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

2019-10-07 13:09侯志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小学

侯志林

摘 要:开展有效的教育管理是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而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则成为了众多教育从业者共同关注的主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认知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利的行为导向,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置于首位,进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 教育管理 探究

新课程改革是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之下提出的,它的重要内容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了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标准,充分做到将素质教育进行有效的落实,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而要想实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对教育领域进行积极的变革。小学阶段是学生获得知识,实现对文化认知的基础性阶段,基于这一特殊的背景,教师要积极的整合各方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为实现高效能的管理提供助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要能够对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群体,进行充分调动教师高效教学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本文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育管理的地位进行了探究,并就如何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做出一些有益贡献。[1]

一、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小学教育管理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育改革也同样如此,首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过多地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学生的成绩提升上,而对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的较弱,这种主观上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整体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阻碍;其次,高效地教育管理需要优秀的管理人才,而目前的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多数管理者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的运用认识不足,这就致使教育管理的有效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最后,教育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难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重视,多是以偏概全,采用统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素质化教育,教师就要自觉主动地落实这一政策,进而对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够积极进取,为实现个人的发展而不断努力。[2]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教育管理探究

1.变革传统管理模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助力

要想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就需要教师将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通过多方合力共同促成教育管理的有效推进,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性说话等问题时,教师就要积极地与其他教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督促,共同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而为良好品质的养成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相关的教育管理部门,要能够适时而动,制定管理机制,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内容,这种重视结果而不重过程的教学管理已经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弊端也变得越加明显,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革新,长此以往这种管理方式将会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地注重过程,真正起到了对学生的激励,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地树立做出来重要的贡献。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成绩管理时,要能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辩证地看待,做到既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又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促使学生为遇见更好地自己而奋斗。

2.应用特色管理模式,创建良好环境

教育管理的高效性是相对于学生而言的,只有学生能够实现对自身的正确认知,并能够做到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提升自己实现发展。良好教学环境的塑造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而实现对特色管理方式的有效实施,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开展管理活动时,能够进行环境的有效创建。教育环境包括的内涵较为丰富,拥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是实现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他们运用文化内涵进行陶冶,将是他们实现个性化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积极作为,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教学环境的有效创建。首先,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利用已有的校园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教学环境;其次,开展特色的管理模式,还需要管理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通过班集体使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知,并实现集体意识的有效培养,可以说,良好的班风班容是教师开展特色管理模式的关键内容,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班集体,为学生实现个人的发展创建良好环境。[3]

3.运用激励机制,实现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促成小学生完成基础性学习活动,就需要学校能够将激励模式贯穿于自己办学的始终,使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进而实现教师主动性的有效激发,因此,要积极创立激励机制,为教师的发展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领域的两个重要内容,只有二者之间协调发展,才能够充分释放管理的效益,所以,在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对教师进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学生的更好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管理队伍建设是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个体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特殊的背景,学校要能够对教师进行积极的鼓励,如可以设置适当的奖励标准,以实现对教师不断变革自己的教育方式,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实施积极有效的保证,同时也能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模式出现了新发展,并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认知形成的初期,要想实现学生未来的高效发展,就需要教师在这一基础时期积极作为,将学生的兴趣建设和实践应用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内容,并能够通过自身的完善实现自己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要变革自己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也要对教师进行激励,进而实现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激发,最终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爱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探讨[J].中国教师,2018(S2):11.

[2]徐智毅.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學基础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6(09):256.

[3]刘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52.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小学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