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治疗糖尿病前期34例临床观察

2019-09-28 14:26邹声建左桂君欧阳奕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防己黄芪针刺

邹声建 左桂君 欧阳奕昕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对糖尿病前期慢性低度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生活干预、运动指导以及健康宣教等,实验组给予患者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变化,并观察两组低度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HbAlc、FPG、IL-6、hs-CRP、TNF-α指标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可明显调节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水平并降低其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针刺;黄芪防己汤;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9-0113-02

糖尿病前期在临床又被称为糖代谢受损,是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临床若能给予及时干预治疗,就能够促使其恢复正常[1-2]。目前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应该属于脾虚致消的一种状态,也是主要病机,因此通过针刺从脾胃入手,是当前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思路,同时结合有效的中药进行调节,可促使患者快速恢复[3-4]。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选用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治疗糖尿病前期病变,观察对该病患者低度炎性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体检筛查确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共6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5];②治疗前未曾服用过降脂降糖类药物;③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急慢性感染者;②妊娠期与哺乳期患者: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为49~61岁,平均(54.12±1.34)岁;病程为7~12个月,平均(8.83±1.04)个月。实验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46~62岁,平均(53.54±1.61)岁;病程为7~13个月,平均(9.25±0.83)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以低盐、低糖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少食多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性,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积极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采取宣传片方式、发放宣传手册、网络公众账号等进行宣教,给予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指导方案,适当的运动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以学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治疗,针刺方法:使用毫针(北京大名华龙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0051,规格:0.25 mm×25 mm),主要穴位:足三里、中脘、三阴交、内庭以及太白,对于大便秘结可增加天枢、曲池以及合谷穴,若肝气郁结可增加外关穴、太冲穴,具体操作:针刺脾俞,再刺余穴;对于足三里、中脘以及内庭可采取泻法,先提插后重提;进针6次后转为捻转泻法,拇指朝后而食指向前捻转;进针6次后取太白、脾俞以及三阴交给予补法,先提插后轻提;进针6此后转为捻转补法,拇指向前而食指朝后;在进针6此后,其余穴位给予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一周3次治疗,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同时给予患者黄芪防己汤治疗,基本方:汉防己10 g,黄芪30 g,霜桑叶30 g,葛根30 g以及制水蛭10 g,制成中药免煎颗粒,1剂/d,早晚各1次冲服,4周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所用试剂盒购自罗氏公司,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与IL-6,试剂盒购自德普公司,所采集血样均通过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3000 r/min,离心处理10 min,并将分离血清冻存以备使用。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个月取两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HbAlc以及FPG。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糖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的HbAlc与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Alc与FPG水平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其中实验组的HbAlc与FP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低度炎性指标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IL-6、hs-CRP、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降低,其中实验组的IL-6、hs-CRP、 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3讨论

糖尿病前期在临床属于糖尿病的前期高危阶段,据有关数据提示,超过6%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化为糖尿病患者,若不及时干预,超过9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20年后会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见胰岛素抵抗,出现明显的胰岛β细胞功能性障碍。在祖国医学中,尚未提出“胰”的概念,只是将其归属于脾,糖尿病前期患者临床多见食欲增加、饮食多、便秘、倦怠、舌苔黄或舌胖大等,可见患者胃热盛,由此总结其病机为胃强脾弱之症。脾主运化之能,而胃为水谷之都,胃功能过强,纳食增加,脾之运化能力虚弱,进而导致水谷之精华无法转为气血,造成机体血糖升高,正所谓脾失健运。以此确定针刺之法,以泻胃补脾为主,取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调理脾脏,补脾益胃,穴位之间相互配合,通过针刺补法进针从而达到健脾化湿之功效。中脘可调理中焦之气;足三里可温阳益气;健脾消食;内庭则可泻阳明之热。在针刺的基础上再联合黄芪防己汤,从而调和脾胃,泻胃腑之热。在黄芪防己汤中,黄芪味甘而性温,又归于脾,有极好的健脾益气的功效,辅助针灸,效果显著;防己可利水消肿,补气养阴,与黄芪和合,助益补气,达到气阴双补;葛根味甘且性辛凉,归于胃经,可生津止渴;桑叶味苦而性甘寒,归于肝经,有清热之功效;制水蛭可破血化瘀;防止经络阻滞;诸药和合,共奏益气补脾,清退虚热;且黄芪在药理学证实[6]可有效调节血糖。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血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而汉防己也有调节胰岛之效[7],葛根则有降血糖、抗血栓、减少炎性的作用[8]。本文结果中,实验组的炎性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黄芪防己汤可有效调节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炎性指标,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效果显著,对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丽萍,王育璠.糖尿病前期的综合防治策略[J].世界临床药物,2018.12(39):800-804.

[2]蔡小玲,巩慧玲 ,杨波,等.糖尿病前期新的标志物及预防[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2(39):269-271.

[3] 盛燕儿,黄海燕,章晓红,等.中药代茶饮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糖尿病前期5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3):186.

[4] 王霞,何訸,周君,等.糖尿病前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相关性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6(5):750-753.

[5]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 6(7): 447-498.

[6]李伟霞,刘现磊,唐进法,等.黄芪一丹参药对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234):2172-2180.

[7]王蓉,马腾茂,刘飞,等.防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4):634-639.

[8]王辉,董彬,苌沛森,等.葛根药性与功用考证[J].中医药导报,2016,22(19):75-77.

猜你喜欢
防己黄芪针刺
防己结构中红外光谱研究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论《金匮要略》木防己汤应作术防己汤
黄芪是个宝
粉防己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