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抗挫故事,积累抗挫耐力

2019-10-08 05:26朱金荣
神州·上旬刊 2019年9期

朱金荣

摘要:通过听许多挫折故事,谈挫折,化心结,对比故事情节,体味抗挫意义,巧用心理抗挫防御机制,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积累抗挫耐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抗挫心理品质。

关键词:听挫折;说挫折;防御心理;积累耐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我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中国名言,然而,12岁杀母男孩笑着指认现场,17岁少年杀母埋尸于鸡圈,24岁男大学生捅死陪读的母亲……数起青少年杀母案,令人汗颜。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子女,谁曾想到会是亲手杀死自己的凶手?提高孩子们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迫在眉睫。

一、看别人的挫折,建耐挫心理

在心理健康课上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游戏,让孩子们猜测讨论:

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分别描述哪两个人?2.古代哪位大将军曾受“胯下之辱”?3.哪个科学家经历超过2000次的失败后发明了电灯?4.哪位双耳失聪的音乐家创作了《第九交响曲》?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唇枪舌战,讨论得热火朝天,从中受益匪浅,然后看视频,听霍金的故事,破釜沉舟的项羽,卧薪尝胆的勾践,坚持不懈的爱迪生,百折不挠的贝多芬……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但从他们的经历来看,他们都是从挫折中走向成功。从中细细寻味,品味,感悟,伟人多磨难,磨难造伟人!

二、谈挫折,化心结

让学生畅谈自己挫折。如:1.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同学不跟我玩;2.别人是班干部了,我不是,同学关系不好;3.有時被老师批评,师生关系问题;4.作业难,做不出,考试焦虑,没有评上“三好学生”;5.青春期心理问题;6.家长骂,父母打工在外,不关心自己;7.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这些生活挫折与伟人的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要成为空想家,还是成为“强拆阻碍”的成功者,就要看你能不能抬起你那条被挫折紧紧束缚的腿!如给孩子讲个故事:山上庙里有尊雕刻精美的佛像,前来拜佛的人络绎不绝。铺在山路上的石阶开始抱怨:“大家同是石头,凭什么我被人蹬来踩去,你却被人供在殿堂?”佛像笑了笑:“当年,您只挨六刀,做了一方石阶,而我经历了千刀万凿之后,才有了现在的形状!”从而让孩子们化解自己的心结:今天的坎坷,都是为自己塑造未来人生,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打击我们的骄傲情绪,使我们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三、对比故事情节,体味抗挫魅力

对待挫折有两种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用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面对挫折退缩,那么就产生消极的意义;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努力战胜挫折,那么挫折就产生积极的意义。例如:一个父亲,不务正业,一次酒后失手打死了人,进了监狱。他的两个儿子,还年幼,只相差一岁。成年后,一个儿子一事无成,也嗜酒,也在一次酒后失手打死了人,进了监狱,他说:“因为我有这样的父亲。”另一个儿子,不嗜烟酒,读书成材,成为一个企业的经理,有美满的家庭,他也说:“因为我有这样的父亲”。

四、巧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消极情绪

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在面对挫折时自发产生的反应,能帮助人们暂时缓解消极情绪。如下列心理防御机制:

1.巧用升华,转移挫折与压力

这是用达到一个新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原来不能达到的目标,借此防止因失败而损伤自尊心。例如:人在失利后,倍加努力学习;脚伤了去学手工艺等。与此相似的反应还有赎罪和赔偿,指一个人做了违背良心的事,愿意受到惩罚或用做好事来平衡坏的行为。因此,大家要以一种理智的态度对待各方面的批评、指责,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2.巧用幽默,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

幽默作用这是指一个人在处于困难或尴尬的情境时,通过比喻、夸张、寓意、双关语、谐音、谐意,机智、风趣地说出包含着希望、友好和快乐的哲理,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以便缓解紧张气氛,解决争端,消除不和谐因素及心理冲突,使人愉快地接受现实。如化解困难,可给自己提出以下四个问题:我的挫折和烦恼是什么?有哪些解决的办法?我要做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进尔得以摆脱内心的失衡状态。

3.经验总结,提升经验

挫折感的强弱,往往决定于对挫折对象的知觉判断。其实,知觉判断仅仅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点的感情认识。所以,当挫折产生后,要认真分析引起挫折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实事求是的估计,然后再检查自己的判断是否符合实际。如目标是否恰当。若目标过高,就要适当降低或改换目标;方法是否稳妥;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争取社会支援。便可以很快消除挫折感。

4.加入想象,憧憬未来

结合自身在人生旅程中的位置,不断憧憬未来,提出更高的动机需求。但又不醉心于幻想,而要立足于现实,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追求自己生命的价值。

5.宣泄情绪,转移注意力

遭受挫折后,一般人都会感觉度日如年,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歌唱、快慢跑运动、听音乐、打扫卫生、找朋友,与老师特别是心理老师聊天、谈心等等。如“做蛋”游戏:开始时,处在“蛋”的状态,然后,每组选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猜拳,赢的升为“小鸡”,输的继续在蛋的状态。接着,赢了的队员再两两一组,进行猜拳,赢了的升为“小鸟”,输了的回到蛋的状态,和同样处在蛋状态的队员猜拳……依此类推,直到连赢五次,经历完从“蛋—小鸡—小鸟—猴—人”的“五步曲”,才算胜利!

法国文豪巴尔扎克说过:“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身上。”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条件,重视培养他们的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让孩子坦然面对挫折,让每个挫折都发挥他的意义。让孩子们能找到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成为凭坚强的毅力拼搏的人,走向成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