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才能看得见星光

2019-09-22 05:46千栀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公高三状态

千栀

我就读的高中是老家县城的一所知名学校,父母每个月会从学校接我回市里的家。我从小没离开过父母,外公担心我无法习惯学校的生活,退休之后又选择了学校门卫的工作,希望能时刻照顾我。

早晨五点半跑到教学楼下的时候,外公已经拿着一大串叮当作响的钥匙在开大门了。中午跑到学校门口的保卫室里,发现外公已经煮好了饭菜,连碗筷都替我摆好了位置。天气骤然变冷的时候,外公会在我下晚自习之后把一摞厚衣被给我,千叮咛万嘱咐我不要受凉。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我知道外公的不易,所以一直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偶尔听到他跟别的同事聊天,他总会自豪地炫耀我的成绩,眼里尽是光亮。

我以为我会一直是外公的骄傲。

高三的生活过于热烈和紧张,身边的黑马层出不穷,占据整整一年的第一名的位置终于在第一次月考后被撼动。我从第一名跌落至班里第11名,第二次月考后跌至班里第15名。自那之后,我对自己愈发没了信心,精神也愈加颓废,第三次月考结束的时候,我排在班里第19名。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成绩跌宕,父母甚至专门跑来学校与班主任面谈。听完老师与父母之间长达两个小时的成绩分析与心理疏导之后,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从办公室走出来,远远地看见了站在教室门口的外公。强忍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决堤,外公那伛偻的身影在泪水中渐渐变得模糊。

我不再是外公的骄傲了。

那个略显瘦弱的身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开始认真地分析自己整个人的状态。高一高二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周围的同学大多也自由散漫。高三之后,很多人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奋起直追,导致众多所谓的黑马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要知道,高考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的过程,比谁更努力,比谁更优秀。这条路上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我之所以不断退步,并不是我没有努力,只是努力得还不够。

当所有人都在拼命往前跑的时候,你只有跑得更快,才能第一个冲到重点线。虽然很讨厌那种时刻绷成一根弦的紧张生活,但我不得不实实在在地付出行动、付出汗水。为了外公,也是为了我自己。我想重新做回让他骄傲的外孙女。

高三毕竟不同于前两年,人的精神、心境和抗压能力都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一个全新的状态去迎接这一年,而这个状态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付出、永不言弃的执着以及清醒坚定的头脑。为了达到这个状态,我先去校内小商店里买了几本关于高考的杂志,从头到尾读完学长学姐的高考经验,用他们的真实生活经历给自己加油。然后抽时间整理了所有的学习资料,扔掉无用的书和试卷,在这个过程中,我尽力让自己的大脑保持空白,不去想上一次考试得了多少分,或者下一堂课老师会讲什么。空白状态就是最好的放松状态。而整理的意义在于,当生活变得井井有条的时候,我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某一件事情。最后,我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贴在书桌的显眼处,因为目标会让人变得清醒又執着。毕竟是高三的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认知,选择的目标学校一定是切实可行的,那种遥不可及的目标其实就是一个空洞的符号。

在某种程度下,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甚至比学习能力更重要。三次成绩下滑之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一直很在意自己的感受,尽量不产生负面情绪以影响学习状态,无论老师对我是夸奖还是责骂,我都会尽力做到忽略,让那些话语化作耳边的一阵风,转瞬即逝。其实,成绩的退步以及老师与父母的劝导都给了我不小的压力,但压力即动力,那段时间,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所以我不遗余力地汲取知识。早晨跑到教学楼下,远远地看见外公手中的手电筒在黑夜中闪着刺眼的光,随着熟悉的钥匙声响,外公打开教学楼的大门,我跑进教室晨读,片刻不停歇。像是心有灵犀一般,外公知道我学习紧张,每到饭点会直接把餐盒送来教室,看着我大口吃完才放心离开。因此节省下来的很多学习时间,我都充分利用,背语文诗词,背英语短句,或者攻克一道数学题。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能做的,是比别人有更高的利用率。加快做题速度,一眼就懂的基础题直接略过,多做一些自己不熟练并且能从中学到理论或方法的题目。稳扎稳打,不懂就问。但同时,我会注意减少自己询问老师的次数,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能力。一道题,除非它比较偏,不然它一定可以在课本上找到出处,我若是不会的话,就证明大脑里的课本知识不够扎实,还要继续稳固。

一模考试结束之后,我又一次站回巅峰,外公拿着我的成绩单看了好久好久。大概就是凭着外公给我的这股精神动力吧,直到高考结束,我没有一刻松懈。我一直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心无旁骛地一路向前,有了问题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都会及时跟老师沟通。最终我拿到了心心念念整整三年的理想大学录取通知书,而外公,也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退休了。

为了高考,我们几乎参加了数百次考试。而在这无数次考试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次的结果,好也罢,坏也罢,都像是平静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一枚炸弹,格外刺激神经,却也能让你比任何时候都认清自己备考的实力和状态。

我从来不觉得一次或一段时间的成绩下滑是件坏事情,一直站在最高的位置会滋生内心的自负感和高傲感,会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迷失。在低处才能仰望更广阔的天地,明确下一步前进的方向。人在倾注全部心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能没有挫败和难过呢?就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十全十美的一帆风顺,我也不希望那是自己所经历的生活。毕竟,天黑才能看得见星光。

猜你喜欢
外公高三状态
智珠二则
高三·共鸣篇
外公的节日
外公爱吹牛
外公的呼噜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