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师心灵: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

2019-10-07 12:29曹霞卢素芳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家庭幼儿园生活

曹霞 卢素芳

“做一位好老师,让自己的青春在天真烂漫的孩子身上发光”。怀着这样美好的梦想,我们在专业成长路上摸索前行,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开花。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以后,我们开始静心聆听身边一百多位教师梦想花开的声音,却发现并不个个都是“花开烂漫春满园”。同样的学历基础,同样的工作环境,同样的管理制度,同样的展示平台,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差距呢?一次闲聊中我们得知,A老师因长期不如意的婚姻生活使身心产生问题,刚刚离婚的她甚至难以胜任班级教学工作。我们在震惊之余不禁深深自责:平时我们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创新、重视课题研究、积淀办学特色、关注家长需求、开拓亲子领域等品牌打造方面,却忽略了部分教师的情感生活、家庭生活。虽然幼儿园常规、群体性的精神激励做得很用心,比如组织教师专题座谈会,举行“我们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鼓励教师记录身边同事的优秀教育事迹,主动关心慰问生病的员工等,但对群体中这些特殊的“部分”,我们关注、帮助得还太少。这些特殊的“部分”,虽然只占群体个位数的百分比,但对于个体来说,苦痛与挣扎可能浸透其一生。他们消极的情绪情感、偏激的生活方式不但使专业发展停滞不前,也可能影响班上孩子的成长。如果这些教师的心理不能得到及时疏导,我们的园本培训、教育研究、课程创新等举措对他们不能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

深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我们开始改变“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着眼八小时之内”的管理策略,细心关注教师八小时之外的生活空间,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关心个体、尊重差异、深度对话、走进心灵”作为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项工作的初始阶段,我们主要关注特殊家庭中有特殊需要的教师,再逐步拓展到普通家庭有常见问题的教师。对话时根据需要采用“单独对话、轮流对话、多人对话”等多种方式,对话地点根据情景需要安排在安静的小会议室以及较休闲的茶座、小餐厅等地方,对话时间一般安排在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紧急情况下也会立即安排。后来,随着交流人数的增多、对话次数的频繁,我们逐步采用网上交流、信息交流、电话交流等形式。

一、帮助夫妻关系不和的教师逐步解开心结

工作忙碌、个性差异等原因,常會导致夫妻间长时间缺乏有效沟通,婚姻生活亮起红灯,甚至导致离婚。这类教师一方面自责自己对家庭没有尽到母亲、妻子的责任,另一方面对幼儿园有很深的负疚感。比如,B老师在离婚前一晚打电话给我们:对不起,园长,我还没有为园里做出什么成绩,就遇到这样的事,给幼儿园丢脸了……

和B老师交流时,我们首先肯定她是一位好老师,没有做错什么,帮她解开心中的“丢脸”情结。同时关心她离婚后的住宿和孩子的去留问题,给予两天假期让她搬家,平复心情。然后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与她谈心,工作之余陪她逛街、喝茶,帮她介绍对象,为她再嫁出谋划策。现在她生活得非常幸福,丈夫还经常和她一起上网,为教学活动查找资料。

对于离婚的A老师,我们在工作中给予她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她承担开放活动的任务,使她将更多时间用于和同事研讨工作;利用她音域宽广、歌声悠扬的特长,推荐她在教师联欢会上领唱、独唱,使她不再沉浸于痛苦的回忆。一段时间过后,她憔悴的脸上逐渐焕发出自信的光芒。

另两位在离婚边缘徘徊的教师,由于我们及时介入疏导,通过与其丈夫、家人的沟通达成理解、共识,现在她们生活得非常平静,工作也非常出色。

二、帮助家有特殊孩子的教师持续感知集体的温暖

对于那些家有自闭症、重病等特殊孩子的教师来说,长期的煎熬早已让他们的内心千疮百孔。比如C老师,自儿子被查出患有重病,全家人的生活都掉进了泥潭。得知消息后,我们及时安慰她,询问孩子病情。在大雪纷飞、积雪阻路的情况下,所有园领导和班主任带着全园教职工的捐款、新买的玩具图书赶到外地医院,看望C老师和她生病的孩子。

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C老师奔波于上海、苏州的儿童医院。我们总是及时安排好她的工作,并在园务大会上提醒教师们时常给予她问候与鼓励。在“我们的教育故事”演讲中,C老师流着泪诉说来自集体的温暖,用鞠躬表达内心深切的感激之情。孩子病情缓解后,她主动要求当班,认真工作,一直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三、帮助婆媳关系不顺的教师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我园30岁以下的年轻老师有三十多个,这些教师建立家庭后,在生活习惯、脾气个性等方面,与新家庭的成员有个磨合过程。有时,她们会情不自禁地将对婆婆的不满情绪带到幼儿园,与有相似经历的同事互相倾诉,一段时间幼儿园流传着“与婆婆斗智斗勇”的经典做法。这种非正面的舆论常常会误导年轻的教师,比如E老师因婚后与丈夫一家不同的消费观念引发“婆媳战争”,在被家庭矛盾折腾得焦头烂额之余,E老师一度想通过离婚解决问题。

我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和E老师一起分析矛盾根源:你和婆婆之间其实没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婆婆并没有存心和你过不去,只是他们过惯精打细算、处处节约的日子,所以不能接受年轻人的时尚消费理念。如果能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就能找到生活在这个家庭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以“家庭、生活、爱情”为主题召开了年轻女教师座谈会,请老教师分享建立幸福家庭的秘诀,帮助年轻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处理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婆媳间“别强求成母女”“保留边界,相互尊重”“和婆婆要站在同一战壕”等观念和做法得到了园里大部分教师的认同。现在E老师已经理顺婆媳关系,能专注工作,表现非常出色。

四、帮助恋爱遭遇挫折的教师理性把握未来

恋爱是年轻姑娘生活中的大事,但很多人的恋爱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从而给自身增添许多烦恼。比如F老师因恋爱问题被对方纠缠,导致深夜不归,并产生离职的念头。了解情况后,我们和她的父母一起寻找、等待。她回家后,我们又随即赶去与其促膝谈心,让她放下包袱,重新找回生活的勇气。F老师终于又回到她喜欢的孩子身边,工作也有很大起色,在各种活动中不再悄然后退,而是勇敢地展示自己。令人高兴的是,她还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走进教师的心灵,我们发现教师家庭中的烦心事儿还有很多:因家庭纠纷闹上法庭的,因丈夫沉溺于赌博陷入经济困境的,因父母经商失败遭黑社会追债到幼儿园的……虽然幼儿园相对来说是一方净土,但教师们并不生活在真空中,社会上的各种现象对教师们思想、行为、生活等方面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因此,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幼儿园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

走进教师的心灵,虽然花费了我们一些休息的时间,牵扯了一部分精力,但这些“以人为本”的暖心举措确实是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使我们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教师生活的真实状况,感受到教师内心的无奈和彷徨,找到教师不能安心工作的根源。在与教师共同解决问题、深度对话、积极应对的同时,我们彼此间也建立起了姐妹般深厚的感情,幼儿园也成为教师们最亲近的精神家园。而一个人如果能把幼儿园视为自己的家,由此生发出来的激情和动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师们心情舒畅了,干劲倍增,他们总会用加倍的努力来回报集体的关怀和帮助:真心诚意为幼儿服务使他们赢得了家长的赞誉,追求卓越、敢于创新使他们的职业生涯熠熠生辉。幼儿园也因此一次次获得了省前瞻性项目立项、省教师园长培训实践基地、省教科研先进幼儿园等荣誉称号。

走进教师的心灵,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与烦恼,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生涯的幸福与快乐,让每一个梦想都开花——这是我们用行动诠释的最新管理理念,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举措。

猜你喜欢
家庭幼儿园生活
家庭“煮”夫
爱“上”幼儿园
恋练有词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寻找最美家庭
想念幼儿园
寻找最美家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