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用户画像分析

2019-09-26 08:55王飞飞周少华韩迎军
山西电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画像用电标签

王飞飞,周少华,韩迎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8)

0 引言

在智能电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客户服务信息系统积累了海量的用电数据,数据逐渐呈现出存储周期长、处理复杂计算频率高等特征。用户是用电信息数据产生的主体,如何有序高效、节能环保地引导用户用电意义重大。因此,基于95598大数据平台分析电力用户信息和用电特性,对电力用户本身及供电公司有着重要意义。

电力用户画像分析是建立在海量用电数据的基础上,以电力用户为主体,通过对用户个人特征及用户用电行为数据进行信息挖掘,从用户特征出发,赋予用户画像标签,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行为差异特征,进而挖掘用户行为的差异,为电力公司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对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1-3],用户用电信息数据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运用。因此,本文基于电力用户大数据平台,以用户特征为主体,从画像的角度挖掘用户差异,并分析验证电力用户画像在业务系统平台中的场景应用。

1 主要数据来源及技术框架

1.1 主要数据来源

以某省电力用户的数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户的用电测量原始数据非常大且相对比较分散,必须经过筛选才能应用到实际中[4]。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剔除或者补充操作等相关预处理(包括数据的修复和剔除以及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等)后,形成相关数据集。表1为用户的用电测量数据来源,数据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用户基础数据,另一部分为电力用户的增量数据[5],根据目前导入的数据推算月增量数据在42.85 GB,算上备份数据总共月增量数据为128.55 GB,现有大数据平台理论上能支撑5年的数据增长。

1.2 技术架构

本文采用架构形式的构建技术来实现架构技术系统的松耦合[6],如图1所示。本文将系统层次结构划分为5层:应用层、服务层、平台层、采集层、数据源。各层次之间的业务调用、业务处理和数据映射分离,将系统服务功能承接,实现了系统内部的灵活响应。

表1 用户的用电测量数据来源

图1 技术架构图

应用层:提供统一的业务应用操作界面和信息展示窗口,是系统直接面向操作用户的部分;服务层:实现具体提取标签业务,提供标签获取接口、标签综合展示以及标签通道支撑;平台层:提供大数据存储、备份、查询以及运算服务,承担标签提取业务的核心运算功能;采集层:提供提取、清洗数据能力,将数据提取并传送到大数据平台;数据源层:包括基础平台数据、营销系统数据、95598工单数据以及短信数据等。

2 电力用户标签

电力用户群体基数很大,要运用大数据收集和掌握电力用户信息,对电力用户数据进行处理。基于电力客户信息为客户构建全方位的画像,分析从原有的客户群细分到每个客户的个体分析。

2.1 标签分类方法

采用分面组配式分类法构建三级标签库,即标签主题+标签维度+具体标签,通过分层级捕捉客户特征[7],能较为全面地描绘客户标签画像全貌。

2.2 标签生成规则

标签规则根据实际需求可分为简单抽取、统计性获取和模型算法生成。如客户电压等级直接从营销系统抽取相应字段,供电质量投诉敏感直接统计客户投诉供电质量问题的量,这类型标签为抽取统计型标签;而停电后客户故障报修可能性,该标签需要使用回归算法构建标签模型进行计算得出,这类型标签为模型算法型标签。

2.3 标签全生命周期管理

标签提取来源于各个业务系统,数据通过ETL抽取后,经过数据清洗、提取,制定标签规则,根据规则从数据中提取对应用户并打标签,打完标签后要经过评估,评估通过后可以进行规则微调,最后将标签应用于网格化服务平台、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微信等业务系统中,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收集使用反馈意见,进而调整标签规则和更新标签。标签全生命周期管理如图2所示。

图2 标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4 用户标签体系构建

基于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95598业务辅助分析平台、微信公众号、网格化服务平台等系统数据,挖掘客户基础档案、用电行为、交费行为及渠道偏好、95598交互行为等数据,构建立体式电力客户画像,形成集数据汇聚、标签管理、标签库、服务策略、场景输出于一体的电力客户标签管理体系。在信息精准推送,线上渠道高效引流,大客户电费增值服务,停电后客户反应预测等方面进行探索应用,提升电力优质服务水平。

2.4.1 数据提取层

对接各个平台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短信、95598业务辅助以及网格化等。数据预处理后放入大数据平台。

2.4.2 标签库层

标签库层包括标签管理、标签库和标签评估三大块。标签管理主要负责标签分类、标签规则、标签策略、标签结果,当标签规则确定后,将采用离线计算的方式运用规则从大数据中统计汇总出标签数据,并且给用户打上标签;标签库主要提供关系型数据表,用于保存各类标签类别、标签规则以及标签结果等[8];标签评估则是对标签应用系统开放的一个窗口,让标签管理者获取相关评价与优化建议[9],通过对外提供接口使得标签建设与使用更加开放共享,让不同平台的人都参与到标签建设中。

参考客户知识构建模型及国内公共服务行业客户画像实践案例,结合用户标签使用场景[10-14],将标签库划分为3层结构,其中第一层分为用户的个人属性、用户用电、用户交费、客户互动行为,将第二层划分为30个维度,将第三层划分为103种标签。客户标签维度如图3所示。

图3 客户标签维度

基于大数据挖掘理论的客户标签体系建设包含了数据提取层、标签库层、应用层。通过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并结合客户标签维度及标签体系的生命周期给用电客户标注标签,进而形成客户画像。客户标签体系如图4所示。

图4 客户标签体系

2.4.3 应用层

应用层包含标签成果查询展示,可以展示个体、群体、分类群体的画像,也可以查询展示具备某一共同特征的自定义群体画像;生成的应用标签可同步至微信公众号、网格化平台、营销业务系统中,嵌入到具体的业务流里,传递至相关角色处,实现服务信息的精准推送,使差异化营销服务有效落地。

3 电力用户画像在业务平台的应用场景

电力系统主要是依托大数据平台搭建前端服务应用,通过后端业务和平台整合,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构建智能服务外部应用一体化服务平台[15]。基于电力大数据,根据客户多维度画像,多方位描述电力用户行为特征,为服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为客户更好地提供差异化服务。

3.1 微信公众号平台客户细分及精准信息推送

根据客户标签画像,细分微信客户群体,将客户标签划分为政要、企业、大电量和高危等特殊服务群体;交费量大、用电行为优质等正向标签户;长期欠费、违约用电和窃电等负向标签户;以地市区域划分的属地客户以及敏感客户等。

针对政企等特殊服务群体采取用电、用能分析定向推送,停电信息及时通知等精准服务,保证特殊群体在第一时间获取消息;针对交费量大、用电行为优质的正向标签户定向推送用电表扬信、增值服务建议、新业务介绍等服务信息,增加互动性;针对负向标签户定向推送催交费通知书、电量突变提醒、安全用电常识等内容;对敏感客户实时推送停电致歉信、服务成效等内容,从而实现客户服务的差异化。设置电费优化模型,为部分适宜采取居民峰谷电价的大电量居民客户推送调整建议。

3.2 网格化平台的差异化营销服务

以客户标签、网格服务责任区为基础,由网格员组织落实网格内客户差异化精准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对政要客户、商企客户、大电量用户等“正向标签”客户,建立“一对一”大客户经理制,提供优先用电保障、主动推送信息、限时解决诉求等优质服务,依托“三型一化”营业厅,协同开展新业务体验、市场引流服务;对屡次欠费、窃电与违约等“负向标签”客户,提供费控策略、定期核查等标准服务;对投诉客户、用电安全高危客户、孤寡老人等“特性标签”客户,提供常态对接、主动联络、定期上门服务等特殊服务,做到合理诉求及时解决、潜在风险及时化解,确保服务问题不出网格;设置电费优化模型,为部分适宜采取居民峰谷电价的大电量居民客户推送调整建议。

3.3 电力行业大客户增值服务

结合第三方满意度测评报告中企业客户对供电方案答复时间的期望,有效监控大客户新装流程,对答复时间偏长的工单及时生成预警标签,同步至营销业务系统,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加快工作进度,并主动联系客户说明具体原因,提升客户满意度。

实时监控大客户基本电费情况,结合需量计算和容量计算的差异模型,确定客户最优基本电费计算方案,并推送至客户,降低客户用能成本;设置功率因数阀值,对电费过高的客户推送无功补偿优化方案,在降低客户实际电费的同时,减少电网末端无功消耗,降低配网高压线损,提高电网稳定性。

4 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电力数据的价值亟待去开发和挖掘。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不断推陈出新,而电力行业便民服务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智能用电管理利用先进技术触发了电力用户产业更大范围的融合,数据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电力用户多维度画像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为电力公司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并通过电力用户画像研究,发掘不同标签用户的用电行为差异,有效实现用户用电管理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为丰富电力行业增值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画像用电标签
威猛的画像
安全用电知识多
“00后”画像
画像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