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

2019-10-07 14:31兰世章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练员

兰世章

摘 要:举重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具有其独特的风采。举重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与运动员的能力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举重教练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才能树立起教练员的威信,让远动员们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去,服从指挥,并在训练中开发自身的潜力,为国争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面对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升举重教练员能力的方法措施,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

引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政府和人民对于体育各项赛事的关注也变得愈发密切。举重作为传统体育竞技赛事中的一项,自然也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因此,对于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此,举重教练员要克服执教能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创新改良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知识素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为国家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一、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遇到的问题

(一)举重执教方法单一。伴随着体育事业的蒸蒸日上,举重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体校也更加重视起来运动员们的培训教学,然而,教练员的执教模式却尚未的得到深入根本的改革,显得十分单一,一些举重教练员在训练举重运动员们的时候,采取的依旧是原本传统的训练方式,缺乏创新性。举重训练主要分为动力训练与静力训练这两大模块,动力训练和静力训练相互搭配,共同实施,能够对肌肉起到一种反复锻炼拉长收缩的作用,达到提升肌肉力量的目的。但是现在有些教练员过于重视比赛成绩的好坏,而不关注运动员们身心的健康与否,采用单一的训练方式来锻炼运动员们,反而会阻碍运动员们举重能力的全面提升。长此以往,举重教练员的威信就会被大大削减,运动员的举重热情与训练认真度也会下滑。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改革举重执教模式刻不容缓[1]。

(二)举重执教安全保障缺失。举重训练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运动员运动员受伤的状况。举重比赛主要考验的是运动员的力量,这就要求运动员的肌肉强度要足够,而肌肉训练的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对,是很容易受伤的。举重教练员如果不能认真监督每一个运动员们做好热身运动,并教授提醒他们相关的举重注意事项,以及了解队伍中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与极限,就没办法保证运动员热身运动的到位。因为教练员的疏忽,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轻的肌肉拉伤需要休养,严重的永久性损伤,就此告别举重界的这些例子并不少见。所以,举重执教安全保障问题也是阻碍举重教练员能力提升的绊脚石之一。

二、提升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的方法对策

(一)健全举重教练员培养体系。举重教练员培养不光是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还是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国家总局、省体育局和各类体育协会都开始重视起举重教练员的培养,并从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等方面给予举重教练员们以培养平台。一方面,举重教练员应该主动思考自我能力提升的方法,深入分析和总结自己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掘举重训练中的规律[2]。另一方面,管理部门与体育部门应该从四个方面出发,提升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第一,相关部门为举重教练员们构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就举重训练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各取所长弥补缩短,创新执教方式;第二,结合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衔接各类教育培训,综合提升文化层次较低的举重教练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第三,增强举重教练员的岗位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改变其单一的执教训练方式,使其具有创新科学的改革思维。例如,可以让一些举重教练员们出国去相关高等体育学校进修,接触并吸取国外一些精华先进的训练思想与理念。同時,省队伍之间的实战训练也能让举重教练员总结出问题所在和丰富经验。

(二)创新执教训练模式。举重教练员想要提升自身的执教能力,就必须改变以往单一的执教训练模式,结合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对应的训练方法。举重教练员应该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比赛成绩的思维,而着重关注运动员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练员要深入了解分析每一位运动员的家庭状况、训练进展、性格个性、思维想法、比赛成绩以及身体潜质等,为每一运动员制定与其相适应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判断每一位运动员应该加强哪方面的训练,分开进行力量训练、灵敏度训练以及反应训练,而不是所有运动员采取一样的教学方式,这会阻碍运动员能力的完善发展。同时,教练员在训练运动员的过程中,也应该给运动员们普及举重相关理论和知识,让他们知道怎样训练不会受伤,增加了解,提升运动员对运动量多少适宜的判断力,理论学习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小组讨论交流与比赛视频观看等。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才能逐步树立起教练员的威信,不管教练员本身在当运动员时的成绩有多好,缺乏有效的训练手段来提升运动员能力,是无法让他们信服的[3]。只有创新执教训练模式,让每一位举重运动员都能获得直观的进步,他们才会愿意认真训练,并服从你的指导。

(三)举重教练员要重视训练的安全性。举重这一项体育运动最重要的不光是力量,技巧也十分关键。任何体育运动都会有一定的技巧,举重当然也是一样,举重的基础动作要求是很严格的。举重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从抓、举、撑等步骤环节,给予运动员们以相关的技巧指导,让他们不会因为一些贸然的动作而受伤。举重教练员可以将这些重要的举重动作细分为一个个步骤,并一一给运动员们进行多次重复性演示讲解,以保证每一位远动员都深刻了解到这些动作的要点和技巧所在。如,热身、预备、抓提铃、发力、支撑以及起立这些十分基础的动作,要督促每一位运动员都掌握到位,如果发现他们在训练时出现了某些问题和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如此才能防止运动员们在训练过程中,因为一些错误的动作而造成运动损伤。举重教练员对每一位运动员的重视,能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来,运动员也会回报给教练员们以认真的训练态度和良好的训练效果,也会服从教练员的每一个指导,减少受伤[4]。

(四)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举重教练员除了在训练方面下功夫之外,还应该重视运动员们的思想教育。举重体育项目的竞争激烈且比赛氛围压抑,训练枯燥又劳累,一些运动员可能会出现悲观、不自信等心理问题。这时,教练员就应该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分析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们知道自身的长处,给予他们认可和鼓励,为他们总结失败经验,告诉他们失败是成功之母,要经得住失败才能迎来成功。对于有成绩的运动员,要肯定他们的成绩,并鼓励其再接再厉,树立起其为国争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充分激发他们努力训练奋斗拼搏的动力,在今后能经受住各种心理与身体方面考验,为体育事业贡献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举重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要为其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离不开举重教练员的付出与努力,所以,举重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的提高变得十分重要。可以从健全举重教练员培养体系、创新执教训练模式、举重教练员要重视训练的安全性以及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这四个方面来入手,解决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提高举重教练员执教能力,推进举重体育事业发展更好更快。

参考文献:

[1]李薇,朱健文.竞技运动教练员职业压力、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体育学刊,2019(03):65-71.

[2]赵大亮,曾芊.教练员执教方式对非自主性动机的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03):81-85.

[3]钟铮.兰燕云:既是教练也是妈妈[J].当代广西,2017(16):52.

[4]于杰,王兴泽.治理视野下中国男子举重队教练员工作方式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02):22-24.

猜你喜欢
教练员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知名教练员执教风格和策略研究——以希丁克为例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试述高校篮球教练员的职业化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