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园林与景观的关系

2019-09-23 06:47王彦博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相互融合起源园林

王彦博

摘 要:文章从园林与景观的出现、发展入手,论述了两者各自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互之间却存在重合点以及互相渗透相互借鉴的现状,提出两者之间相具有互融合、互相包容的关系。

关键词:园林;景观;起源;发展;相互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步,人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日益强烈,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当我们环视围绕着环境展开深层次的讨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总是绕不开园林和景观这两点,那园林与景观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及学科现状

对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可能对园林更为熟悉,那我们就从园林说起。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以后的诗文中,譬如西晋张翰在《杂诗》中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一句,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评论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赞美道“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随着园林范围的发展,唐宋以后的园林一词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各种人们游乐休憩的场所。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殷商时期,那时的园林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打猎和耕种的场所,因此与我们现在的园林还有一定的差距,还不足以称作真正的园林。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没有直观的图纸去感受当时园林的风格特点,只能从史料的记载中去追寻想象。等到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园林的建设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统治者的皇帝为了享受完善的娱乐氛围,建造了具有一定的居住和接待使臣来宾功能的建筑设施。根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工匠们已经开始注重各项园林景观的建造以及功能分区的初步划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造园史上的重要转折,动荡的社会和人性的扭曲,使人们开始逐渐厌恶这个社会,转而去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也正是这种逃避或半逃避的心理状态使得中国私家园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然皇家园林也不甘落后,那个时代的君王们在战争的同时也没有放弃享乐,加上朝代变更快速,每个王朝都希望拥有独自的园林景观,再不济也会对前朝的园林进行修缮和整治。同时佛教的传入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也使中国寺院园林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便于发展和修行,这部分的园林多建造在山水幽静的地方,反映了当时推崇的隐世避居的思想。

隋唐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空前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使得园林在这段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文人气质在园林中的大量运用也为宋代之后文人园林的出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唐玄宗入川也为四川的园林增添了活力。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给文人园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宋代规划设计追求精致,也让园林的规划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寿山艮岳”的运用为明清时期山水园的辉煌成就打下了基础。

明清时期的园林达到了鼎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都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文化的积累还是经济的发展都为园林的修建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从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到私家园林的小巧精致,都为我们留下来不朽的财富,哪怕是我们现在到遗留下的园林中游览欣赏,也会感受到古人的伟大和想象力的丰富。等到近现代以后,随着外国文化的进入,中国的园林也开始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从而做出自身的改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的含义也在悄然变化。从传统意义上讲,园林大多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范围内,进行对环境的利用和改造,从而打造一个能够供人休憩的场所。但是从现代城市园林的角度看,园林的含义更加广泛了,它开始涵盖生活中的各种休闲公园、娱乐场所、小区中的绿地、道路两旁的种植规划以及户外空间环境绿地。

二、现代景观含义的由来及学科发展

相对于园林的发展史而言,景观的就简单很多了,毕竟中国的园林流传发展了上千年,但是景观一词真正用于设计中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其中十分有趣的是,无论我们查阅哪一部解释现代景观定义资料我们都绕不开“Landscape”这一个单词,那么我们就从西方文化中景观一词的出现开始分析。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被用来形容耶路撒冷的景色。等到19世纪左右,景观又被引入到地理学中。《辞海》中对景观的解释为“自然地理学的分支,主要研究景观形态、结构、景观中地理过程的相互联系,阐释景观发展规律,人类对它的影响及其经济利用的可能性”。因此,景观一词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生态学等诸多领域。

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景观学,国际上称为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发展史也十分简短。19世纪中叶,国际现代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首先将自己的职业称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1899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成立。1900年,奥姆斯特德的儿子小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景观设计专业,标志着现代景观设计学科的建立。此后世界上开始广泛使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大学中的这一专业、国家学会、学术刊物的通用名称。1948年成立的本学科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进一步确立了这一学科的名称。从此这一学科逐步发展,以致今日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随着这一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景观学逐步结合了环境心理学、景观生态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人文历史等方各面的知识,成为大学普遍开设的一门学科,并渐渐演化出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这两大部分。就目前而言景观设计的内容包括:公园景观设计、商业及居住用地的景观设计、单位用地景观设计、度假村景观设计、校园景观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修疗养生地规划设计、区域景观规划设计、景观改造和恢复、历史遗迹保护等。

景观在西方的设计体系中存在着不同风格的设计方向,虽然它们各成一家,但彼此之间还是相互关联的。西方的设计发展史并不像中国一样逐步流传,而是在不同的時期背景下演化出不同的风格,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现代设计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

三、在中国学科建设上两者之间的联系

根据上文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景观设计是近代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通常我们可以认为园林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早期形态,它们之间互相包含,但是由于历史上作用的不同从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园林设计早期多为私人服务,因此它的设计风格更加倾向于注重表现个人情感;景观设计多应用于公共使用的大环境中,所以它的设计方向更加倾向于服务大众、满足群众的普遍审美。

中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置造园和观赏园艺课程,1983年11月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园林学会,1989年11月成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因此中国的现代的园林学开始不仅限于古代的小范围的园林景观的制造,而是向着现代景观学的方向逐步靠近,以至于就目前而言,中国的景观学和园林学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两者是互相融合的。当然中国的有关学者们早在1996年之前就提出过园林学应以景观学代替,但是考虑到我国多年来对园林学概念的扩大,以及我国多年来习惯应用园林学一词,因此中国大学中仍然采用园林学一词,其实际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當。

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舶来品的新鲜滋味,同时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也正是这样,我们园林学的概念逐步和西方景观学的概念进行了融合,铸成了如今中国园林学的基础。当然对于我们而言,园林学也好,景观学也罢,都是我们应当好好学习的知识,毕竟这都是我们未来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广义上说,园林与景观是没有区分的,两者都是致力于通过改造环境,打造适宜人们居住的环境。从狭义上讲,古代的园林学更加倾向于包含景观学的特点,而且由于景观学的出现较晚,园林学可以说是为景观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就近现代而言,园林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关联、互相包含的关系,毕竟我们可以说景观之中包含着园林,也可以说是园林之中包含着景观。在现代科技进步飞快的时代中,两者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新的环境、新的设施以及新鲜思维的出现,使得这两者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

参考文献:

[1]刘佳.风景园林文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7.

[2]刘永福.园林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3]胡俊琦,柳健.景观设计[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4]廖建军.园林景观设计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5]宋彬.应用设计:园林景观设计[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6]徐清.景观设计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7]王祝根,张青萍.景观设计基础理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8]赵良.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9]檀文迪,高一帆.景观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0]陈玲玲.景观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邱建.景观设计初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相互融合起源园林
圣诞节的起源
清代园林初探
奥运会的起源
清明节的起源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万物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