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效果探讨

2019-10-08 05:03陈植涛唐海龙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陈植涛 唐海龙

[摘要] 目的 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选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目标,通过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选择指尖血糖监测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选择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比二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空腹血糖(7.19±1.13)mmol/L、餐后2 h血糖(9.34±1.25)mmol/L及糖化血红蛋白(6.09±0.23)%均低于对照组(t=7.313、9.425、4.381,P<0.05);治疗后,治疗后CRP检测值(0.24±0.16)mg/L较对照组低,胰岛β功能指数(5.75±0.41)较对照组高(t=8.091,9.511,P<0.05);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6.03±1.15)d短于对照组,低血糖次数(5.04±0.47)次少于对照组(t=10.699 9,37.917 8,P<0.05)。结论 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动态血糖检测联合胰岛素泵方法效果明显,能够稳定控血糖、血脂,强化胰岛β细胞的功能性,且降低低血糖情况发生频次,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16-02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糖代谢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功能受损所致患者血糖居高不下的疾病。一般可分为I型或2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可缩写为T1DM,是指患者从出生开始便被确诊为糖尿病疾病,2型糖尿病可缩写为T2DM,是指患者因遗传、饮食、环境等各类因素在后天确诊的糖尿病疾病,一般占比较高,约90%以上[1]。如2型糖尿病患者初期得到良好治疗,能够逆转病情。皮下注射胰岛素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指标,但容易发生低血糖情况,所以,应精确控制胰岛素注射量。该文选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目标,简要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两种治疗措施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该院收治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目标,通过单双号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共计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54.38±3.96)岁,平均体质量为(23.46±1.73)kg/m2,平均病程时间为(3.41±1.06)个月。实验组共计30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54.47±3.93)岁,平均体质量为(23.42±1.71)kg/m2,平均病程时间为(3.42±10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后续研究。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①均属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②不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③无精神类疾病病史;④知晓该次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3]:①排除既往存在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患者;②排除I型糖尿病患者;③排除妊娠、哺乳等特殊期患者;④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选择指尖血糖监测联合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选患者左手无名指指尖处采血,使用采血笔,注意控制弹簧设置力度,启动采血笔,确定指尖处出血后将指尖血涂抹至试纸采血点,然后将试纸插入血糖监测仪中,等待片刻后读数[4]。皮下注射胰岛素选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

治疗组选择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进行治疗。选择美国美敦力血糖监测仪对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泵剂的用量。胰岛素泵选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泵,泵剂胰岛素选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国药准字S2015 3001)[5]。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指标差异性。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记录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幅度及发生低血糖次数。其中,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处于4.3~7.9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浓度处于7.9~11.2 mmol/L之间即为血糖达标。血糖浓度低于3.9 mmol/L即为低血糖情况[6]。

1.5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患者血糖、血脂、CRP及胰岛β功能指数等数据差异性,以t检验计量资料(x±s),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各项数值均有所变化,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CRP、胰岛β功能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胰岛β功能指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后CRP检测值(0.24±0.16)mg/L较对照组低,胰岛β功能指数(5.75±0.41)较对照组高(t=8.091,9.511,P<0.05),见表2。

2.3  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次数对照组

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6.03±1.15)d短于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次数(5.04±0.47)次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胰岛素泵通常由注射器、输液管、泵三部分构成,通常注射器容量约3 mL,注射点选择腹壁区域,以此对胰腺的分泌功能进行模拟,具有使用便捷、给药准确等优点[7]。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指将探针植入患者皮下组织,对葡萄糖浓度进行动态监测,通过计算获取患者5 min内血糖的平均指标,便于控制给药。

该文探究新诊断T2DM患者采取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空腹血糖(7.19±1.13)mmol/L、餐后2 h血糖(9.34±1.25)mmol/L及糖化血紅蛋白(6.09±0.23)%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实验组CRP检测值(0.24±0.16)mg/L较对照组低,胰岛β功能指数(5.75±0.41)较对照组高;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6.03±1.15)d短于对照组,低血糖次数(5.04±0.47)次少于对照组。该结论与徐蕾等[8]发表文章研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7.26±1.22)mmol/L、餐后2 h血糖(9.22±1.75)mmol/L均低于对照组; 治疗后,实验组CRP检测值(0.25±0.13)mg/L较对照组低,胰岛β功能指数(5.83±0.31)较对照组高实验组血糖达标时间(6.56±1.11)d短于对照组,发生低血糖次数(5.22±0.27)次少于对照组的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能够稳定控制血糖、血脂,强化胰岛β细胞的功能性,且降低低血糖情况发生频次,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卉,李蓬秋,张学军, 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住院2型糖尿病低血糖的特征[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6):21-22.

[2]  孟开顺,王小蕊.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11):1280-1283.

[3]  张英,胡耀敏,刘伟.应用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值[J].检验医学,2009, 24(2):114-116.

[4]  孙正凯,魏进,韩玉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6,56(37):69-71.

[5]  孙厦厦,何文静.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评估应用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115-118.

[6]  马婧,谭翠霞,钟莉, 等.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血糖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9(7):428-434.

[7]  吴志彬,徐月波,林增辉,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7):75-77.

[8]  徐蕾,张茵.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47-49.

(收稿日期:2019-05-09)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
非编码RNA在胰岛发育和胰岛功能中的作用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