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27 06:40代景云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摘 要】 本文以冷链和冷链物流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和政策,研究了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发展综合性冷链物流;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更新冷链基础设施。

【关键词】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消费水平的升级,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运输和储存显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冷链物流已成为一股新浪潮。2018年6月,第十届环球冷链峰会在天津举办,其主题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1]由天津市有关部门、美国驻华使馆农业贸易办公室和全球冷链联盟等组织共同举办。由此可见,冷链物流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正在迅速扩张,领域和需求加大加快。然而,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仍在建设中,技术手段与创新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冷链和冷链物流的定义、特点

1、定义

所谓冷链(cold chain)是指食品原料、半成品和特殊产品的采购、加工、灭菌和灭活,在生产过程中,始终处于产品所需的低温环境中,这样可以减少消耗,防止腐烂,并确保产品安全性的特殊供应链系统。食品冷链包括四个方面:半成品用于冷冻,储存冷冻,低温运输,交付和销售。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意味着在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的每个阶段的冷冻和冷藏食品始终处于相应的低温环境中,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减少食品的浪费。[2]

2、特点

(1)效率高。冷链配送的货物大多对时间要求紧迫、不易保存,运输的时间长短决定了货物的质量高低,销售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大部分运输时间都有特殊规定,冷链运输效率逐步提高。

(2)复杂度高。冷链运输过程中,要遵循基本原则——3 T原则,[3]即商品流通中的品质与运输时间成反相关,与运输速度成正相关,因此在货物流通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和速度。除此之外,承运人还应考慮商品的耐藏性,制定符合商品本身的运输计划。

(3)成本高。由于冷链运输需要特定的运输设备,储存设备和温控设备,冷链发展的基本投资增加,这就决定了冷链物流的高成本。

二、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只有满足于果腹。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标准越来越高,反季节食品和特色食品已经突破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冷冻食物的需要与日剧增,随着从原产国到消费市场的冷冻产品生产量的不断增长,产品的销售范围也越来越广。除消费模式和市场变化外,冷冻产品的流通也很复杂。从目前来看,我国冷链行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各种冷链设施大幅增加,国家投资数亿元建设了多个空调仓库,基本开放了全国流通网络,中国的冷链物流跻身快速成长的新时期。

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冷链物流起步晚,规模小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全球人均冷库容量为0.2立方米,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均冷库容量高达0.96立方米,而中国的人均冷库容量仅为0.143立方米。由于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冷冻产品的生产尚未形成规模,主要是中小型散户企业,中国的冷链设施尚未完善。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东西差异、南北差异,造成了冷链物流的设施、资源区域间不能有效的协调,难以实现资源最大化。

2、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

例如,除了冷链物流业务外,海航冷链还同时销售商品;黄兴冷链还经营低温仓储,配套服务,冷链运输,预处理和装卸。[4]我国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集包装、配送、加工、储存于一体,没有明确的分工,在某些环节上难以实现专业的技术,同时还有可能造成人资物资的浪费,整个过程成本较高。

3、冷链物流运输不合理,损失高

据报道,中国每年腐烂的水果、蔬菜和其他食品的价值高达7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如果能够做出合理的运输决策,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损失,提高用户满意度,还会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

4、冷链“不冷”或“断链”,交叉污染严重[5]

冷链车辆和制冷设备在整个冷链物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欧洲货车中,冷藏车比例为3%,美国为1%,而中国只有0.3%,冷链物流设施严重落后,出现了“断链”的现象。而我国的制冷设备还未形成标准的条件,各环节数据缺失,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冷链“不冷”,限制了中国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四、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1、发展综合性冷链物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的冷链物流处于发展初期,各项设施建设尚未完善,但冷链物流对于各环节的要求较高,任一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导致下一环节无法正常运行。大力发展综合性冷链物流,建立协调统一的物流信息系统,整合各环节资源,实现冷链运输合理的决策、恰当的运输,积极推动冷链物流各区域的发展。

2、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性化、定制化热潮兴起,物流市场的需求也在逐渐走向个性化、创新化。物流行业应该追随市场发展的倾向,完善服务模式,创新技术,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打造专业化的综合性冷链物流。除此之外,可以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将部分工作交予更专业的团队,实现资源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把精力放在核心业务上,提高知名度。物流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将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形成大规模、现代化的组织管理方式,减少资源的浪费,构建社会化合作经营的新兴物流体系。

3、更新冷链基础设施,减少运输损失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运输损失率较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影响了冷链物流的下一步发展。冷链行业应更新冷链基础设施,加大对冷藏车、保温车等运输车辆的投入,有效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运输质量,减少损失率。除此之外,在物流集中区域,可以建造高度专业化的冷库,借助信息技术,将冷链物流与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机结合,通过GPS和智能技术,使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满足消费者所需。

五、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冷链技术的发展,冷冻食品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家庭餐桌上的“常客”,逐渐适应市场的需求。然而,冷冻食品的安全性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冷冻食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很高,因此冷链物流的过程是一体化和串联的。集成冷链物流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这将推动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注 释】

[1] 2018(第十届)全球冷链峰会于6月13—15日在天津召开,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主题,涵盖:八大论坛、十大议题,带给您:知识的分享、信息的传递、思想的碰撞、灵感的激发.

[2] 李迎春.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2018.

[3] 3T指的是Time、Temperature、Tolerance,冷冻物流一般遵循3T原则,即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在冷链链中贮藏和流通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

[4] 檀霖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2018.

[5] 是指不同食品之间的互相污染,如生和熟食品的混放,已变质食品和正常食品的混放,生鲜海产品和熟食品的处理过程的污染,往往容易造成互为污染而引起致病菌的繁殖。也有因食用品和非食用品的物理因素污染,如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也有因食用品和非食用品的物理因素污染,如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参考文献】

[1] 檀霖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J].交通企业管理,2018.33(02)91-93.

[2] 郭家德.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 彭丽霞.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

[4] 于燕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09)198-199.

[5] 郑铮铮,李学工.生鲜农产品的分类标准及其冷链物流品控管理[J].标准科学,2017(01)31-36.

[6] 刘俐.现代仓储管理与配送中心运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

[7] 屠康.食品物流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9.

[8] 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31-41.163.

[9] 马小雅.“互联网+”背景下广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6)212-214.

[10] 熊峰,彭健,金鹏,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关系契约稳定性影响研究——以冷链设施补贴模式为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8)102-111.

【作者简介】

代景云(1998—)石河子大學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发展对策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