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5

2019-09-28 02:26
诗歌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样态后现代文体

本期推出三篇谈论诗学与诗艺的随笔。李心释的文章虽名为“碎片”,但其内在思路,不离对诗与语言关系的思考。文章力图破除工具论语言观对诗歌创作与接受的误导,把语言视为存在本身,而非中介;诗不是外在于语言,而正是语言的本质;诗的语言是真正有生命的语言,能够让人与物重新和解而抵达澄明之境。这些思考融合了中国古代智慧和现代西方语言哲学,对深化我们的诗歌观念颇有启示意义。胡亮更是一位“碎片文体”批评家,他融古代诗话、禅门语录、散文诗、后现代哲学笔记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批评文体,理趣与诗意同俱,活泼灵动,生机勃勃,與主流批评文体的那种体系性、推理性的呆板面孔,适成鲜明对照。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要否认后者的价值,而是提醒我们思考,如何才能保持批评这一文类不竭的活力。胡亮的实践无疑是有意义的。苗霞的文章论及诗歌样态的轻与重,这个问题虽然有人谈过,但是她把轻与重、情与智、审美与存在联系起来探究,就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确实,诗艺与人生,何莫而非轻与重之辩证乎?

猜你喜欢
样态后现代文体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符号像落叶般飘散
另类文体巧谋篇
90后现代病症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