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历史故事 阐述中国主张

2019-10-08 11:30李折
中国广播 2019年8期

李折

【摘要】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专题《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创制的一组广播专题节目。本文从重大历史题材的驾驭、创新广播专题形式表达以及作品的更高政治站位和历史视角等几个层面介绍了该广播专题的创作手法,并分析了作品特色,以期对于类似广播专题的创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重大题材  声音蒙太奇  国家公祭  人类命运  中国主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面对这样一个重要节点、重大题材,新闻报道如何采写出新意?这对身处南京的媒体来说是一道颇有难度的题目,同时,这也是一道极有意义、媒体人义不容辞的题目,做好它,是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7年12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广播推出广播专题《世界记忆遗产的南京回响》(以下简称《南京回响》),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手法还原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唤起人们的共同记忆,并从历史明鉴中阐述中国主张。

一、从时事中发现线索,从史料里挖掘故事

在梳理各种信息来源的过程中,广播专题《南京回响》主创团队注意到,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10月正式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后,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南京市档案馆以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7家单位对所藏南京大屠杀档案进行了大规模整理。2017年国家档案局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影印并出版,前后共20卷。

主创团队整理资料时发现,这20卷《南京大屠杀档案》内容,既有中方受害者的血泪控诉,也有来自日方加害者以及美英等国第三方人士的记录。档案形式有纸质文本、照片、电影胶片、实物等,档案内容相互印证、补充。这一份份铁证在出版之前,有的曾被披露过,有的至今鲜为人知,尤为珍贵。

围绕“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结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1份南京大屠杀档案,主创团队分赴国内多家档案馆查阅历史资料,带着沉重又敬畏的心情走近那段历史。记者还多方走访档案直接相关人,比如《程瑞芳日记》的发现者——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郭必强、南京大屠杀见证者和实景电影拍摄者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孙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儿子,以及国内多位历史专家学者和直接研究南京大屠杀档案的专家。

二、用戏剧手段讲故事,用电影手法做广播

(一)在80年前后的对比冲突中渲染情緒

采访中,记者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感受到的反差和震撼成为贯穿整个专题节目的情绪线索。笔者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本想用这个线索串起档案展现的11段真实的历史,但那样会使篇幅冗长,也削弱了强烈对比带来的震撼,于是改为在专题开头以长片花的方式,用4分钟逐一介绍11份档案。虽是简介,但经过播音员沉稳的播讲和配乐制作后,让听者感觉悲壮又大气。紧接着,从11份档案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个故事,在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展开讲述,在历史与当下的对比中引导听众从悲愤中走出来,看到岁月静好,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和谐昌盛,从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中真切感受到和平的珍贵。

(二)每一个素材都是论据,把专题做成论述题

《南京回响》精心挑选了《程瑞芳日记》《16幅砍杀中国军民和奸侮中国妇女的照片及其照片册》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16毫米摄影机及胶片母片》这3份档案铺开笔墨,细致讲述故事。

之所以选择这3份档案,第一是因为它们珍贵且极具代表性。《程瑞芳日记》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份中国人实时记载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日记原件,《16幅砍杀中国军民和奸侮中国妇女的照片及其照片册》一直被称为“京字第一号罪证”,约翰·马吉的胶片则是南京大屠杀中唯一留存至今的影像资料。第二是因为它们以文字、照片和影像的不同方式记录了同一段历史,在形式上各具代表性。第三是因为它们分别来源于当时中国人、侵华日军和美国人的记录,从不同的视角互相印证了屠杀的史实,是最客观的侵华证据链。主创团队希望通过这3个故事的讲述告诉世人,这段历史有图有真相,谁都无法抹去,只有正视历史才能直面未来。

(三)以不同的声音形象讲故事,巧用“声音蒙太奇”

把历史故事讲出新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创团队设置了3个声音形象讲述历史——用播音员的讲述呈现档案,用记者现场报道的声音呈现对事件发生地的回访,用历史相关人物或专家的权威声响呈现对历史的评价。这3个声音特色分明,讲述故事的3条线索清晰,既把历史和当下做了自然的时空切换,在切换中留下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又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声音元素,充分发掘了广播特色。比如在对《程瑞芳日记》的讲述中,先是记者的现场报道: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在80年前,这里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宿舍楼,是安全区难民收容所。作为宿舍管理主任,程瑞芳当时就住在二楼。南京大屠杀期间,白天,62岁的程瑞芳和同伴们撑起一顶已然千疮百孔的“保护伞”;晚上,昏黄灯光下,她用和着泪水的墨水写下一篇篇日记。

然后转入播音员播读的日记档案:

播音员:12月17日,夜12点钟,坐此写日记不能睡,因今晚尝过亡国奴的味道。今晚拖去11个姑娘,不知拖到何处。我要哭了,这些姑娘将来如何?

最后邀请史学专家郭必强点评日记的价值。

通过今昔对比,引出档案内容,再通过相关人员的回忆和讲述,真实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历史,唤起人类的共同记忆。

三、从历史明鉴中阐述中国主张,站位更高、更有力量

思考人类的共同命运,是《南京回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故事选取到谋篇布局,主创团队始终都在试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现实这么美好,为什么一定要去回忆伤痛?为什么这11份有关南京的档案是世界的记忆?它的声声回响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80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大屠杀,用殷红的鲜血记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历史,让人类文明蒙羞,更留下抹不去的伤痛,这伤痛不仅是南京的,也是中国的,是世界的。再次回顾那段历史,《南京回响》没有简单停留在历史本身,而是通过对日军暴行铁证的历史讲述,阐述这些档案史料在当下发人深省的意义与价值,即:《南京大屠杀档案》中那些文字、照片和影像记录,是人类的共同记忆,不忘历史是为了未来永远的安宁。《南京回响》讲述的是沉痛的“南京记忆”,却并没有简单地立足南京,而是把这段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去回顾和反思,因为和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

除了讲述档案原件,《南京回响》节目还加入了延伸阅读、价值剖析,在反思中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使档案更具有现实的教育和警示意义。尾声部分,《南京回响》借用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的采访,再次宣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国主张: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倡导者和有力捍卫者,中国人民会坚定不移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宣传管理部)

(本文编辑:宁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