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正气满舜乡——垣曲县实施“廉政文化”全覆盖工作综述

2019-09-28 02:12车娟娟
支部建设 2019年24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示范点廉政

◎ 车娟娟

文化是无形的,但其力量是无穷的。廉政文化作为增强自我监督中最稳定、最恒久的力量,既为构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也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带来了“感觉到的变化”。

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垣曲县纪委监委开优秀传统文化之“源”,阔当代政治文化之“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

“四个一批”构建大宣教新格局

去年以来,垣曲县纪委监委按照运城市纪委监委“抓重点,补短板,强作风,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精心安排,统一部署,以建设一批县直单位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中心、一批乡级廉政警示教育大院、一批村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一批廉政警示教育示范点的“四个一批”为载体,拉开了形成全覆盖、构筑大宣教的序幕。截至目前,29个县直单位廉政警示教育活动中心、5个乡级廉政警示教育大院、10个村级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和10个廉政警示教育示范点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中心+基地+大院+示范点”的新格局。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在自己建设的阵地上已累计开展警示教育382批,受教育3.6万余人次,党员干部的自我监督意识和抵腐定力不断增强。

“六进”让帝舜故里充盈清风正气

监督工作越繁重,越能感觉到廉政文化的重要作用。县纪委监委紧紧抓住监察体制改革的契机,以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六进”为抓手,打造了同善村以德孝文化和廉政文化相得益彰的8000平方米文化广场、河堤村以“纪检史”为主题的3000米文化苑、陈堡村以“廉吏”为主题的文化墙、前青村以“清廉”为主题的500米文化长廊、王茅镇以“莲”明志的400米文化街,还有2700余条(块)标语、版面,遍布在省道两旁及公路沿线、各乡村主要路口和醒目位置,全县16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充盈着清风正气。

“五建”涵养清廉文明家风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好家风能涵养党员干部“勤政为民”的情怀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操守。基于这样的认识,垣曲县纪委监委扎实开展“五建”活动。一是建廉洁家庭。将科级干部家属纳入警示教育对象范畴,通过参加经常性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在当好“贤内助”的同时争当“廉内助”,共同建设廉洁家庭。二是建清廉家风。组织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活动,举办“最美家庭故事”分享会,开展“我送爱人一句话”活动,为争创清正廉洁“最美家庭”起到了促进作用。三是建家风家训展馆和村史馆。在下亳村创建了村风家规馆,在峪里村和西阳村修建了村史馆,引导干部群众“知村史、习家规、树新风”。四是建历史名人祠堂。修缮了陈堡村明朝监察御史赵载的祠堂,并将其“明敏刚正、屡著边功”的丰功伟绩制作成巨幅墙体画,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廉政文化润物无声的熏陶。五是建亲情寄语卡。按照市纪委监委开展的家访活动要求,把家属的亲情寄语带回来,制作成桌牌、展版、卡片等放于醒目位置,时刻提示大家珍惜拥有、守好底线。另外,还通过制作微视频、发布公益广告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争作廉洁文明家风的建设者、引领者和守护者。

通过实施“四个一批”“六进”“五建”,在全县排线布点造面,构筑起了广阔宏大的廉政文化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防腐屏障,映照着“实快敢公韧”五字作风精神,浸润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也激发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廉政文化的种子,已深埋于垣曲的千里沃土,为实现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增添了最深厚的底蕴、最坚固的底色、最雄浑的底气。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的大好形势下,只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发挥出治标又治本的双重作用,就一定能加快实现不想腐的根本目标。

“廉政文化全覆盖作为预防腐败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与‘日常谈话’‘旬报告’一起,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发挥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作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为新的契机,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机制,不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胜利成果,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垣曲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垣曲县委书记杨彦康说。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示范点廉政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示范点打造切忌堆“盆景”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命名并授牌的“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名单
宾县 党建示范点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