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93例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2019-10-08 05:03植宏章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植宏章

[摘要] 目的 探討中西医结合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以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3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提供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并进一步增加中医治疗。 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5.69±0.21)mmol/L,餐后2 h血糖(7.50±0.89)mmol/L,满意度为87.23%。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7.15±1.25)mmol/L,餐后2 h血糖(8.53±1.25)mmol/L,满意度为58.70%。各项结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疗效,能减轻胰鸟素扺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有利于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 糖尿病;消渴病;中西医结合;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59-02

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饭后血糖控制不达标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受到糖尿病高血糖和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临床或者亚临床运动性对称神经损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发病率在60%以上[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并对患者的脏腑和经络疏通调和,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文主要对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工作中,选择了该院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患者人数为47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从27~8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01±2.16)岁。患者病程从7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37±0.26)年。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6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从28~8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8.62±2.23)岁。患者病程从6个月~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2.34±0.45)年。所选患者得到本人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西医治疗方法,选择格列瑞奈片口服用药,餐前15 min给药,1 mg/次,3次/d。同时给予二甲双胍,餐中口服,0.25 g/次,3次/d。连续治疗6周。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  观察组西医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医治疗方法:①药物配方为:炙黄芪20 g、怀山药15 g、天花粉15 g、知母15 g、鸡内金10 g、五味子6 g、山茱萸20 g。②对于口渴患者增加麦冬20 g和玉竹15 g。③热甚、燥热者加桑白皮15 g和黄芩10 g。④对于便秘者加柏子仁10 g和酒大黄10 g。⑤头晕患者增加天麻15 g、钩藤15 g和桑叶10 g。⑥1剂/d,用水煎至400 mL,早晚各服用200 mL。连续治疗6周,6周后对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及C肽释进行检查,并调查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分析;②空腹C肽和C肽释放实验(波峰)比较;③满意度比较。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x±s)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治疗后,血糖情况如下: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69±0.21)mmol/L,餐后2 h血糖(7.50±0.89)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7.15±1.25)mmol/L,餐后2 h血糖(8.53±1.25)mmol/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对比分析

空腹C肽和C肽释放实验(波峰)比较情况见表2。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满意总人数为41例,满意度为87.23%;对照组满意人数为27例,满意度为58.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多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还有较高的致残率。如果不能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会严重地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

国内医疗领域在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西药降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在治疗的初期阶段,对于患者的血糖规律不能准确把握,在用药期间会出现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情况,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中医能够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等功效,根据体质双向调节,调节脏腑阴阴平衡,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在临床治疗中,中医搭配西医治疗方法,可以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3]。

根据该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6周之后,血糖情况如下: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69±0.21)mmol/L,餐后2 h血糖(7.50±0.89)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7.15±1.25)mmol/L,餐后2 h血糖(8.53±1.25)mmol/L;及胰岛素功能空腹C肽及C肽波峰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相关学者在同领域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有相似性。学者桑迪(2019)在同领域研究中得出,患者空腹血糖被控制在了(7.11±0.94)mmol/L,餐后2 h血糖被控制在了(8.74±1.21)mmol/L,组间差异明显[4]。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要综合运用西医和中医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中西药联合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特别是在中医中药逐渐走向国际化舞台、国家的政策方针“中西医并重”的背景下,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出中医中药在消渴病防治方面的突出疗效,强化糖尿病的防治,而且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5]。

[参考文献]

[1]  刘越.消渴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18(4):270-272,275.

[2]  姜振全.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消渴早期超高血糖和改善胰岛功能的临床观察[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

[3]  苑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痹证的临床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5):152-153.

[4]  桑迪,黄砚萍,程晓琴.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现状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59-62.

[5]  威.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 281(9):124-125.

(收稿日期:2019-05-17)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中西医结合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