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2019-10-06 14:13杨海波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25期
关键词:引领作用高技能人才创新驱动

杨海波

摘 要:高技能人才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和企业竞争力方面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经过长期的大力培植,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创新引领作用的发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未能更加有效地支撑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创新驱动的内涵和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阐述,以中船澄西某车间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在创新引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给出在船舶修造企业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创新驱动;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5.041

1 创新驱动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1 创新驱动的内涵

“创新”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得于1912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不同的领域对创新的理解有所不同:科学界的创新,主要指技术新发明、科学新发现;经济界的创新,主要指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是知识的创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创新驱动最早来源于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理论,他以竞争优势来考察经济表现,从经济表现中分析经济的发展过程,从而提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1.2 创新驱动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天然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从而走出一条要素和投资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阶段性成功。但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过去那种光靠我国廉价劳动力、低成本的土地和环境资源等要素得以发展壯大的局面,已经显得难以为继。

从国际经验来看,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愈发重要,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创新驱动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主要依靠技术的学习和模仿,转向主要依靠自主设计、研发和发明,以及知识的生产和创造。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依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推陈出新,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施创新,一方面可以以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减少投入;另一方面又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

2 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实施创新驱动中发挥着创新引领的作用

2.1 高技能人才的定义

国家于2011年发布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根据国家职业大典,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2.2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驱动形势下发挥着创新引领的作用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的人才基础应该是技工”,“要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创新离不开技能人才的精湛技术、精工精神。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靠数亿掌握精湛技能的人才大军。

2.2.1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体现承载高超的操作技能和掌握关键技术

高技能人才是操作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生产、建设和服务的一线,通过长期的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在从事具体作业、具体的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参与高难度的生产加工工作,包括制造较高精度的产品、控制和操作复杂的设备。高技能人才在生产中运用高超的生产工艺和技巧,是攻克生产中的各项难关中的主体部分,承担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操作工作;同时,高技能人才也在高难度的操作和高技术含量操作中,了解和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技术。

2.2.2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体现在提升生产效率和提升质量水平

世界范围内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取得领先优势,势必要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是有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提高劳动从业者的技能水平。高技能人才掌握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质量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2.3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体现在革新方面

高技能人才以其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坚持技术革新,能利用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大量的操作技巧,创造出新的工艺、新技术,大大改善了生产环境、工作条件,提高了组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了革新方面的引领作用。

2.2.4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体现在有力促进技术转化

在创新实践中,如果没有高技能人才的参与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创新产品只能停留在理念中、图纸上或是样品阶段。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可以有效的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3 中船澄西修船某车间为例,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的现状及分析

3.1 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目前中澄西某车间有操作工人共466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33人,高级技工177人,高技能人才总数为213人。这部分高技能人员大多数是身处在生产领域岗位一线上的,是操作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部分。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技能劳动者数量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9%左右,高技能人才仅占5%。按人社部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目前中船澄西某车间的高技能人才才占操作工人为45.7%,明显优于国内工业企业的平均值,对比美、德、日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40%以上的占比,也处于较好水平。

经过长期的大力培植,车间在高技能人才建设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但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高技能人队伍,而且高技能人才占操作工人的比例也明显处于非常好的水平。

3.2 高技能人才为公司修船业务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由于高技能人才的支撑,中船澄西修船业务无论在产品差异化、生产进度、质量控制、技能操作等方面都对竞争对手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

在产品结构上,公司在行业内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产品为化学品船、大开口龙门吊船、各种形式的自卸船、冷藏船、LNG船、LPG船、客滚船等高附加值船舶,并在船舶加长改装、水泥船改装、双壳油轮改装、牲畜船改装、其他功能改装和船坞、驳船、转运船、浮吊等边缘化船舶制造等领域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生产进度和质量控制上,公司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进度控制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在行业能一直处于前列,在客户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在技能上,公司具备非常强的工艺攻关能力和现场操作能力,特别是针对修船的业务特点,在各类设备的故障诊断、故障处理、设备调试等方面明显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

3.3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的现状分析

3.3.1 企业面临的形势

虽然企业目前还具有一定的行业技术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已经非常脆弱或逐步变得不很明显,无法有效地与竞争对手、竞争群体拉开差距。在高附加值船舶的常规修理方面面临着被舟山万邦、上海大东、中远船务、友联船务等企业纷纷追平的局面,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被超越的可能;在特色改装方面,2017年中远船务已成功承修水泥船改装,加长改装、油轮改装等部分业务更是早已被业内同行所承接。在新技术、新產品研发上,也存在进展缓慢、无法形成有效承接等问题,也无法对业内竞争对手形成明显领先优势。

3.3.2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引领作用的分析

在创新驱动形势下,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面临着一定的负向影响:

(1)部分高技能人员对创新的贡献率较低。

高技能人才中少量人员为比赛型人员和评级型人员。比赛型人员因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晋升中加分较多,被评为高技能等级。评级型人员在成长过程中为评级而学,往往围绕晋升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获得了高技能等级。这两类人员往往是基本上标准操作性强,但缺乏实际经验,在生产现场的实用性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偏弱,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有限。

由于当前的高技能人才管理归属于各车间,虽然在为车间业务上提供坚实的人力、技术、技能的支撑,但受制于板块和车间的行政划分,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也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无法使其使用效果的最大化。

(2)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层次较低。

目前车间高技能人员除了在完成操作岗位工作任务外,在技术创新上主要体现在工艺/工法改良、五小创新、技术攻关和“小专利”申请等方面。

从上图可以看出:创新存在层次较低,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五小”和“小专利”创新引领中比较低端的部分,两年的比例均超过80%;而创新成果价值比较高的项目占比较小。

3.4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效率不高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5-2016两年的人均项目数分别为:0.33项/人和0.28项/人,在引领作用比较突出的“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中,人均项目数仅为0.08项/人和0.03项/人。

3.5 部分高技能人才能力存在差距

从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经历来看,通常他们是先完成职前教育,进入企业实际生产现场的操作岗位,经过较长时间的技能经验积累后,初步具备较好的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技能人才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和无法系统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经常出现能力提升的“天花板”现象,即在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经历的增加,技能提升出现停顿,无法形成有效的突破和再提升。

3.6 高技能人才创新积极性不高

公司对于技术贡献目前主要通过开展创新评选进行奖励,存在激励力度不高和创新价值体现不充分的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技能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积极性。

4 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的几点建议

促进高技能人才在充满创造激情与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创新引领作用,需要合适的土壤,需要从对高技能人才认知、培养、使用、激励与保障等方面进行建设,为高技能人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4.1 充分肯定高技能人才的价值

高技能人才是技术和生产中的骨干、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上的能手和传承手艺上的良师。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干中学”来体会、揣摩和积累,才能最终转化为其拥有的技能和知识,该技能和知识具有一定的隐形。高技能人才是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的承载。

凝聚在高技能人才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对生产起促进作用,表面上表现为公司的人力成本,但在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专用型的人力资本,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本。人力资本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具有一定隐形性,会影响到企业对其价值的正确认识。

企业应该正确认识高技能人才建设,充分肯定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引领中的作用,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创新的支持力度,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有着较大意义的。

4.2 建立更为科学的高技能人才“再提升”机制

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是一种渐进式的成长,通常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其技能形成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其成长由技能知识习得部分和技能经验积累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是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后者主要是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实际操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两者进行结合。

国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将企业需求与学校的培训有机结合,学员以在企业实习实践为主,以学校学习为辅;英国的学徒制则采取工读交替的模式,使得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日本则以企业为主体,紧扣产业转型与企业需要培养高技能人才。

对照国外先进的培养经验,目前,中船澄西在技能人员培养上已经形成广范围“师带徒”、普遍性的专项技能培训、网上理论课堂等较好做法和培养机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司拥有一所技工学校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以企业需要为目标,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为方向,为高技能人才“再提升”提供支撑。

4.3 整合资源,构建创新平台,促进高技能人才创建引领作用的发挥

4.3.1 成立组织机构,建立运行机制

充分利用车间现有的技术组的机构资源,成立以车间分管领导为组长,以技术组组长副组长,以高技能人才骨干为组员的组织机构,为创新平台的运行提供组织保证。

建立创新平台的相关制度,确保创新平台的日常运行。

4.3.2 加强与公司级组织机构的互动

鉴于澄西技校和技术中心的优势教育资源和技术资源,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车间与如上组织的互动。一是组织高技能人才在适当的时机在澄西技校和技术中心进行轮岗实训,为创新平台提供便利、充分的知识和理论支持;二是择机邀请澄西技校、技术中心的人员给车间进行理论培训和创新指导。

加强与公司技术管理部门的互动与联系,借助其管理的绿色船舶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高技术船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优势,为创新平台寻求创新政策、创新资金、院所联合的支撑,并促进创新成果的高效转化。

4.3.3 做实车间“技能大师室”的建设

加强对车间“技能大师室”的建设。一是为添置服务于创新的必要设备和设施,为创新平台提供必要条件;二是使其成为技能人才的活动常设场所,为创新平台提供必要的交流、学习空间;三是充分整合车间高技能人才充足的优势,聚合能力,共同研发。

充分发挥车间“技能大师室”的能力优势,通过拓展车间业务范围、参与其他产业活动等方式,将其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公司、全业务中力所能及的项目中,提升创新平台的价值。

4.3.4 建立车间为引导的“创新论坛”

车间通过组织“创新论坛”活动,一是达到营造全员的创新氛围,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共享各类理论知识;二是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创新热情,为创新平台提供需求信息和创新思路。

4.4 优化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与创新环境

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人的激励也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人们进行一切活动,都会与物质利益相联系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拥有高水平操作技能和一定创造能力的群体,除了对物质的需求外,还存在对精神方面的需求。物质需要地满足能使高技能人才的生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精神需要地满足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对物质财富更有效的创造。因此,为了有效激励高技能人员,实现高技能人员的稳定和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保障高技能人才健康发展,就应该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进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精神上的需求也将逐步大于物质的需求。

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给予基于符合市场行情且较为合理的薪酬报酬外,还应更加关注有利于促进创新的创新激励。因创新成果的扩散,很容易被其他组织或个人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创新者的利益。企业应该在创新转化效益和知识产权效益方面给予高技能人才一定的回报和保护。

在精神激励方面,注重营造尊重和创新的环境。尊重是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最好评价与认可,也是激发他们进行创新的重要方法。当高技能人才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公正、及时给予肯定,可以通过给予荣誉、给予参与管理的机会、一定的培训机会等方式进行。车间长期以来具有的良好文化,是进一步促进精神激励的良好平台,更有利于满足高技能人才的深层次精神需要。

5 结语

在创新驱动形势下,认真解决好制约高技能人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中遇到的问题,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激情和创新热情,有效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创新所必要的硬件支持、软件支持和制度支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真正体现高技能人才在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生产效率提升和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Z].2011-9-5.

[2]華灵燕,我国劳动力就业中高技能人才现状的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12):123-125.

[3]代鹏飞.国有企业技术人员激励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引领作用高技能人才创新驱动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