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策略

2019-09-20 23:12曾重荆
中学理科园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推进信息技术策略

曾重荆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改变以描述性讲解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融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效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是教育人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基于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推进这一背景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学科教学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认可,信息技术与教育尤其是学科教学的融合也在逐步深入。但由于观念的滞后和技术培训跟不上,造成在现实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仍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但没有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甚至在某些地方造成不良的效果。2017年全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大大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取得可喜的效益。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学校及个人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作为城镇中较有影响力的一所初中校,我校信息技术硬件配置在全县中是比较齐全,质量也较高,但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解甚至偏差的现象。

1.1  低效高耗甚至弃而不用

很多老师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使用课件,虽然很多老师为上好一节课而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就课件制作来说,由于技术等原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做出的课件质量也并非上乘,有时还会在课堂上因处理不当而演示不流畅,影响课堂效果。于是乎干脆弃而不用,重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走江湖”旧业。

1.2  单边演示缺乏互动

在课件制作上追求形式花哨、动画声音齐全,五光十色,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电影放映者”和“解说员”的角色,师生双边互动、情感交流和思考余地都存在很多欠缺。同时带来运用疲倦甚至影响学生视力的不良效果。

2017年全县开展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各校积极学习使用“三通两平台”,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引起了教育人的重视。老师们自觉投入培训学习中,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迎来了“新时代”。

2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获得新突破

2.1  教学环境大变革

进入“新时代”,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已基本就绪的大背景下,全校36个班级教室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七年11班和12班为智慧教室,开展基于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智慧教学。学校现有学生电脑教室2间,直录播教室1间,全校拥有计算机214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2台。同时,学校还配有网络虚拟实验室,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创造了模拟和仿真的实验平台,极大地改进了我校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境。现代信息技术所引起的课堂和实验教学环境的变革,有助于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知识信息,提高学习效率。

2.2  教育方式大变革

目前,我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100%,教师空间使用率超过80%,在校本资源管理、运用省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和智慧化教学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目前全体老师能够运用“两个平台”(国家平台、省平台)和“三个工具”(教学助手、家校帮、互动课堂)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学、资源共享、课后作业等各种教学教研工作。老师们依托信息化设备多次开展了面向县内、片区内的公开课教学。

2.3  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结硕果

2017年全县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的智慧教学在信息化工作现场会上做重点展示,消息相继被《中国教育报》、“国家资源平台”、“福建省资源平台”、《泉州晚报》等多家媒体单位报道。我校系福建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首批应用试点学校,泉州市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运用示范学校。2017年我校有有1位老师获得“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创建活动三等奖;3位老师获得“泉州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及创新互动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2018年1月泉州第十一中学全体行政领导班子到我校考察学校的智慧课堂应用、省平台的智慧教学教研推广应用情况。

3  推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策略

3.1  平台融入集体备课策略

在培训学习过程中,学校老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巧妙利用省平台“教学助手”进行集体备课,具體做法如下:

3.1.1 集体备课时可以借助教学助手中的PPT备课助手进行快速备课;可以引用电子板教材和其他素材快速制作课件;也可以借助教学助手中的知识导图,进行知识点创建。备课过程中既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如我在七年地理上册教学中引用陆地类型的分类中就应用知识导图进行直观教学。先在教学助手中的知识导图进行创建,再在上课时在互动课堂中的资源进行下载进行教学。知识点可以逐层展开方便教学。

3.1.2  借助教学助手中的工具“微课通”进行简易的微课录制,方便教学。如我在天气与气候教学中对于风符号的识别,结合PPT进行简易讲解,录制简易,一看就会,效果不错。

3.2  手机融入授课策略

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类教学APP的出现,使得课堂互动变得更加容易了。在实践中我们也积极尝试将手机融入授课策略。将手机与平台功能融合使用,发挥更大的课堂效益。

3.2.1 互动课堂与PPT的切换

在PPT中可以用截图笔这个笔点下,截下当面PPT页面,进入互动课堂白板模式,进行一些重要的批注,同时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笔和不同颜色进入当面PPT批注(白板笔),这样更形象,更逼真,增强学生们的感受,如要进行下一页的PPT讲解,可以用手机“家校帮”中的移动讲台进行控制或者点互动课堂中下面工具的“桌面”返回到当前的PPT模式进行教学。

3.2.2 互动课堂中的“随写板”等工具的自由应用

在互动课堂中可以调用工具中的“常用工具”和“学科工具”等为教学服务,灵活方便,大大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如在PPT教学中,常用做些要点笔记,或者做个草稿,可以在互动课堂中最下面的工具中调用“随写板”进行操作 。

3.2.3 手机端中的“家校帮的资源”应用

课前先把“家校帮”的相关资源收集在手机上(如图片、短视频、网址等),上课时只要从手机中选择推送到课堂,直接运用。

3.2.4 手机端移动讲台中几个常用功能应用

手机端移动讲台有随机挑人、随堂拍摄、随堂直播、屏幕同步等功能。其中“标注”功能很好用,这里有移动激光笔、聚光灯、标注笔等可以利用,同时可以对白板中的当前页用手势放大或缩小,大大提高师生的互动,对教学很有帮助。

3.3  线上线下作业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越来越深度融合,让学生的作业形式和老师的讲解变得更加灵活和有效。在实践中运用“家校帮”辅助课堂教学及完成作业的布置批改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家校帮平台的使用,可以来学生把线下完成的作业和预习,通过平台的文字描述、拍照、录音、视频等功能直接提交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可以随时随地批阅作业和布置作业。家长也可能利用本平台,随时随地查看自家孩子的作业及老师的批阅点评情况。家校帮促进家校互动,及时高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4  教师空间应用策略

网络空间学习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资源的丰富性和灵活的互动性可以有效地巩固和提升学习效果。

网络空间的建设,让每一个老师都拥有一个动态、开放的个人资源库,这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老师们可随时随地将自己收集到或自创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到空间,并通过其分享功能与其他老师实现资源的共享,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大大丰富了课堂资源,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和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将引起教育教学方式的革命。而教育方式的改进,关键因素就在于“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更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是发展的趋势。如何在保留和发挥传统教育的优势前提下,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其中,摸索出一套切合本校實际,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推进信息技术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