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企业增长瓶颈

2019-09-27 17:53
商界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天际线天际梁启超

“增长是一切企业解决问题的入口”,

对于企业来说,增长已经越来越成为其应关注的核心问题,尤其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企业正在失去宏观经济增长红利、产业增长红利等外部增长要素,如何实现增长更成为企业家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重大问题。

然而,传统的、过于宏观的战略规划,已经无法解决企业的增长问题,只有基于市场的增长战略才是企业实现增长目标的基石。在这本书中,王赛博士从当下企业的增长现实困境出发,提出了以增长五线为核心的新增长理论。通过对企业所在发展阶段的详尽剖析,结合鲜活的案例,为不同增长态势的企业提供全新的增长路径设计,使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有质量的增长。

在圣迭戈的阳光下,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最先想到的一句话则是“天际增长的机遇”。对于书中提到的“天际线”,这是我与它的第二次邂逅。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还任职英特尔中国区创始总经理,已经感受到了中国计算机行业的机遇。即我们能开发出多少中文的应用软件,培育多少使用者,这个市场的增长就会有多高,且没有天际。

那时,我在中国看到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心中豪情万丈,用激情和使命让英特尔以及IT(信息技术)行业在中国扎了根。20多年后,万物生长,直冲天际,时势造英雄,英雄顺时势。今天,由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发展,我知道我们又要和“天际增长”相遇了!

正如王赛博士在书中所言,企业经营者不只要懂得做加法,更需要懂得做减法,“撤退线”的设计是企业经营者的年度大事,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哪些产品或服务可以被取代整合,哪些可以被放下或舍弃;“成长底线”是企业不败的底线,是企业经营的“护城河”;“增长线”则是目前许多一流经营者的专长,但他们未必能够做出王赛博士书中提到的“增长地图”。

当然,增长是“资源优化,商业模式和策略的更新,经营绩效的强化”,只要用心就可以看见成果,但是它还无法保证企业的成功和基业常青。大润发创始人离职时说:“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这与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其CEO所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失败了”如出一辙,这两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心头。在过去的这段历史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呢?王赛博士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即“爆发线”和“天际线”,但这也是挑战。

“爆发”来自外部的机遇,更靠自身的努力和实力。它来自“创新”了的“营销”使产品成为“潮品”,苹果公司的iPod(苹果音乐播放器)、iPhone(苹果手机)就是成功的案例。国内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这都是在本业内的经营。一流的企业靠“使命驱动”,二流的企业靠“愿景驱动”,三流的企业靠“目标激励驱动”,四流的企业才靠“薪酬驱动”。因此,企业若想实现“天际增长”, 需要有“使命驱动”型的领导和团队。愿景会改变,激励和薪酬会无感,唯有“使命”或是“意义”会让人热血沸腾,忘时忘我忘回报。

过去,这些企业的使命宣言曾让我感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让教育生动起来,让生命绽放”(思珂特教育集团)。这些机会的实现需要以之为信念并付诸实践的人,我称他们为“自燃人”,自愿、主动、积极地投入,并且无怨无悔。企业拥有这股力量和智慧,只要再有好的管理团队,梦想就会成真。

王赛博士的新书来得非常及时,它将引导我们在稳住“增长线”的同时,快速走进“爆发线”“天际线”的领域。昨日的优势挡不住明日的趋势,这是数字化变革的新时代,每一代人都需要有新的革命,在这个关键转折点上,我们不能错过。

编辑推荐

我在读:一部以梁启超为名的悲喜传奇,一部近代中国的百科全书。《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可以說是许知远积淀多年的转型之作。

作者以梁启超从出生到戊戌变法失败的二十五年为背景,述及了梁启超求学、进京赶考、师从康有为、结集同道、上书清帝、办刊《时务报》,及至戊戌政变前夜。以深入历史细部的精准笔法,描摹出时代变局下梁启超饱满立体的个人形象和生动多维的时代群像。文字真实可感,据史而书,扎实精当。

生逢变革时代,梁启超是近代转型的积极参与者,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思想学术的拓荒者和奠基人。许知远试图将这位伟大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希望与挫败,内心挣扎及与同代人的争辩呈现给读者。在搜集、阅读海量史料和研究著作的同时,更追寻梁启超的足迹,到其出生地新会、求学地广州,及北京、上海、日本横滨等多地探访历史现场,寻求历史与现实之间隐秘而有韧性的关联,借此展现几代人的焦灼与渴望、勇气与怯懦。可以说这既是一部具有学理价值的史传,复苏历史中的个人亦铺展了一幅浩瀚的时代全景。对于当下正处于商业变革时代的青年创业者而言,值得一读。

猜你喜欢
天际线天际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快乐六一 玩出天际
开往“天际”的那拉高速
芜湖滨江天际线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FULL TEXT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面向优势选择评价的天际线方法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