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在改善癫痫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2019-10-03 10:51王慧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负性情绪癫痫生活质量

王慧

【摘要】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在改善癫痫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7-1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程序化护理组(n=42)。常规护理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护理,程序化护理组给予程序化护理。采用PANAS负性心理调查表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前后的负性情绪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程序化护理组护理3个月后害怕、坐立不安、紧张、害羞、易怒、敌意、内疚、恐惧、心神不宁、心烦意乱等PANAS负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程序化护理组SF-36各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可降低癫痫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其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 癫痫;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Effect of Sequencing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Living-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WANG Hu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4):0-07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quencing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 and living-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Method: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our hospital since July to Nov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n=40)and sequencing nursing group(n=42)according to nursing methods.Routine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nursing only,sequencing nursing group was given sequencing nursing.PANAS negative psyhological questionnaire and health survey brief form(SF-36)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Result: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the negative PANAS scores in fear,restlessness,shy,tension,irritability,hostility,guilt,restlessness and distress in the sequencing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0.05).The scores of SF-36 in the sequencing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nursing group(P<0.05).Conclusion:Sequencing nursing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epilepsy patients and improve living-quality of the patients,and deserve to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Sequencing nursing; Epilepsy; Negative emotion; Living-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Jiamusi Central Hospital,Jiamusi 154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4.019

癲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脑功能失常性疾病,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4.0‰~7.0‰,是神经内科较常见的疾病[1-2]。现代医学认为癫痫发作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而导致中枢神经功能暂时性失常的慢性疾病[3]。癫痫因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发作前无预兆等特点使得癫痫患者很难被社会接受并关爱,所以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研究表明,程序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引起的心理应激,减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故选取本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模式,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改善癫痫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其生活质量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癫痫患者。纳入标准:经脑电图确诊为癫痫;年龄18~70岁;认知正常,能够进行语言沟通,可有效配合治疗及随访。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有精神类疾病史。按照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n=40)和程序化护理组(n=42)。该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护理宣教、健康教育、减少外界刺激、限制探视人员等。程序化护理组具体流程如下。

1.2.1 程序化护理评估 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询问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癫痫发作的诱发或刺激因素、用药是否规律,依从性如何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整体评估。

1.2.2 程序化护理诊断 根据评估信息一对一找出患者在癫痫发作期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1)喉头痉挛、活动义齿或口腔分泌物引起的窒息风险;

(2)癫痫发作时间长导致的误吸风险;(3)癫痫发作突然,患者意识突然丧失造成的摔伤风险;

(4)癫痫发作导致的并发症风险。癫痫稳定期、缓解期及稳定期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1)不规律用药或者过量服药造成的药物滥用风险;(2)对疾病不正确认识导致的心理障碍风险;(3)刺激癫痫发作的诱发风险。

1.2.3 程序化护理计划 制定适合患者的病情沟通方式,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并积极应对癫痫发作;树立患者及家属的信心,告知由于疾病本身或者治疗可能造成的并发症,解除患者及家属在并发症出现时的恐慌焦虑。

1.2.4 程序化护理措施 (1)窒息风险:癫痫发作时保持平卧体位,头偏向一侧,解开患者衣服的领扣,取出活动义齿,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采用吸痰器吸痰或应用舌钳预防舌后坠,可使用仪器监测血氧饱和度。(2)误吸风险: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拍背、清理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等处理。患者处于昏迷时采用鼻饲流质饮食,必要时使用呼吸道解痉药。如发生严重误吸可考虑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3)摔伤风险:患者如出现发作前表现即使其平卧,避免对肢体进行强制按压,防止出现脱臼或者骨折;可使用牙垫或压舌板防止患者发作时咬伤舌头;患者所处环境中避免出现利器或尖角类物体,防止癫痫发作时误伤;防止患者坠床。(4)并发症风险:发作时间过长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5)药物滥用风险:遵照医嘱服药,追踪是否出现所用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治疗的方案以及规律服药维持血药浓度控制癫痫发作的重要性,避免患者擅自改变药物剂量、不规律服药或擅自停药。(6)心理障碍风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讲解治疗的方案。指导患者学会进行发作时的自我保护,外出需要家属陪同,生活中尽量避免出现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避免从事高空危险作业或者剧烈运动。当癫痫发作时家属积极正确安慰患者,减轻患者恐惧和烦躁情绪;缓解期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建立患者交流群,丰富患者的生活、扩大患的人际交往、增加同种患者的疾病认同感增加治疗的信心。(7)诱发风险: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强声及噪音刺激,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和酗酒。

1.3 观察指标 采用PANAS负性心理调查表评价两组护理3个月前后的负性情绪水平,包括害怕、坐立不安、紧张、害羞、易怒、敌意、恐惧、内疚、心神不宁、心烦意乱等10个指标,每项指标由轻到重对应1~5分,分数越高则负性情绪越严重[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癫痫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生活质量测评选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文版)[6],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卫生、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总体变化的健康变化等9个方面。每项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常规护理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6~67岁,平均(45.64±3.29)岁;病程3~6年,平均(4.76±0.63)年;全身强直痉挛发作14例,复杂部分发作11例,单纯部分发展8例,失神发作4例,肌痉挛3例。程序化护理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2~68岁,平均(42.17±4.82)岁;病程2~7年,平均(4.41±0.94)年;全身强直痉挛发作17例,复杂部分发作10例,单纯部分发展7例,失神发作5例,肌痉挛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癫痫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护理3个月前后PANAS负性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紧张、害羞、易怒、敌意、内疚、恐惧、心神不宁、心烦意乱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常规护理组害怕、坐立不安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程序化护理组PANAS各项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护理3个月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卫生、健康变化评分均有所改善,且程序化护理组均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癫痫是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部慢性疾病[7-8]。癫痫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神经元的过度放电,称之为癫痫发作[9]。癫痫发作的特点有诱发性、反复性、短暂性、刻板性、发作性等[10],可表现为一过性的运动、感觉、神经行为、意识、自主神经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症状和体征。由于癫痫的病程长,致残率高,易反复发作,癫痫患者容易受到歧视,也会给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医疗难题和社会公共卫生问题[11-12]。癫痫患者由于很难得到社会认同和家庭关爱,往往具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自卑、害怕、紧张等负性心理情绪,从而大大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3]。常规临床护理只关注以疾病为中心的临床治疗过程,对癫痫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没有系统的、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常规临床宣教很难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以及指导家属配合,给予患者身心支持,进而维护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临床常规护理的薄弱环节。

猜你喜欢
负性情绪癫痫生活质量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