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遗梦 千载响堂
——河北邯郸南响堂石窟考察记

2019-09-25 07:52
江苏教育 2019年61期
关键词:石壁石窟佛像

王 渊

石窟造像

石窟外景

2018 年12 月7 日,河北金石书法考察小队来到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的响堂山石窟。响堂山分南、北响堂两处,南响堂原名滏山,北响堂原名鼓山,两山都属于太行山支脉,历史上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别在两座山上雕凿了南北两座寺院,命名为滏山石窟寺和鼓山石窟寺,明代以后统称为响堂山。响堂山上之所以修建石窟和寺院,是因为东魏、北齐定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并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其陪都,以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为主的皇室贵族经常往来于二都之间,而响堂山是其必经之路。

我们先到的地方是南响堂,现存南响堂寺,大小石窟就在寺内。现存大小石窟共7座,分为上下两层,上层5 座,下层2 座,自下而上分别为华严洞、般若洞、空洞、阿弥陀洞、释加洞、力士洞和千佛洞,所有窟内都有佛菩萨造像,但大都被毁,残缺不全。

石壁刻字 大空王佛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窟、第二窟和第四窟,因为都有刻经文字,异彩纷呈。首先是第一窟,内刻《大方广佛华严经》,故称华严洞,规模最大,位于最下层西端,窟门上方有两个明窗,供洞内采光,窟中心有巨大方柱,三面开龛造像,窟内壁左、右、后三侧刻经,保存较完整,为隶书,大小盈寸,笔画瘦劲,字距疏朗,颇有《曹全碑》成熟汉隶之风格,呈现隽秀俊逸之美。第二窟在第一窟东侧,形制和前窟基本相同,窟内刻经为《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字形稍大,字体隶楷相参,个别字有篆字结构,风格与《泰山经石峪》摩崖相似。第四窟位于第二窟之上,隶书,刻有《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窟的门口两侧原力士石龛内刻有上下两方隋碑,称为《滏山石窟之碑》,内容记载了隋代重修石窟事迹,被作为研究南响堂石窟的重要物证。

当然,石窟内除了佛造像和刻经,还有很多精美图案,其中一座石窟的顶部呈方形,中央雕有朱红色莲花,莲花四周雕八身飞天,风姿翩翩,色彩艳丽,各自手中携有管弦乐器,两两相对,形成各组对称的轻歌曼舞的神仙极乐世界,让人浮想凝眸。

参观完南响堂寺,我们来到寺门北边一处地势稍低、荆棘丛生的石壁造像前,这里大大小小雕凿了30 多尊佛像,由于没有任何遮挡和保护,长期以来风蚀驳化很严重,佛像已经面目全非,无从辨认。佛像左侧阴刻“大空王佛”四个字,呈方形排列,颇像一方白文印章;右侧从上到下也刻有“大空王佛”四个字,字形稍大,采用双钩法,趣味盎然。随后,大家在南响堂综合管理处观摩了《南响堂石窟刻经图录》,随后合影留念,奔赴北响堂。

滏山石窟之碑

石壁造像

猜你喜欢
石壁石窟佛像
104公顷! 120亿! 富力正式介入番禺石壁村旧改!
郭峰:以画守持 自见清净
登剑门关
咒语
争石壁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