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玫瑰痤疮临床效果

2019-09-24 09:56许文萍梁雪芬林丽丽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水杨酸丘疹红斑

许文萍,梁雪芬,林丽丽

(福建省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福建 泉州,362000)

玫瑰痤疮临床发病率较高,曾被称为酒渣鼻,好发于面中部,累及面部血管、毛囊皮脂腺,目前临床发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同时病程较长,患者病情迁延不愈,伴有灼烧感、瘙痒等不适情况,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1]。玫瑰痤疮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大量研究[2-3]证实具体发病与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天然免疫功能异常、神经脉管调节功能异常、多种微生物感染有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且临床存在激素滥用情况,不规范治疗情况常见,延误患者病情,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找寻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本文以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方式借鉴,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2017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81例,将患者资料随机编号,采取抽签法分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1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18-58岁,平均(38.23±2.78)岁,病程1-7年,平均(4.11±1.33)年,破损面积:3-8cm2,平均(5.11±1.43)cm2;试验组男16例,女25例,年龄18-59岁,平均(38.78±2.57)岁,病程1-8年,平均(4.52±1.51)年,破损面积:4-8cm2,平均(5.53±1.22)cm2。

纳入标准:(1)符合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患者;(2)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雌激素、维A酸制剂等治疗患者;(3)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其中患者[4-5];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女性;(2)光过敏史患者;(3)伴有严重免疫性疾病患者[6-7]。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澳美制药厂生产,注册证号HC20150044)治疗,清洗患处,取适量涂于患处,2-3次/d,持续给药2周;试验组给予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1支/次,将软管中产品挤出,置于培养皿中,调和均匀,涂抹于面部,避开眼周,利用手指肚轻柔按摩,停留2-10min,手指沾适量清水,按摩面部,保证面膜湿润,重复按摩2-3次,最后清水冲洗面部,每隔2周使用1次,共使用6次。每次清洗后立即使用胶原贴敷料冷敷,冷敷时间20min,在治疗期间每天冷敷1次。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估,参照文献[8-10]制定标准,分3个等级:显效:治疗后炎症损害消退范围≥90%,瘙痒、红斑等症状全部消失;有效:治疗后炎症损害消退70-89%,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前两个等级占比相加计算总会有效率;(2)不良反应率统计比较,包括:皮肤干燥、灼烧感、面部潮红;(3)症状评分,参照文献[11-12]制定评分标准,症状包括:红斑、丘疹脓肿、瘙痒,每个症状按严重程度由轻到中0-10分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为[n/(%)], 值进行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75.00%高,详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不良反应率

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4.88%,较对照组20.00%低,详见表2。

2.3 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红斑、丘疹脓包、瘙痒评分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详见表3。

2.4 典型案例

患者,女,34岁,因颜面部皮肤出现丘状疱疹、红斑,伴有疼痛情况,超过一周就诊,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面部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不等红斑,检查显示毛囊虫阳性,给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1周后效果欠佳,同时双侧面颊和额头部位皮肤出现泛发性丘疹、红斑、丘状疱疹,伴有明显疼痛情况。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无过敏史,个人史及家庭史均无特殊情况,系统体察正常,体温36.5℃,SBP125mmHg,SDP85mmHg。具体皮肤科情况如下:鼻部、额头部位、双侧面颊出现丘疹、红斑情况,部分红斑顶部存在脓包,基底可见清晰毛细血管扩张情况,皮损呈现对称状态分布,未出现麟屑或渗出情况,诊断为玫瑰痤疮(丘疹期)。

患者常规取照片,肝肾功能、血常规和血糖等指标正常,给予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治疗3次后患者面部红斑及丘疹数量明显较少,额头部位和双侧面颊效果明显,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缓解,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未复发,具体如图1、图2所示:

表2 不良反应率比较[n(%)]

3 讨 论

目前我国玫瑰痤疮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确切治愈方式,同时疾病病程长且复发率较高,治疗周期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临床常规治疗以抗感染、抗炎、免疫调节等为主,但整体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玫瑰痤疮治疗效果成为皮肤科关注重要问题之一,而近年来超分子水杨酸应用不断增多,且效果得到进一步肯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3-15]。

图1 治疗前

图2 治疗后

表3 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3 症状评分比较(,分)

红斑 丘疹脓包 瘙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41组别 例数2.621.31*对照组 40 6.211.22images/BZ_79_850_2838_873_2864.pngimages/BZ_79_1089_2838_1112_2864.pngimages/BZ_79_1326_2838_1349_2864.pngimages/BZ_79_1563_2838_1586_2864.pngimages/BZ_79_1798_2838_1820_2864.pngimages/BZ_79_2021_2838_2044_2864.png2.321.046.111.142.311.157.031.57-- 0.146 10.313 0.069 7.648 0.135 7.112 P 4.731.36*t 6.171.24images/BZ_79_850_2910_873_2935.pngimages/BZ_79_1089_2910_1112_2935.png4.671.01images/BZ_79_1326_2910_1349_2935.png6.091.47images/BZ_79_1563_2910_1586_2935.png4.291.18images/BZ_79_1798_2910_1820_2935.pngimages/BZ_79_2021_2910_2044_2935.png7.081.76-- 0.884 0.000 0.946 0.000 0.893 0.00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玫瑰痤疮发病与蠕形螨高度感染有关,因此临床治疗重视减轻患者炎症,夫西地酸乳膏能够杀灭厌氧菌,同时对蠕形螨具有抑制作用,也可缓解炎症,达到抑制免疫功效,但是目前使用率较高,耐药性问题较为严重,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而水杨酸是 苯甲酸的羟衍生物,还是一种连接芳香醇酚的羧酸,在胞间粘合质作用下发挥增溶作用,可有效促进角质细胞附着力,对粉刺进行溶解,同时还可作用于花生四烯酸级联反应,达到抗炎效果,而超分子水杨酸则是一种控缓释剂型,亲脂性较强,具有良好的去角质作用,还能深入毛孔,作用于皮肤时可根据皮肤温度调节水杨酸浓度,弱化对皮肤的刺激。此外治疗中还配合使用胶原贴敷料,由无纺布和胶原蛋白原液制成,可促进细胞新城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强化治疗和修复作用,二者联合使用进一步强化了修复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并促进皮肤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在玫瑰痤疮治疗中,超分子水杨酸联合胶原辅料治疗更利于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水杨酸丘疹红斑
得了丘疹怎么办?了解这几点治疗方式很重要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花露水治蚊虫叮咬?治标不治本!
木星的小红斑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木星上的大红斑
阿司匹林还能治疗脚气和美白?
阿司匹林美白可信度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