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临床研究

2019-10-08 05:03胡浩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5期
关键词:白术散汤加减脾虚

胡浩

[摘要] 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2月将92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FPG)、餐后2 h血糖值(2 hPG)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采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七味白术散;补阳还五汤;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a)-0069-02

2型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疲乏无力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以往,临床对2型糖尿病常采用二甲双胍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2]。2型糖尿病在中医内有多种分型,其中脾虚湿困证较为常见。该研究观察了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58.6±7.2)岁;病程1~17年,平均(7.3±3.6)年。對照组男28例,女18例;年龄46~77岁,平均(58.3±7.5)岁;病程2~16年,平均(7.5±3.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满足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在加入研究前1个月内无急性感染、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乳酸酸中毒等并发症。(2)排除标准:①I型糖尿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对该研究内药物过敏;④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19999107)治疗:0.5 g/次,3次/d,均于餐前30 min口服,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组给予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具体药方组成如下:黄芪、白术、党参、葛根各20 g,茯苓、当归、赤芍各15 g,佩兰、地龙、藿香各10 g,桃仁、川芎各8 g;对气虚甚者增加黄芪剂量至30 g;对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增加丹参15 g,红花10 g,1剂/d,以水煎服,分3次服用,治疗时间为12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以及不良反应。①临床疗效:按照中医症状评分标准中半定量积分法计算中医证候积分,并将无、轻、中、重症状分别记为0、2、4、6分,应用尼莫地平法进行疗效评定,减分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若减分率≥70%为显效,若减分率在30%~69%之间为有效,若减分率<3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②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痛、消化不良。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应用(x±s)表示FPG、2 hPG水平,并应用t检验;应用百分率表示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应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较对照组65.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水平

治疗后,两组FPG、2 hPG水平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4例、腹痛2例、消化不良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0.0% VS 15.2%),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566,P<0.05)。

3  讨论

二甲双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糖的无氧酵解,同时有效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其输出量,进而发挥出降糖的效果[3]。但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可运化精微物质。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者,则易脾虚而无法运化水湿,过多的水液会下注膀胱而引起多饮、消渴、尿频与代谢紊乱,继而出现病理性湿浊,而湿浊内蕴、困顿于脾,则为脾虚湿困之证,属2型糖尿病常见证型[4]。因此,临床对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应以补气健脾、燥湿降浊为主要治疗原则。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为该院治疗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的常用药方,方中黄芪、白术、党参具有健脾益气之功效;葛根具有生津止渴之功效;当归具有润燥滑肠之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渗湿之功效;佩兰、藿香具有醒脾运气、祛湿化浊之功效;赤芍、桃仁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川芎具有降脂化浊、活血通脉之功效;地龙具有温经通络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健脾、燥湿降浊之功效。不仅可有效促使机体阴阳平衡,气血通畅,还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逐渐恢复胰岛素分泌能力,进而达到降糖的目的[5]。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治疗后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对2型糖尿病脾虚湿困证采用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临床安全性较高。因中药的口感及煎煮方法的限制,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需要督促,今后可在服药的方便性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小良,王展.芪精消渴汤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90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3):356-357.

[2]  李慧,刘欢.糖脉康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9,36(1):80-83.

[2]  王玉珍,何学军,刘怀跃.益气养阴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7):849-851.

[3]  陆付耳.对2型糖尿病发病环节的再认识及中医治疗的对策探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43-45.

[4]  张洁.七味白术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7):919-921.

[5]  张立赟,杨杰书.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尿NAG与DPN相关性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10):1414-1416.

(收稿日期:2019-05-17)

猜你喜欢
白术散汤加减脾虚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自拟消银汤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