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AMI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血清MMP-9、Gal-3的影响

2019-10-05 11:41曾波张秋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室心功能心肌梗死

曾波 张秋霞

【摘要】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凝素-3(Gal-3)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生化指标[B型尿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凝素-3(Gal-3)]水平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瑞舒伐他汀组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NP、hs-CRP、MMP-9、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瑞舒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应用于AMI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抑制心室重构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MMP-9; BNP; Gal-3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9.0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9-000-03

心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肌组织发生结构与功能变化,可导致一系列心脏事件,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1]。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的降脂功能,可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且已有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制AMI后的心室重构,进而改善心功能[2]。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AMI患者,观察其疗效以及对心功能等指标的影响差异,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确诊为AMI者;②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者;(2)排除标准:

①入院前服用过调脂、抗炎、抗氧化药物者;②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③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病、感染性疾病者;

④他汀类药物禁忌者。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規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生产企业: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035)100 mg/d口服。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75 mg/d口服。瑞舒伐他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生产企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

10 mg;国药准字J20170008)20 mg/次,1次/d睡前服用。共用药观察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深圳迈瑞)测量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采用干式快速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半乳凝素-3(Gal-3)水平。

1.4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临床疗效,显效:胸痛、胸闷等症状消失,静息心电图原ST段下降或心电图T波恢复正常;有效:胸痛、胸闷等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ST段回升超过

0.05 mV或ST段改善大于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LVEDV、LVES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瑞舒伐他汀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BNP、hs-CRP、MMP-9、Gal-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瑞舒伐他汀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之外,其抗氧化、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亦得到临床证实,因而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4]。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可对粥样斑块具有稳定作用,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效预防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发生[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剂量)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瑞舒伐他汀组变化尤其明显,与赵莉等[6]的研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提示长期应用大剂量(20 mg)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抑制左室扩张,改善心功能,有助于增强疗效。

心室重构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组织发生结构与功能变化,包括心肌细胞结构、数量、形态,细胞外基质种类、含量,心肌间质、实质的比例失衡,以及心室形态等的改变,可导致一系列心脏事件,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7]。BNP是一种内源性神经内分泌激素标志物,可作为AMI发生后心室重构以及心功能分级的预测指标[8];另有研究表明,AMI后心室扩张与MMPs活性的增加也有密切相关性[9];hs-CRP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性反应因子,同样在左心室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AMI近期、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10];Gal-3是一种炎性因子,对心功能变化具有预测作用,且其在多器官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可作为心肌细胞纤维化及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基于上述机制,本研究将BNP、hs-CRP、MMP-9、Gal-3水平作为观察指标,以作为评估两组患者预后及心功能改善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改善更为显著,提示瑞舒伐他汀对于BNP、hs-CRP、MMP-9、Gal-3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另有吴小燕等[11]的研究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AMI患者,发现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加,hs-CRP、P-选择素、心肌酶谱等指标的改善效果均更显著。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可能如下:其一,瑞舒伐他汀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减少粥样斑块内的巨噬细胞,并抑制巨噬细胞分泌酶;其二,瑞舒伐他汀具有储存、修复血管内皮的作用,可显著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分化、迁移[12]。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应用于AMI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抑制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邰国霞,富路,王雨,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5):447-448.

[2]赵满,贾玉娜,张霞霞.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0):1229-1231.

[3]陈可冀,张敏州,霍勇.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6):389-395.

[4]陈美英,许汉进.不同剂量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血hsCRP、IL-6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2):136-138.

[5]陈翀昊,王广燕,苏衡.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2):126-128.

[6]赵莉,王晨霞,高智耀.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20):1698-1700.

[7]曾冲,刘震,李韶南,等.同型半胱氨酸、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3,19(5):548-551.

[8]杨锴,陈刚,杨飞燕,等.血清NT-proBN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预测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5):54-57.

[9]许道营,王爱芹,张秀洲,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9、TIMP-1、hs-CRP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4):93-97.

[10]王晟,胡金牛,龙静.冠心病患者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6,27(13):2192-2194.

[11]吴小燕,吉贞料,陈小紫.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和MMP-9及hs-CRP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23):3547-3549.

[12]杨蕾,刘晓宇,董淑娟,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LOX-1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9):62-64.

(收稿日期:2019-02-18) (本文编辑:郎序莹)

猜你喜欢
心室心功能心肌梗死
增材纺织法造出人工心室模型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寂寞人心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控制心室率,有效疗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