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移民搬迁背景下移民搬迁安置社区规划思考

2019-09-23 06:47段炼孺徐丛明张斌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规划

段炼孺 徐丛明 张斌

摘 要: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从2011-2020十年内陕南地区共搬迁安置240万人,该项举措积极改善陕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威胁。文章以汉阴县涧池镇万户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统筹规划为案例,从规划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搬迁户自身层面多角度思考,探索如何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

关键词:安置社区;移民搬迁;规划

一、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概况

(一)项目区位

涧池镇位于汉阴县城东部,距离9公里,属于月河川道和浅山丘陵地带,316国道穿境而过,距阳安铁路仅2公里。该镇北邻汉滨区的沈坝镇和汉阴县铁佛寺镇,东邻蒲溪镇、田禾乡,南邻永宁乡,西邻城关镇。

(二)涧池镇概况

涧池镇历史文化悠久,始建于明代初期,历史遗迹和景区众多,“红崖古寺”和“蜡烛奇峰”作为汉阴八景中的两景,就位于本镇。涧池镇作为全国重点镇,经济发展条件好,全镇已经形成工业、农业、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三)规划区概况

土地使用性质杂乱,商业业态单一,缺少特色,道路交通混杂,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不分,如国道316线,既是规划区人流较集中的地方,车流又较为密集,且无人行道,居民出行很不安全。再加上停车位严重不足,公共服务配套相对不全,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急需进行提升。

(四)规划范围

移民统筹研究范围为万户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统筹规划范围共计123.63公顷,位于涧池镇移民搬迁安置区和东侧现代农业片区。北至316国道,南到滨河北路、平涧一级公路,东到平涧一级公路,西到洞河流域。

(五)搬迁来源

本次搬迁安置人员来源分为三部分:该镇贫困户、本县其他镇贫困户和安康市其他县贫困户。本次规划共有移民搬迁安置地块22处,移民搬迁安置户数10300户,安置人口36000人。

二、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定位

(一)定位思考

实践——总结经验、探索实践,万户规模移民安置社区建设新模式。

诠释——缔造万户移民搬迁社区、涧池镇城镇新区,诠释汉阴县城市副中心之城市形象。

范例——统筹考虑产业、公共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环境营造,打造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安居+乐业”示范地。

(二)功能定位

以一(农业、)二(工业)、三(旅游)产联动发展为就业保障,打造成为陕南地区移民搬迁统筹发展示范地、宜居宜业的山水安置区。

(三)规划思路

统筹推进移民搬迁统筹发展变革,由单一传统模式向统筹发展模式转变(表1)。

(四)模式研究

万户移民社区统筹的核心是统筹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统筹一、二、三产的联动发展。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才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和能致富。

产业统筹:三产联动,统筹发展。

社会统筹:万户移民,逸居乐业。

空间统筹:山水环境,协调共生。

三、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目标

(一)总体目标

打造宜居、宜业的搬迁安置社区。

(二)分项目标

产城融合的平衡安置区——构建新型多元的网络化产城格局。实现产业区(工业、农业)、城区(移民搬迁安置区)、老镇区(涧池镇)产城联合发展。

宜居宜业的活力安置区——多类型居住与多元化产业均衡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交通完善的便捷安置区——快速通达的外部交通,人车分离的复合化交通体系。

特色突出的人文安置區——突出本土文化,展现现代文化发展。

山水城田的生态安置区——建立疏密有致的不同发展分区。融入自然资源与景观,将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

四、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统筹规划

(一)整体引领,空间布局规划

空间布局策略:用地兼容,集约发展;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均好性;人性化尺度,营造适宜的社区空间;合理区分交通性和生活性道路;注重文脉和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

空间布局规划:规划社区形成“点轴辐射,两河聚气,两区并举”的空间功能结构。

点轴辐射:规划社区形成“两主三次”五条功能发展轴和“一主两次”三个公共服务中心。

五条功能发展轴,包括:依托老316国道(镇区段),凸显公共服务功能和商贸服务功能,打造老316国道沿线镇区级综合服务主轴线;依托平涧一级公路,强化两侧控制,形成联系月河两岸及主要对外交通功能主轴线;依托团结路、兴平南路、平安路形成三条片区综合服务功能发展轴。

三个中心:一个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两个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

两河聚气:依托洞河、月河两河交汇的生态优势,强化河道沿线绿化休闲空间的控制,打造滨河北路沿线休闲景观绿带,提升片区土地价值和活力。

两区并举:在移民安置区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搬迁社区安置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产业先行,保障安居乐业

汉阴县月河工业园区是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总规划面积1.77万亩,结合区域特征及资源分布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形成了“一园三区”空间布局。预计新增就业岗位9000个。

现代农业园区提供就业岗位预测,汉阴县到2020年,新增25个现代农业园区,结合现有园区,共计6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达到15万亩。 综合确定农业人均耕作面积为10亩/人,则从事农业生产的就业岗位约为15000人。

现代综合服务业所提供就业岗位预测,第二产业发展,为第三产业提供就业需求。按照1个三产业岗位服务3-5个二产业岗位,则新型工业园区可带动第三产业就业岗位为1800-3000个。依托第二产业,综合服务业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

二产业之外的居住人口所需服务业岗位:总规划对该镇的人口安排为35000人,按照每10个居民需要一个服务业岗位计,则规划区所能提供的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约为3500个。

旅游产业所提供就业岗位预测,依据上位规划,汉阴县构建“一心三线”旅游格局,规划到2020年末,争取打造4个国家A级景区,形成10个省级旅游示范村,塑造2个旅游特色名镇,预测旅游产业所提供就业岗位10000余个。

综上,县城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39500万个。 移民搬迁安置人口3.6万人,依据全国人口构成,需要就业人数按40%考虑,则就业人数为1.44万人,满足移民搬迁就业需求。

(三)依据镇区总体规划,统筹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总体布局:城市级-组团级进行二级配置。

城市级公共设施中心: 规划城市公共设施中心设置在移民搬迁安置区,为整个镇区服务。

组团级公共设施:结合每个功能单元,合理配置组团级公共设施。

(四)依托现状学校资源,统筹配建中小学教育设施

现状教育设施:小学共计三所,分别为东岳小学、涧池镇洞河小学和涧池镇中心小学。涧池初级中学一所。

规划教育设施:规划一所职业培训中心;规划涧池镇第二小学,45班,1200人;三所幼儿园。

(五)依托环境优势,统筹布置开敞空间

公共绿地布置,规划设置沿河布置滨河绿带、一处公园、两处街头绿地。

形成一个涧池紫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主要设置育苗区、瓜果蔬菜采摘区、农业展示区和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整体形成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以一产带动旅游发展。

(六)基础先行,统筹布置安置社区基础设施

重点做好城市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收运与处理、燃气、公厕、城区绿地等建设项目,促进移民搬迁向涧池镇万户移民搬迁安置社区集聚。

五、规划实施

(一)建设项目库

建立项目库,便于下一步建设实施,共分为五大类,即移民搬迁安置类、公共服务类、商业设施类、产业发展类和基础设施配套类。万户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总体投资匡算35.26亿元,其中社会投资30.09亿元,政府投资5.17亿元。

(二)规划实施

规划前期,由涧池镇人民政府组建“移民搬迁安置统筹试点区项目部”,协调策划规划、整合资源。规划实施阶段,由涧池镇政府成立移民搬迁安置统筹发展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协调指导工作。

建立人力资源公共中心,为安置群众就业构建服务平台。

构建服务平台,充分指导安置群众就业。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实现企业与安置群众无缝对接,定期提供就业岗位,满足就业需求。

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安置群众就业:涧池镇公益性岗位就业优先考虑安置群众,如市政行业就业、环卫行业就业、物业管理服务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区内40岁以上移民安置人群。

政府应设置专业就业培训学校,针对移民安置人群,依据市场需求,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加强与市场的对接,不断提升就业者从业能力。

鼓励自谋职业:有条件的移民安置人群,自行就业,自主创业,政府提供相应便利条件,同时在税务、贷款等方面给予充足优惠政策,激发创业积极性。

六、结语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社区规划首先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以产业为核心,通过县域产业岗位进行预测,解决就业问题,为了保证就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长效机制,指定各类保证措施和优惠政策,彻底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建立针对性强的定期专业培训,全面提升移民搬迁群众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就業能力。还应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以及教育服务配套,真正实现宜居宜业的移民搬迁安置。

猜你喜欢
规划
“十四五”规划开门红
“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计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蚁群算法的3D打印批次规划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年初之际说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