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应试情境,考查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

2019-10-07 13:09罗志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生命现象应试克隆

罗志通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创设具有诱导性、真实性、新颖性、开放性等的应试情境,对考查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 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应试情境 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笔者作为一线高中生物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认真践行新课标外,在教学评价中的试题评价也力求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认为教师应将试题的背景材料选取与科技、生产、生活、科学研究联系紧密,通过情境联系实际,将问题置于情境之中,可以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展,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那么,如何创设试题的应试情境,才能凸显并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呢?[1]

一、创设诱导性应试情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境中,学生就会对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命题应该重视创设诱导性的应试情境,好的应试诱导如同牧童引牛、老叟垂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學生层层深入,利用内化的知识解决一个个的问题。[2]

例: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成功地应用体细胞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一一“中中”和“华华”。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中”和“华华”的获得涉及核移植过程,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和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后发育成为动物个体。通过核移植方法获得的克隆猴,与核供体相比,克隆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2.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 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容易体现细胞全能性 。

3.在哺乳动物核移植的过程中,若分别以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作为核供体,通常,所得到的两个克隆动物体细胞的常染色体数目相同,性染色体组合不同。

本题中,教师通过创设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这种生命现象的应试情境,强烈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带着兴趣进入问题情境,研究生命现象的基本思想方法的“生命观念”和“理性思维”。

二、创设真实性应试情境

对比较复杂的背景材料,出题者应进行合理裁剪取舍,但一定要遵循真实、合理、没有科学性问题的原则,否则学生就算在不真实的前提下做出了正确的回答,也失去了考试的教育价值与教育意义。

例2:新鲜黄瓜中含有非常娇嫩的纤维素,既能加速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出,又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因此,患有肥胖病、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吃黄瓜大有益处。纤维素和胆固醇两种化合物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C )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B.性激素、生长激素

C.淀粉、糖原、性激素   D.DNA、RNA

本试题通过创设既有的科学结论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迁徙与运用,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与认识的“生命观念”。 也考查学生学会用事实、实证、逻辑、推理和论证进行思维的“理性思维”。

三、创设新颖性应试情境

试题情境提供的材料和背景是新的,富有创意的,不仅体现了测试的公平性,而且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进行测量,提高试卷的区分度。

例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如图),花距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本试题通过创设细长花距兰花与细长口器娥共同进化的情境,考查学生通过理解继而解释这种生命现象的“生命观念”,考查学生解释生命现象及规律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

四、创设开放性应试情境

开放性试题,是指以素质考查为目的,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在试题的情境、立意、设问、作答、评分等多方面全方位开放的试题形式。创设开放性应试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视角、多层次、多途径、多方法去解决问题。该命题情境立意深刻、设问多样、作答灵活,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倡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4: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参考答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病监测其放射性。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本试题通过创设探究危害人类健康病毒的类型的应试情境,考查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学会科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的“理性思维”;考查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科学研究”;考查学生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也考查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用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解释、解决相关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中问题得“社会责任”。

此外,教师命题创设具有针对性、适切性、合理性、层次性及多样性等的有效问题的应试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去思考和探索,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永平.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外延与整体性.《课程·教材·教法》2018年第8期.

[2]蒋桂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中学生物学》2015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生命现象应试克隆
克隆狼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浙江:诞生首批体细胞克隆猪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生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浅议“法天则地”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