生对教材中的例子很难理解透彻,这就使得德育教学的效果大大降低。再次,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德育工作只靠教师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但很多家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缺乏了解。

二、加强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对策

德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德育工作事关重大,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教学方法,改革以知识考核为重点的德育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

青少年学生习惯于借助大量的感性材料来帮助思维,因此,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德育工作要做到从实际生活中来,到实际生活中去,将学生的学习融入生活之中。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真人真事的方式来增加说服力,这样能够使德育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提高德育的亲和力。德育是一种体悟,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不能只靠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来提升。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组织一些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义工,让学生在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2.明确德育的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教师要依据德育目标、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思想实际、时代特征,精心选择适合的德育内容,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教导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优秀的公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中,尤其要通过面对面交流、主题班会、召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与分析,把团结互助、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关键点。

3.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容易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德育课教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模式,探索讨论式、案例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德育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动员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鼓励学生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或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内化道德认知。在平时进行德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要找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了解生活,感受世界,在具体的生活事例中提高道德认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例如,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对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体会到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一个人要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勇于改正错误,要保持谦和、宽容的态度,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三、结语

德育工作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工作,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德育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促进道德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明确德育的内容,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提高德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道海.挫折教育手段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19(10).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

[3]刘慧.生命叙事: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J].中国德育,2012(20).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教育德育工作问题
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启示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医患关系紧张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