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浆膜高强化征鉴别诊断T3期与T4a期胃癌

2019-10-08 08:19张梦梅危春容冯瑶杰杨亚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浆膜实质准确率

张梦梅,杨 泠,危春容,冯瑶杰,杨亚英*,熊 倩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云南 昆明 650031;2.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影像科,云南 昆明 650106)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1]。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良。胃癌浸润至浆膜下属于T3期,浆膜受侵而尚未累及邻近结构则属于T4a期[2]。由于现有影像学手段难以显示菲薄的浆膜,因而影像学区分T3期与T4a期胃癌存在较大困难,既往主要根据浆膜表现,如浆膜面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等进行判断。最近有研究[3]报道浆膜高强化征对判断浆膜受侵准确率较高。本研究探讨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价值及腹部CT增强三期扫描各时期观察浆膜高强化征的差异,旨在提高术前诊断T4a期胃癌的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4例胃癌患者,男58例,女46例,年龄18~83岁,平均(59.4±11.9)岁。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3期或T4a期胃癌;②术前2周内接受腹部CT三期增强扫描,资料完整;③初诊患者,无胃部手术史,且此次术前未接受新辅助化学治疗及靶向治疗等。排除因呼吸、运动伪影过大导致图像质量不符合后处理要求者。

1.2 仪器与方法 对19例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CT扫描仪,27例采用联影uCT 760 128层CT扫描仪,58例采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第二代炫速双源CT扫描仪。所有患者禁食8~12 h,检查前10~30 min饮用600~800 ml温开水以充盈胃部。嘱患者仰卧,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经右侧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剂量1.5 ml/kg体质量,流率3.0 ml/s,然后以相同流率注射30 ml生理盐水;延迟25~30 s行动脉期扫描,60~70 s行静脉期扫描,120~180 s行实质期扫描。

1.3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腹部专业影像科医师以盲法观察腹部CT增强扫描三期图像,观察是否出现浆膜高强化征及出现期相,意见不同时经讨论达成一致。浆膜高强化征表现为胃浆膜面线状、结节状或不规则强化,于任一增强期相出现浆膜高强化征则诊断为T4a期,即浆膜受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浆膜高强化征诊断胃癌T4a期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采用χ2检验比较T3期与T4a期胃癌之间和增强三期CT图像间浆膜高强化征的阳性率,2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两两比较P<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T3期胃癌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34~79岁,平均(59.8±11.8)岁;T4a期胃癌70例,男43例,女27例,年龄18~83岁,平均(59.2±12.0)岁。

34例T3期胃癌中,浆膜高强化征阳性10例,阴性24例,阳性率29.41%(10/34);70例T4a期胃癌中,浆膜高强化征阳性57例,阴性13例,阳性率81.43%(5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4,P<0.001);见图1~4。根据浆膜高强化征诊断胃癌T4a期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8%(81/104)、81.43%(57/70)、70.59%(24/34)、85.07%(57/67)和64.86%(24/37)。

70例T4a期胃癌中,23、53、44例分别于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出现浆膜高强化征,阳性率分别为32.86%(23/70)、75.71%(53/70)及62.86%(44/7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50,P<0.001);两两比较,动脉期与静脉期(χ2=25.905,P<0.001)、动脉期与实质期(χ2=11.450,P=0.001)浆膜高强化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期与实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8,P=0.143)。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在上升[4],仅次于肺癌及肝癌,位居第三位[5]。晚期胃癌预后不良,尤其是浆膜受侵患者。浆膜是否受侵直接影响胃癌的T分期,胃癌浸润浆膜而尚未浸润邻近结构属于T4a期,浸润至浆膜下结缔组织而浆膜未受侵则为T3期。胃癌是否侵及浆膜与治疗方式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6-7],40%~50%进展期胃癌在根治性切除后首先于腹腔复发,尤其是浆膜受侵者腹膜复发风险更高。术前鉴别T3期与T4a期胃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术前评估浆膜是否受侵存在一定困难,主要原因[8-10]如下:①浆膜外侧的小血管影易被误认为浸润索条;②肿瘤组织生长压迫推移浆膜层;③影像学难以区分胃周脂肪浸润成分,肿瘤浸润与炎性、纤维索条难以鉴别;④胃裸区的存在,贲门周围、小弯侧后壁及肝胃韧带胃壁附着处存在无浆膜覆盖的裸区,即便肿瘤侵犯该区周围脂肪组织,分期仍为T3期。

图1 患者女,68岁,T4a期胃癌 A.动脉期示浆膜面线样强化(箭); B、C.静脉期(B)及实质期(C)示浆膜面明显条片状强化(箭),较动脉期明显 图2 患者女,69岁,T4a期胃癌 A.动脉期未见浆膜高强化征(箭); B、C.静脉期(B)及实质期(C)可见浆膜面线状强化(箭) 图3 患者男,36岁,T4a期胃癌 A.动脉期未见浆膜高强化征(箭); B.静脉期示浆膜面不规则强化(箭); C.实质期未见浆膜高强化征(箭) 图4 患者女,57岁,T3期胃癌 A~C.动脉期(A)、静脉期(B)、实质期(C)均未见浆膜高强化征(箭)

既往研究[11-13]表明浆膜面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浆膜受侵,但炎性浸润与消瘦患者均可表现为胃周脂肪间隙模糊、消失,据此征象易将T3期胃癌过度评价为T4a期,故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也有研究[3]表明T3期与T4a期胃癌胃周脂肪间隙模糊程度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所观察的浆膜高强化征是指胃浆膜面线状、结节状或不规则强化,可能是浆膜受侵后肿瘤血管生成而导致的异常强化,出现该征象提示浆膜受侵。本研究中根据浆膜高强化征诊断T4a期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8%、81.43%和70.59%,准确率及敏感度较既往研究[14]报道稍高,可能是由于本组病例中T4a期胃癌患者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部CT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及实质期浆膜高强化征出现率分别为32.86%、75.71%及62.86%,动脉期出现率最低,静脉期出现率最高,动脉期与静脉期、动脉期与实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期与实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根据浆膜高强化征可判断胃癌浆膜受侵,且在静脉期或实质期更易观察该征象,尤以静脉期为佳。

本研究中10例T3期胃癌出现浆膜高强化征,其病理Lauren分型弥漫型7例、肠型2例、混合型1例。研究[15-16]表明弥漫型胃癌组织分化差,5年生存率较低,因而推测本组T3期胃癌出现浆膜高强化征可能是由于胃癌组织分化差,肿瘤新生血管丰富,当浆膜下肿瘤组织明显强化时,可能形成浆膜高强化征。

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17-19]报道采用DWI对胃癌进行术前分期,随着TNM分期增加,肿瘤平均ADC值呈下降趋势。但正常胃壁组织在DWI上多呈低信号,不能很好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可能会影响对肿瘤浸润层次的判断。

本研究的不足:①T4a期胃癌患者例数较多,与T3期胃癌患者构成比不均衡,可能影响对诊断准确率的评价;②为回顾性研究,仅选取有手术病理结果且未接受放化疗的T3期与T4a期胃癌患者,可能存在选择偏倚;③所用CT设备不同,但已采用相同扫描条件以尽量减小误差。

总之,术前影像学评估胃癌患者浆膜是否受侵存在一定困难,但直接影响胃癌患者的分期及预后。根据CT所示浆膜高强化征诊断浆膜受侵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且易于观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推荐在静脉期或实质期观察该征象。

猜你喜欢
浆膜实质准确率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胃癌浆膜外侵犯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