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小种子,聚大民心

2019-09-25 18:47丁俊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杂交水稻一带一路

丁俊平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154-02

摘 要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武汉国英种业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种业企业在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取得显著成效,增添了沿线国家的人民福祉。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一带一路 绿色输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种业走出去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杂交水稻走出去是种业走出去的核心支撑点。近年来,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杂交水稻种业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在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推广杂交水稻取得显著成效,增进了沿线国家人民福祉,彰显了我大国责任担当,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眼下,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一带一路”亟需提速。进一步以实际举措鼓励、支持、推动杂交水稻种业企业深耕“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市场,服务沿线国家民生,对擦亮“一带一路”绿色底色,凝聚“一带一路”民心,意义重大。

一、种业“走出去”擦亮“一带一路”绿色底色

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纵深推进为我国对外投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应该注意到,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一方面,有的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过度开发当地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贸易摩擦增加,加大了“走出去”的风险和阻力;另一方面,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各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由此给企业自身和“一带一路”合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诸多阐述中,绿色发展的内容篇幅颇多,今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就曾指出:“我们要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同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由此可见,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执着于输出绿色、优势产能的决心与诚意。

作为绿色输出的最友善路径,农业交流自古以来就是丝路的主要合作内容。新时期,农业仍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是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而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杂交水稻则是种业走出去的核心支撑点。“一颗种子”的输出,恰恰是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决心的最好诠释。应当借由“种子”的绿色输出,创造开放、包容、普惠的氛围,增进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形象,减少国际合作的风险和阻力。

二、杂交水稻拥有东南亚国家辽阔的“蓝海”

在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种子市场的发展潜力会比较大。“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是全球水稻的主要产区、消费区,但与东南亚国家水稻播种面积广阔不相匹配的是,该区域水稻种植水平低,杂交稻比例基本低于10%,提升空间巨大。

有数据显示,东南亚国家中,杂交水稻的主要市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印尼、菲律宾和缅甸。上述国家的水稻总种植面积约9133万公顷,约相当于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倍。印度常年种植水稻4333万公顷左右,每亩平均产量153kg,是我国的35%,其中杂交稻147万多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4%;孟加拉国、巴基斯坦、越南、印尼、菲律宾和缅甸等国常年种植水稻4667万公顷左右,每亩平均产量256kg,相当于我国的58%,其中杂交稻200万公顷左右,占水稻总面积的4.3%左右。

以上国家重视农业生产,但普遍存在水稻种植科技水平落后,产量低、品质差,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等明显短板,有改进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杂交稻品种推广的意愿,对杂交稻种子的需求正呈增长趋势。如果东南亚和印度地区杂交稻种植面积能够提高到20%,每年将需要杂交稻种子28万吨。加之杂交水稻种子市场是目前尚未被大型跨国种业集团垄断的粮食作物种子市场,无论从市场和商业看,都应当鼓励我国种企抓住机会走出去。

三、杂交水稻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民心相通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外交场合中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农业发展是民生之本,吃饭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尤其在农业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粮食与民生息息相关,与政治紧密相连。谁有能力让农民吃饱饭,增收,谁在政治上就能得到支持。目前,我国杂交稻技术有能力,有条件帮助东南亚国家提高粮食种植水平,比如原本印尼的水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5吨左右、缅甸只有2-3吨,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将红莲型交水稻引过去后,每公顷产量都在10吨以上,大幅提高农民收益。

不仅如此,“一颗种子”还可以承载诸多合作,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提升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实现项目本地化、技术本地化、人才本土化;另一方面推进项目实施单位与当地企业的有机结合,有助于项目可持续、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中,以杂交稻种业合作为抓手,以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为先导,以人员交往为媒介,融合文化输出、观念输出,形成软实力输出,将为“一带一路”创造好的邻国环境与氛围。

四、我国杂交水稻种业具备出口优势

我国杂交水稻技术水平国际领先,1980 年与美国签订杂交水稻技术转让协议,首次将我国的杂交水稻种子推向世界。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主要为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孟加拉国、印尼等亚洲各国。

我国杂交水稻跟随“一带一路”倡议实现国际化具有多种优势: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水稻产业存在技术优势,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相比欧美种业巨头,我国种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备政治优势。

目前,国内杂交稻种子企业发育良好,武汉国英等一批具备科研育种和品种推广能力都有发展成为跨国种子公司的潜力。随着常规稻复苏,以及未来稻谷“价补分离”预期,国内水稻种子企业发展空间有限,应抓住“一带一路”倡仪机遇,促进我国杂交稻种业国际化发展。

五、环境友好型杂交水稻红莲型高度契合东南亚市场

相比杂交水稻其他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等特性的我国新型环境友好型杂交稻品种红莲型杂交水稻已经在东南亚国家以及非洲国家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尤其是红莲型杂交水稻中的珞优8号因广适、耐高温的特性,目前在全世界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

比如,红莲型杂交水稻在菲律宾的制种、推广面积逐年攀升,据菲律宾农业部统计,该系列品种早在2011年推广面积就达到161万公顷,占其全国杂交水稻总面积的70%,是该国当之无愧“当家品种”。当地种植的“珞优8号”每公顷产量达到9到11吨,最高单产可达17吨,成为当地产量最高的水稻品种。

越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米出口国之―。2010年,红莲型杂交水稻通过越南国家注册,此后便在越南的北部、中部和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大面积推广,仅2012年即推广种植了3.8万公顷,最高产量达13吨/公顷。

从连续多年在菲律宾、越南等国推广结果看,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品种比当地水稻品种平均增产20%到50%,极大地提升了当地水稻产量和品质。作为从事农作物品种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武汉国英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也持续接到来自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对红莲型杂交稻提出的合作愿望,并希望能够深化与我国在红莲型水稻研究和推广的合作,帮助提高其粮食种植水平。该公司2012年至2018年累计出口红莲型杂交稻种近万吨,出口创汇超过3500万美元,在东南亚各国已经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六、种业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还盼更多支持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目前我国种业企业在东南亚市场上还未形成合力,未建立完整产业链,面对东南亚国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技术落后,农业科研与推广人才缺乏,種子繁育与生产法律不规范等杂交水稻“走出去”中的诸多制约因素,单靠武汉国英种业等企业力量难以破解,还有赖更多有力的政策引领,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撑。

猜你喜欢
杂交水稻一带一路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问题浅析
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不同杂交水稻播始历期与结实期对播期的反应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