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检验价值分析

2019-09-24 02: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
关键词: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马 跃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当前在临床中肝硬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该病的诱因主要与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营养障碍、工业毒物、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乏力腹胀、肝脾大、黄疸、肝掌、蜘蛛痣、腹水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都造成了重要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人们都开始关注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1]。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也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为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选取了96例肝硬化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进而探讨其检测参数与患者病情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数据:选取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年间到本院来进行治疗的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患者有无出现出血情况将其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每组48例,另选取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与健康者都对此次试验过程知情并自愿加入其中,同时所纳入的所有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在观察组中共有50例男性患者与46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7~76岁,平均年龄为(56.95±8.63)岁,患病时间在1~6年,平均患病时间为(3.48±1.03)年。而在对照组中共有25例男性与23例女性,年龄在36~77岁,平均年龄为(57.06±8.59)岁。此外,两组患者与健康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比较中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设备分析:本次实验过程中在对患者血小板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时采用XT-1800i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与各项配套设备来进行;在对患者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监测时采用ACLTOP7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沃芬医疗器械商贸(北京)有限公司)与各项配套试剂来进行。

1.2.2 检测方式分析:在进行具体检测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格来进行,使所有患者保持空腹状态,在清晨9点之前用含EDTA-K2抗凝剂和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分别采集2 mL和2.7 mL静脉血,并用转速为3000 r/min的离心机对其进行15 min的离心操作,对血浆进行分离。最后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标本中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情况进行检测;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血液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测,对所有检测结果进行详实的记录[3]。

表1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情况

1.3 评价指标:通过对患者在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判断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的应用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过程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结束后,通过对相应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出血组低于未出血组;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方面、凝血酶原时间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出血组高于未出血组。其中对照组的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方面、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0.45±0.03)%、(199.37±36.96)×109/L、(10.41±1.30)fL、(12.31±1.60)fL、(11.70±1.96)s,观察组的分别为(0.16±0.02)%、(67.59±14.73)×109/L、(15.36±1.83)fL、(21.03±1.98)fL、(20.95±2.39)s。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其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 论

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是肝脏,同时肝脏在调节凝血与抗凝血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而肝硬化疾病的出现无疑就会对患者的肝脏细胞造成重大影响,使其凝血因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凝血原酶时间显著增加[4-5]。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是否出现出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肝脏受损的程度,这就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控中的重要价值提供了依据[6]。

选取了96例肝硬化患者,按照是否出血将其分为了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另选取了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他们进行了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血小板压积、血小板计数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出血组低于未出血组;在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方面、凝血酶原时间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出血组高于未出血组。由此可见,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有无出现出血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综上所述,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参数检测在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较为有效地判断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为其治疗过程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压积凝血酶原计数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红细胞压积对全自动血沉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古人计数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血栓、止血实验在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