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荒野乌龙茶

2019-09-26 07:46上官宏耿
福建茶叶 2019年6期
关键词:乌龙茶茶山荒野

上官宏耿

(安溪县峰格茶叶合作社,福建安溪 3624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把茶的作用归结为:解渴、闷、涩、烦、病。他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精行简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茶的作用被不断深入研究,茶作为一种健康的饮品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也同样被广泛关注,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迎合当下消费者的需要,保证食品安全,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在有机茶园的建设中,但有机茶园的建设时间长,成本高,收益慢,一般企业以及茶农无法承担的。为了能够在效益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可转变发展理念,将发展的关注点放置在长期无人管理的荒芜茶山上,通过适当的改造,净化茶山,适时采摘,采用闽南乌龙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一泡自然、优质的野味乌龙。这样的做法对于当下茶产业的升级转化,尤其在荒芜茶园茶山的再利用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荒芜茶山没被开发的原因

荒芜茶山,是指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无人干预管理的海拔在五六百米以上的茶山,而荒野乌龙茶就是在荒芜茶山上自然生长的安溪当地茶树种群。荒芜茶山生态由于长期无人为干预,生长的自然环境非常的优越,周边树林覆盖率在80%左右,生态多样性良好,鸟在茶树周边筑巢,常年云雾缭绕,水分充足,土壤经过间作杂草、大豆等,土壤肥力大大增强,有机质含量多,与其他树木共同生长,水土保持状况良好。

从经济价值方面分析,安溪县作为我国乌龙茶产茶大县,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茶叶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农作物,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安溪乌龙茶的市场出现走下坡路的现象,要重振安溪以铁观音为首的乌龙茶产业,则需要转变产业发展理念。荒芜茶山作为无人问津的一部分茶山,尽管其中存在的茶树较人为种植的数量要少得多,但是在产茶方面占据一定的比例,潜在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表现。结合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发荒芜茶山的经济价值,既不损害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价值。从科研价值方面分析,在年久无人管理的荒芜茶山上,荒野乌龙茶树自然生长,其中存在着许多高树龄的老茶树,一些老茶树已经无法确定其具体树龄,这些茶树种群对于茶树品种资源的考察,茶树生物育种的研究、茶树的遗传变异、自然环境对茶树变异的影响等方面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文化价值方面分析,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十分丰富,茶树和茶园茶山作为茶文化的原产地,自然也拥有其文化方面的价值。荒芜茶山、荒野乌龙茶树历史发展较为久远,其对于安溪茶文化方面的丰富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高山云雾缭绕,极其良好是生态环境,适度的开发以茶+旅游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文化产业,这不仅能够实现荒芜茶山和荒野乌龙茶树的经济价值,更多的宣传自然生态的野茶文化,还能为科研方面提供研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流,茶叶利润下降,参与茶叶生产和茶园管理的人越来越少,使得一些茶农放弃一些茶山,荒芜茶山的面积还在进一步的扩大。目前为止,荒芜茶山以及荒野乌龙茶树虽被少数热衷于生态自然的爱茶人士所关注,但整体上其利用价值不被广泛开发。荒野乌龙茶树以及荒芜茶山没被开发利用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观念陈旧,趋利性太强。由于近年来茶叶市场疲软,荒芜茶山的适当开发成本要远远高于纯茶山的开发成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大多数茶农茶企选择固守自身原有的茶山面积。不注重茶山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分布较零散,总面积大概在60亩左右,且一年只采摘一次春茶,产量较低。第三,荒芜茶山的改造存在着一定困难和时间成本,荒芜茶山的改造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且需要一定的时间使荒芜茶园得到净化,土壤得到改善,等所有的生态指标达到生态茶生长的要求之后才能够进行采摘。

2 荒芜茶山的改造和再利用

实现荒芜茶山的再利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改造技术,以自然净化为主,人为干预为辅,对于一些生态相对较差的茶山进行一定的改造。改造方法为实行适当的间作,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虫害的天敌种群数和个体数[1]。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密切相关,群落多样性越大,则系统稳定性越强[2]。具体措施为:第一,在不对茶树本身的干预影响下,在其周边间作杂草、大豆等,恢复其多样化的生态环境。间作的杂草和大豆,不施化肥,让其自然生长死亡,而且杂草大豆的枝叶落入土壤中,改善土壤成分,使得土壤肥力大大增加。第二,任其周边乔木、灌木丛生长,形成良好的生态小气候环境,使得以前的茶山开发时残留的农药成分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分解,利于环境的净化,将农残安全问题降至最小乃至实现零残留的理想目标。第三,留养茶树,不对其进行人为的修剪,保持其自然生长的状态,适度采摘。顺应自然的发展,让茶树吸收天地精华自然生长,在符合生态茶的生长环境下,春季茶季对荒野乌龙茶树进行适当的采摘,一年只采一次。第四,严禁使用农药以及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检测,保持环境的自然、生态状态,减少人为活动,使其保持非常原始的自然生长状态。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荒芜茶山能够实现其经济价值,而荒野乌龙茶的再利用对茶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3 经传统制作的荒野乌龙

“野无遗”,一款荒野乌龙产品,原料来自于安溪县长坑乡福春村大叶乌龙发源地海拔1507米的同发山峰格尾,以及云中山内芥菜坑村深山的茶树,树高有的达到五至八米,树龄在八十岁左右,生态环境优越,长势良好。

3.1 鲜叶采摘时间:谷雨前后,一年一次。

3.2 制作工艺

采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乌龙茶传统制作工艺,注意控制摇青时间和掌握发酵程度,具体步骤是: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

萎凋:下午4点半左右,用日光萎凋,即晒青,使鲜叶散发部分水分,使叶内物质适度转化,达到适宜的发酵程度。

摇青:将萎凋后的茶叶,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经过4~5次不等的摇青过程,使鲜叶内部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形成乌龙茶叶底独特的“绿叶红镶边”特点,以及乌龙茶独特的芳香。这道程序是乌龙茶(青茶)做青的关键。

炒青:破坏茶中的茶酵素,防止叶子继续变红,使茶中的青味消退,茶香浮现。

揉捻:属造型步骤,即将炒出锅的茶叶用手揉捻成条索形,形成乌龙茶的外形结构。

烘焙:即干燥,去除多余水分和苦涩味,焙至茶梗手折断脆,茶香高醇。

3.3 荒野乌龙茶成品

成品则呈半条索型,色泽乌润,显甜花香或蜜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入口微苦,滋味醇厚甘滑,青苔味显,香气持久,回甘持久,叶底有余香。因茶树生长于高海拔且休眠期长,茶叶内含物丰富,耐冲泡,原野自然的口味独特,无需放置冰箱保存。这款野乌龙茶的成功制作,是荒芜茶山适度开发再利用的典范。

4 开发荒野乌龙茶的意义

第一,经济价值。荒芜茶山虽然数量少,但荒野乌龙茶因为品质上乘的缘故,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不容忽视,否则是一种资源浪费。此外,根据茶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以适度的开发以茶为主题的休闲旅游产业。

第二,科研价值。考察老茶树种群,对于茶树品种资源的考察、茶树的遗传变异、自然环境对茶树变异的影响等方面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此外,在用茶树杂交扦插来培育良种方面,茶树杂交的母本父本的资源需要不断的寻找,而荒芜茶山里面存在的许多茶树品种资源,恰提供了研究对象,使得科研人员便于选拔出更加优良的茶树资源。同时根据荒芜茶山的自然环境,研究茶树生长的一些影响因素,还可以形成一种具有推广性的养植方法。

结语

荒芜茶山的适度开发再利用,能够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展现。荒野乌龙茶树是宝贵的茶树资源,应当予以必要的保护,于自然中寻得一泡好茶,珍惜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才能够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采摘荒野茶树叶

荒野乌龙茶(“野无遗”产品)

荒野乌龙茶叶底

荒野乌龙茶茶汤

猜你喜欢
乌龙茶茶山荒野
茶山自拍
试论乌龙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机制
茶山仙境
自制蜜桃柠檬乌龙茶
快乐茶山行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茶山烟云
乌龙茶可缓解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