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博物馆体系的构建

2019-09-24 12:01詹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4期
关键词:博物馆

詹伟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博物馆解决了传统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提供的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互动性不足和缺乏经验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智能博物馆建设的意义和目的。

关键词: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博物馆系统

1 建立智能博物馆系统的意义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统博物馆在时间、空间和展示形式方面的局限性使大量藏品没有机会展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交流能力。在传统博物馆中,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基本上是“对象到人”,而“人到对象”的交互方式难以实现。随后,数字博物馆将展品相关信息转化为“数字”,然后利用信息技术,以直观的形式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这些“数字”。数字化下的信息交互成为“对象—数字—人”,但它仍然没有改变信息交互的单向问题。这种信息交互方式除区分了“对象”“人”之间的直接联系,而且还区分了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作用。随着人们对博物馆的认识不断深化,人们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对博物馆的期望不仅仅是看到稀有的文化瑰宝,还期待丰富的展览、人性化的服务和智慧的体验。参观博物馆在如今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休闲和文化消费已成为现代博物馆不可或缺的功能。在“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信息传递模式下 ,“以人为本”的智慧博物馆应运而生。

经过3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博物馆在基础馆藏管理信息系统和观众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大型博物馆从各个方面开展了信息应用工作。在服务方面,信息技术被大量应用,博物馆慢慢摆脱了展品的静态展示模式,在3D技术和AR、VR等新技术下,展品逐渐“活”了起来。

2016年11月10日国际博物馆高级论坛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做主旨演讲:博物馆事业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意味着中国博物馆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智慧博物馆建设正迎来繁荣发展的新时代。2017年2月发布实施的《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智慧博物馆建设工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智慧博物馆技术支撑体系、知识组织和‘五觉虚拟体验技术”。规划要求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管理、研究信息化整合共享工作,建设国家文物大数据库。

智慧博物馆的建设将促使博物馆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改变博物馆的管理、运营和服务模式,使博物馆从原有的粗放管理模式进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数字生活。若博物馆不在互联网上,不采用数字技术,没有智能管理,没有大数据概念,那无异将博物馆脱离社会发展之外。

2 智慧博物馆系统建设目标

智慧博物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增强对藏品的感知,加强馆藏与管理者、观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并具有更多“以人为本”的特征。在智慧系统的数据分析下,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讓藏品能更好地在展示、教育方面发挥社会功能,博物馆也可以更好地做到收藏、保护与研究。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基于数字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这五项关键技术使智慧博物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2.1 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方面主要面向观众,通过多种服务系统的建立以及交互技术的应用,使观众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融入博物馆,主动去了解、接收相关的知识,不再像传统博物馆那样被动接收。让观众融入展览,及时得到需要的服务是智慧博物馆中一个重要的功能。

2.2 智慧保护

以新型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智能信息处理为手段,组建比较完善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建成统一的博物馆环境监测数据存储、交互和安全管理平台;通过监测技术系统的应用,实现数据采集、传输、记录、储存、分析、管理、查询、交流;通过调控应用系统实施环境质量评估、风险预警、决策调控,并可扩展应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劣化作用机理等需求。切实推进发展移动文物预防保护新理念,从而实现“监测—评估—预警—调控”文物预防性保护流程。

2.3 智能管理

智慧管理包括针对文物的“藏品信息管理”、针对办公的“行政办公系统”、针对展览的“展陈系统”等,通过各个子系统优化传统博物馆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使博物馆内部和外部都能实现智慧化管理。

智慧博物馆的总体规划要从大处着眼,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预见到明天的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方案规划设计强调完整性,设计应该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扩充的余地。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