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语电影”管窥“母语电影”发展趋势下

2019-09-24 02:22杨佳原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7期

杨佳原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是我国电影发展史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是中国多元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母语电影”是电影发展的必然产物,自2005年“母语电影”诞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导演及电影,建设了多个少数民族电影人团队。“母语电影”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藏语电影是“母语电影”具有代表力的一支,本文结合藏语电影发展浅析“母语电影”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母语电影;文化多元;少数民族电影;藏语电影

一、“母语电影”发展历程

“母语电影”的识别,电影语言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电影文化主体。广义的“母语电影”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人物对话语言的电影,包括汉族导演所执导的电影,和后期母语配音电影。严格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母语电影”是由本民族导演、编剧、演员共同完成,其中人物语言、故事背景、音乐、美术等的出发点也是本民族的,以少数民族电影人为主体。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49-1966)少数民族题材孕育期,(1978-1989)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初期发展阶段,(1990-2000)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转型时期,21世纪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蓬勃发展,由单一到多元。“母语电影”发展比较慢,直到2005年,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母语电影,由万玛才旦导演的《静静的嘛尼石》。在这之前比较有争议的電影是宁才所导演的《季风中的马》,由于导演的特殊身份,人们普遍认为《静静的嘛尼石》是第一部“母语电影”,并且对母语电影开始关注。 《静静的嘛尼石》是第一次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影视语言从汉语转向本民族语言,第一次由民族身份的导演执导自己的影片。影片第一次藏语对白加以汉语及英文字母。在这之前,如《可可西里》、《盗马贼》等影片或导演不具备民族身份,或予以后期藏语配音。《静静的嘛尼石》影片一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而导演也获得了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以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特别奖。

《静静的嘛尼石》的出现,鼓舞了少数民族电影人对“母语电影”的创作情感,“母语电影”的创作者和作品也逐渐增多,从2004年万玛才旦一人到2018年松太加、拉华加等一批优秀导演的出现,从《静静的嘛尼石》到《阿拉姜色》、《旺扎的雨靴》、《寻找智美更登》等一批优秀的“母语电影”出现。展现了卫藏、安多、康巴三大藏区的人文和地域风情,打破了“西藏热”,改变了人们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呈现了多元藏区,丰富了藏区形象。建设了多个“母语电影”创作团队。为“母语”电影的今后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母语电影” 发展趋势

(一)新视角、新角度

“母语电影”的产生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表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他述的角度发展,必然唤起少数民族电影人的对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偶然性表现在电影的产业化体制改革,为“母语电影”的产生创造了必要条件,以及万玛才旦导演在文学、电影方面深厚的造诣。“母语电影”被大众所青睐,是因为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他述转变成自述,从第三人称转向第一人称,避免了汉族导演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猎奇心理”和对电影加以主观感情。这样的表达将民族文化精髓表现的更具有真实性、更接地气。《静静的嘛尼石》多为中、远镜头,很少有特写镜头,剧中演员是群众演员,未受专业训练。这样的拍摄,更贴近藏区的现实生活,让人们眼前一亮。“母语电影”的发展,以一种新角度、新视角呈现中国文化,每个民族的“母语电影”都是一本影像民族志,以电影的形式记录、并展现少数民族的人文景观、建筑艺术、宗教艺术、以及地域风情。这种未经雕琢的原生态景观,是“母语电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也是其发展趋势之一。

(二)本土化与国际化

本土化是与全球化相应产生的,在全球化发展的当今,本土化并非狭隘的地域观念,是放眼全球的,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传播流通的外部语境的变化也给“母语电影”带来了“走出去”的有利条件。 “母语电影”越来越成为呈现多彩中国形象的重要文化资源,展现了“和而不同”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无论是万玛才旦导演的《静静的嘛尼石》在韩国的获奖,还是松太加导演的《太阳总在左边》在温哥华电影节、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也充分证明了“母语电影”国际传播的可行性和发展空间之广。“母语电影”的国际传播,让“母语电影”的发展更有信心。2018年松太加《阿拉姜色》的成功,在采访导演时,他指出,《阿拉姜色》深受海外的追捧,尤其是法国、日本,可见国际传播是“母语电影”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景观到人性

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影片的成就,宣告“母语电影”从展现藏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美转向藏区人之美、人性之美的成功。剧中虽然出现了多个主人公朝圣的镜头,但其表达的核心是人类感情和家庭关系。随着“母语电影”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少数民族电影人才队伍也逐渐成型,演员的表演能力也逐渐提升。一改以远镜头、中镜头为主的拍摄方式,为展现人之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母语电影”创作和发展,呈现除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人物表达,“母语电影”的发展应该会逐渐去掉人们对藏区标签化的认识和刻板印象,从单一的自然景观呈现走向多样化,从注重人文景观走向人性之美。

(四)叙事风格大众化

“母语电影”的发展也需要上网络、进院线、上电视,因此“母语电影”的叙事风格积极地与人们情感的共通性和价值观的普适性相适应,增强中国各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解,提升了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如松太加导演的《阿拉姜色》,影片的重心在于探讨婚姻价值观,以及一位继父对于儿子的责任感。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让观众得以情感的共鸣。这类既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背景,又叙述大众化的人性,将中国各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相结合 ,是走向大众心理必要方式,也是“母语电影”发展的趋势之一。

三、结语

“母语电影”的发展,传承和弘扬了各民族文化,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母语电影”在发展历程中逐渐走向成熟,构建了新的美学视野,又联通了各民族文化。保留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也逐渐走向大众的视野,逐渐从“文化现象”走向“市场现象”。

参考文献:

[1]唐克龙.视角、情节与结构: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地域文化表现策略[J].未来传播,2019,26(02):116-123.

[2]李一君.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海外传播:历史、机制与文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8):161-167.

[3]胡谱忠.“母语电影”的来龙去脉[J].中国民族,2012(Z1):8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