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西坦改善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探究

2019-09-23 08:12李东慧朱勇
人人健康 2019年9期
关键词:奥拉西坦老年痴呆认知功能

李东慧 朱勇

【摘要】探究奥拉西坦改善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老年痴呆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入选的老年患者分成参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行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改善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老年痴呆;奥拉西坦;认知功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7-0218-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痴呆患者数量随之升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造成颇大影响。为了探寻高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主要研究2017年1月-2019年4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对其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与奥拉西坦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老年痴呆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随机将入选的老年患者分成2组,即参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参照组: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2.56±4.17)岁;病程1-10年,平均(5.11±1.47)年;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2:18。

观察组: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09±3.99)岁;病程2-10年,平均(5.56±1.36)年;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比为24:16。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老年痴呆疾病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缺失者;②药物禁忌症者;③不配合此次研究工作者。2组患者资料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参照组老年痴呆患者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行奥拉西坦胶囊口服治疗,0.8g/次,3次/d,连续治疗6w。

1.3观察指标

统计2组老年患者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评分,并进行对比。应用生活能力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作评估,共14项,分值为16-64分,生活能力与分值呈正比例关系;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精神状态作评估,共7个维度,30个条目,分值为0-30分,精神状态与分值呈正比例关系。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则代表2组老年患者在以上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能力

于治疗前,2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参照组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如表1:

2.2精神状态

于治疗前,2组精神状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参照组精神状态评分均得到升高,且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老年痴呆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使得其生活质量受到负面影响。老年痴呆疾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待疾病被确诊时,病情已延误,使得患者行为、心理均出现异常表现,更甚者可引发人格障碍现象,对患者家庭、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药物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对选取的老年痴呆患者行奥拉西坦治疗,可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取得的结果较为满意。奥拉西坦属于神经营养类药物,对磷酰胆碱、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大脑中蛋白质、核酸合成量,對老年痴呆患者脑功能恢复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利于学习功能、精神障碍症状的改善。

本文研究得出,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参照组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精神状态评分均得到升高,且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奥拉西坦改善老年痴呆认知功能的效果显著,研究可行。

综上所述,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奥拉西坦治疗,可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对病情的恢复十分有利,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被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奥拉西坦老年痴呆认知功能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奥拉西坦与高压氧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分析
奥氮平、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