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种植位点骨量保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9-24 09:56季丽玢林长峤赵秀玲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8期
关键词:吸收量骨量牙槽骨

季丽玢,林长峤,张 倩,赵秀玲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021008)

目前,种植修复缺失牙在口腔临床中越来越普遍,种植牙的临床效果及种植手术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种植区的骨高度及骨宽度。众所周知,拔牙后牙槽嵴发生不可逆的吸收,拔牙后的前6个月内,牙槽嵴宽度及高度可丧失达原有的30-50%[1][2],因此,前牙区、牙槽嵴天生窄小的后牙区、距离上颌窦或者下颌管距离近的磨牙,牙槽嵴骨量保存尤其重要,否则,本就窄或短的骨量大量丧失后可能给种牙带来很大难度,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较多的费用。某些移植材料,例如瑞士的Biooss骨粉能够较好保存拔牙位点的骨量,但是移植材料大多较昂贵,同时会增加拔牙术后的肿痛,患者不易接受。本研究是用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PRF)进行磨牙牙槽嵴位点骨量保存,比较其与拔牙窝自然愈合及瑞士骨胶原(Bio-college)位点保存骨量丧失的差异性,探讨APRF在种植位点保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03月至2018年03月来我院就诊需拔除磨牙齿的99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有磨牙拔除适应征;(2)年龄 20—65 岁;排除标准:(1)患牙存在急性感染;(2)长期服用影响骨再生的药物;(3)无后期种植手术适应证。(4)相邻的牙齿一并拔除者;(5)牙齿明显拥挤、异位、扭转;(6)有头颈部放射治疗史;(7)怀孕期或哺乳期妇女;(8)吸烟者;(9)有严重的血液等系统疾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顺序编号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人,33颗牙齿,其中A组拔牙后自然愈合,B组拔牙窝内填塞APRF块,上覆APRF膜,C 组拔牙窝内填塞Bio-college。

1.2 方 法

1.2.1 制备APRF 术前用2个专用试管为患者静脉采血20ml,每管10ml,用德国莱茵APRF-12离心机(1400rpm,15min),制作APRF,一管压块,一管压膜,置APRF专用器皿中备用。

1.2.2 手术 术前1小时患者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山西同达药业有限公司)300mg,用0.5%复方氯己含漱液(江苏晨牌邦德药业有限公司)定漱口3次,每次1min,口周用75%酒精(德州利兴)消毒,铺巾,阿替卡因(法国碧蓝)1.7ml局麻,3%双氧水(德州利兴)冲洗患牙牙周,分离牙龈,拔除患牙,彻底清除拔牙窝的肉芽组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拔牙窝,然后用庆大霉素冲洗拔牙窝,如果拔牙窝中血量不足,用锐器处理拔牙窝骨壁,使血液充盈拔牙窝,复位牙槽窝。至此,后续处理如下:A组4号丝线8字缝合拔牙窝,咬无菌棉卷压迫止血。B组将APRF块置于牙槽窝内,牙槽窝上覆APRF膜,4号丝线8字缝合牙龈,咬棉卷压迫止血。C组将Bio-college置于牙槽窝内,适度分离牙龈,4号丝线8字缝合牙龈,咬棉卷压迫止血。

1.2.3 术后 告知拔牙后注意事项,使用0.5%复方氯己定漱口,每天3次,每次1分钟, 10天后拆线。禁酒3个月,术后三个月复诊,拍片。不适随诊。

1.2.4 观察指标 采用德国卡瓦锥形束 CT 测量,对比记录三组患者之间拔牙前与拔牙后三个月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拔牙三个月后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与拔牙前比较,A组吸收量最多,C组吸收量最少,B组吸收量处于二者之间。A组和B组、B组和C组患者进行拔牙前和拔牙后三个月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变化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A组和B组、B组和C组患者进行术后三个月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吸收量(,毫米)

A组和B组、B组和C组患者进行术后三个月其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吸收量(,毫米)

A组和B组、B组和C组相比,水平向(骨宽度)吸收量:P<0.05,垂直向(骨高度)吸收量:P<0.05。

组名 数量 水平向骨吸收 垂直向骨吸收A 组 33 2.14±0.30 1.93±0.22 B组 33 1.38±0.23 1.39±0.26 C组 33 0.53±0.11 0.84±0.20

3 讨 论

拔牙窝自然愈合会出现种植位点骨大量吸收,可能给种植修复带来很大困难,国内外许多研究在探讨种植位点保存方法,其中疗效较可靠的是拔牙窝内植入人工骨,移植的角化口腔黏膜封闭拔牙窝,但是,由于人工骨材料较昂贵,移植角化黏膜手术难度及创伤较大,应用受到局限,不能普遍用于临床工作中。

本实验的A组与B组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拔牙窝内放入自身血液离心的APRF,拔牙窝上覆盖APRF膜,能够较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牙提供较好的种植位点,原因可能是源于以下APRF的特性:首先,APRF 可诱导新生骨形成:APRF中含有的成骨相关蛋白和丰富浓缩生长因子能够促进血液中的一些间充质细胞转变成成骨细胞,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形成骨组织,生长因子能够诱导成骨细胞增殖和增强矿化潜能,促进骨的沉积,[3][4][5][6];其次,APRF促进牙龈生成:APRF能刺激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膜细胞胶原合成[7][8];再者,APRF防止感染:APRF 凝块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起到促进创口止血和介导炎症反应,降低感染风险等作用。

本实验的B组与C组拔牙后三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拔牙窝内填塞Bio-college,比填塞APRF覆盖APRF膜,更能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牙提供更好的种植位点。原因可能源于APRF 在体内的完全降解时间约为4周至8周[9],Bio-college作为成骨细胞的贴附及成骨支架能够维持16周以上,而拔牙窝骨形成需要12-16周,因此Bio-college能够更好的维持拔牙位点的高度和宽度。

综上,APRF能够有效减少后牙拔除后骨吸收,较好的保持种植位点的骨量,能够减少种植难度,同时,它是自体生物材料,取材及制作简单,费用低廉,无排异反应,可以作为选择种植修复的拔牙患者的常规应用,但是由于APRF的特性,减少拔牙后骨量吸收有限,因此,距离下颌管、上颌窦等重要结构较近的种植位点,为了更好地维持骨量,降低种植难度,建议拔牙窝内应用Bio-college,假如条件允许,APRF和Bio-college联合应用效果会更佳。

猜你喜欢
吸收量骨量牙槽骨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春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养分吸收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