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可持续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2019-09-27 06:40高彩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绿色消费消费观现状调查

【摘 要】 文章对清涧中学从高一到高三各年级近900名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比较薄弱,可持续消费行为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行为受自身的消费意识、校园文化、社会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比较严重。因此,引导中学生可持续消费的对策是:学校要培育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加强政府管理,优化社会消费环境;促进中学生消费意识形态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 中学生;可持续消费;消费观;绿色消费;现状调查

可持续消费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消费方式,加强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教育对于提高其可持续消费行为和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健康、文明、绿色的一种消费行为,它是一种带有环境意识的高层次理性消费活动。[1-3]1994年UNEP在内罗比发布《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首次将“可持续消费”定义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從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4]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产物,面对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意识,我们要认识到中学生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群体正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消费观念。Straughan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绿色消费行为的感知影响着绿色消费行为;[5]Balderjahn和Lee认为,不同的消费者对环境保护和绿色产品的不同态度,对绿色消费行为具有明显影响;[6-7]舒荣等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研究后指出社会、家庭、学校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8]孙国志等以南通大学为样本,通过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认为加强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教育势在必行。张和平主要从现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着手分析并提出了在教育方面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9]冷年友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不良倾向的分析,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10]蔡美萍通过对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培养的条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是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形成消费道德教育合力,并为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创造现实条件。[11]刘琳琳在对高校可持续消费的研究中,提出了让高校成为可持续消费的第一阵地。[12]刘祯等在对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的研究中,提出大学生的生态消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倡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应该由不健康非理性消费转变为理性合理的消费。[13]尹宗义提出了让消费教育进入德育的课堂。[14]刘素华从可持续消费入手,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是新时代的一种消费新观念。[15]陈建华等在《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一文中提到,要努力引导主流消费形态,营造良好社会消费环境,在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16]本文是在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清涧中学在校中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对可持续消费发展的影响。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分析

通过对清涧中学从高一到高三各年级近900名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同时分别在校区人流量较大的学校食堂门口,图书馆,教室及校门口等地方随机抽查。为了避免问卷调查的重复率,我们通过分点式办法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900份,最终回收问卷837份,其中回收有效可利用问卷830份,有效可利用率高达99.2%。本次问卷调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行为方面的内容,二是中学生可持续消费的意识、观念方面的内容,三是涉及到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城镇户口、年级等基本信息。此次问卷调查覆盖面广,回收有效可利用程度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二、中学生可持续消费基本状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以清涧中学在校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清涧中学在校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对于中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主要设计了中学生周边食物浪费情况和就以中学生自身的实际花费情况为他们消费项目进行排序(降序)两个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有15.2%的学生认为,他们身边的食物浪费情况“非常严重”;有54.0%的学生认为食物浪费“比较严重”(如图1),可见,在中学校园里,食物浪费已经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后者我们通过设计8个选项进行降序排列(如表1),按8分计算打分,排在第一个打8分,排在最后一个为1分,以此类推,进行赋值,计算其每个选项所占的比例。结果表明,排在前三的实际花费项目累计占到他们总消费的48.3%。其中,饮食消费占到18.5%,衣服饰品占到16.4%,休闲娱乐占到13.4%。整个消费水平总体比较合理、适中,但也存在着奢侈浪费的现状。

三、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行为及观念分析

1、可持续消费行为

(1)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包括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17-18]

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是否在超市促销时购买更多的产品(是否绿色环保产品)及是否会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是否注重包装的可回收性、在就餐时是否主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否会将剩余的菜品带走等。调查发现,样本中有45.8%的人偶尔在超市促销期间购买更多的产品,也有54.0%的人在购物时偶尔优先考虑绿色产品,其中主动拒绝使用塑料袋者占到31.1%,在消费时总是注重包装的可回收性者仅占到8.0%,从不注重者却占到了18.1%(图2)。虽然十八大提出了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反对浪费的倡议,但从相关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绿色消费理念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针对是否会购买带有“绿色标志”的洗涤剂时,只有40.8%会主动购买,而29.3%的人则表示无所谓(图3)。

由此看出,中学生的绿色消费观念不强,可持续消费观念还比较薄弱,这主要是可持续消费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意识。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学生应该反省自己的消费方式,树立正确的可持续消费观,培养可持续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举措。

(2)可持续消费行为有待提升。在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基础上,我们特别设计了关于中学生在节电、垃圾处理和废旧电池处理方面自觉程度的问卷调查。其中提到“在教室没人的情况下,您离开时会不会主动关掉教室的灯?”有48.7%的学生在离开教室时会主动关掉,但也有15.2%的学生表示不会关灯(图4)。在垃圾处理的方式上,有46.5%的学生会把垃圾进行分类,而只有48.4%的学生会把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对于废旧电池的处理方面,有38.9%的学生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图5),55.5%的人了解一点,而占到53.6%的学生则把使用过的废旧电池直接扔掉。

从被调查的学生中看,他们的环保意识较低,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并没有注重产品的环保性,如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纸巾的使用,用完即扔,完全不顾这些消费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在中学的学生宿舍,可以随处看到乱扔的塑料水瓶子;公共卫生间和水池的水龙头没拧紧也无人问津;学生在洗漱和洗衣服时任水龙头的水流出也不会关掉;有些学生在冬季用饮水机的热水捂手却从来不喝等;对于垃圾的处理和废旧电池的危害,也没多少人知晓。有些学生赞同和关注国家号召的有关可持续消费和环保知识,自己并没有身体力行,而是把它看作束缚别人的工具。

2、可持续消费观念

(1)消费观念的形成。对于消费观念的形成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对中学生目前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设计了一些关于中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和提高可持续消费的方法。其中34.7%的学生认为,他们目前的消费观念是受父母的影响形成的,也有35.6%的学生认为是他们自己慢慢形成的,还有23.7%的人认为这是受身边人的影响形成的(图6)。然而在影响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因素上,有35.8%的学生认为与自身所接受的教育有关,还有50.4%的学生认为,要提高可持续消费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教育,这样才能更好的普及可持续消费的行为与观念。

在被随机调查的中学生中,女中学生占到被调查总数的72.6%(清涧中学在校中学生男女性别比例约为4:5),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到总体的69.2%。由此可见,在文化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多与家庭的经济收入有关,父母的消费习惯影响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受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他们在无形中形成了自身的消费观念。此外,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学校开设的相关方面的课程有关,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因此,学校教育也是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

(2)消费观念与心理。针对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我们设计了两个题目。一个关于就餐后剩菜的处理问题,另外一个是关于消费行为的满意程度。对于就餐后剩菜的处理问题,有超过50.8%的学生是“置之不管”和“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当提及“对现在的消费行为的满意程度时”,仅有7.3%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而“一般”和“较满意”的人则分别占到48.2%和38.3%(图7)。

虽然当代中学生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但目前的这种消费现状已经难以满足中学生的消费虚荣,这种消费心理超出了许多中学生的消费额度。中学生的消费行为,随着他们的消费心理而逐渐感性化。在满足正常消费心理的前提下,出于好奇、炫耀、攀比等虚荣心理,尤其是女生,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穿名牌、比名牌,就连用的化妆品也都是名牌,使他们在消费过程中不再注重消费产品的实用性,而是专注于消费时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它是出于中学生自身的虚荣心理而发生的消费感性化。在中学校园里,通常流行着“个性化”、“我就是我”、“有钱就是任性”及“我就喜欢”等词语,这就意味着在他们的消费意识里开始出现了消费心理的感性化。

四、引导中学生可持续消费的对策

影响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促进和提高中学生可持续消费的能力,树立可持续消费的观念,现根据对清涧中学在校中学生可持续消费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提出以下对策。

1、学校要培育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

学校作为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对中学生进行可持续消费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中学没有开设有关的消费教育课程是中学消费教育的缺失。中学开设相关的消费教育课程,加强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观念教育,优化校园的消费文化,净化中学周边的消费环境,通过校园广播文化、网络传媒等载体宣传合理的消费理念,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能力,促进中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中学生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养成良好的可持续消费习惯。

2、加强政府管理力度,优化社会消费环境

政府的管理是推动整个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消费环境的良性发展将促进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的改善。政府作为执行者,必须加强对社會消费环境的管理,以达到净化社会中出现的腐败、奢侈、浪费等风气。从古至今,中国有很多传统消费的习惯,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表现,这些优良品质是中国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可以促使中学生发扬古人的优良品质,也可以让中学生从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提高可持续消费行为和观念的能力。

3、促进中学生消费意识形态的自我教育

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培养,除了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消费环境的影响,还直接受中学生自身消费意识的影响,中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消费的消费模式。作为接受教育的中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正确把握市场经济带动下的消费主义给我们所带来的利与弊,自觉克服自身在消费过程中的盲目因素,抵制不良消费主义的侵蚀,主动把自身的消费行为转变为有利于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行为。

五、结语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可持续消费观作为一种新形态出现于消费环境中。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现状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行为与观念会影响到未来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学理念。清涧中学虽然只是全国众多中学中普通的一员,但就目前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现状却是全国各中学中学生的真实代表,中学生自身可持续消费观念的强弱,关乎国家教育的未来。中学生可持续消费观念,不仅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身素质有关,还与学校的教育有着不可脱节的因素。作为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场所,应该重视可持续消费教育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姑且不说可持续消费教育能给社会带来多大影响,但至少可以提高中学生自身的消费意识。可持续要发展,教育必先行,中学须率先。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可持续消费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消费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税永红,周宇.绿色消费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四川环境,2006.03.119-122+126.

[2] 林长清,阎守政,张鸣. 绿色消费模式与循环经济相关性的探讨[J].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1)134-136.

[3] 孙国志,叶倩文.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实证研究——以南通大学为样本[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04.30-34.

[4] 李霞,蓝艳.中国可持续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2014.05.117-119.

[5] Straughan R., Roberts J.. Environmental Segmentation Alternatives: A Look at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New Millennium.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1999. 6(6)558-575.

[6] Balderjahn I..Personality Variabl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s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8.7(1)51-56.

[7] Lee K..Opportunities for Green Marketing: Young Consumer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2008.26(6)573-586.

[8] 舒荣,申思远,胡红 等.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 2014.10.49-50.

[9] 张和平.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1.86-88.

[10] 冷年友.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02.61-66.

[11] 蔡美萍.论当代大学生可持续消费观的培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8.81-86.

[12] 刘琳琳.让高校成为可持续消费的第一阵地[J].文教资料,2010.06.170-172.

[13] 刘桢,李林.我国高校学生生态消费现状及展望[J].商,2013.14.312-313.

[14] 尹宗义.讓消费教育进入德育课堂[J].班主任,2014.06.49-50.

[15] 刘素华.浅谈可持续消费[J].污染防治技术,2008.04.51-53.

[16] 陈建华,赵志平.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74-75.

[17] 李丽丹,邱玲,钟甦. 用绿色化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J]. 环境保护科学,2007.33(2).58-61.

[18] 陈宪.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理念[N]. 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5-05.

【作者简介】

高彩云(1987—)女,汉族,陕西延安人,学士,中教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地理科学.

猜你喜欢
绿色消费消费观现状调查
正确认识消费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绿色消费行为视角下我国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生绿色消费观进行全过程培育的研究
绿色经济时代“绿领”一族的营销启示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